獻給那些有點邊緣的你
寂寞不等於孤單,可以放肆地做自己反而沒有負擔。本月的小日子,是編輯們獻給喜歡一個人、有點邊緣的你。
以社會運動為題材的文學作品近年來引起了廣泛關注,具備社會運動背景的作家,以作品作為文化政治實踐,他們書寫生命政治,或者說,書寫反映其生命政治。
穿衣服,是認真生活裡重要的事 相較於當小孩,成為大人的好處很少,但能夠隨心決定自己的打扮,應該是大人的優點之一。本期《小日子》企劃主題是我們沒有做過的題目〈從挑選衣著開始 好好過日子〉。講的是穿著,但其實也是有趣的生活哲學。時至今日,穿衣服早已不再是滿足基本需求的層次,而是自我認同跟自我展演的...
用愛與痛煉出你的詩 在現下臺灣的20世代,詩早已成為一種全面滲透的生活方式。 年輕一代用詩抵抗這個世界的不溫柔,嘲諷這個社會光怪的種種,寫詩跟讀詩是一種保護自己、也直視世界的方式。
感知氣味 是好好生活的證明 一年之初,想和大家聊聊香氣,這股看不見、摸不著,卻撥動人心的存在。 在香氛裡傾注祝福,讓氣味成為說故事的語言,這樣的創作很美,很動人。「走得太快,心會跟不上,要停一下,讓心跟上。」疲於追逐生活,不如選一個喜歡的味道,細細嗅聞,在呼與吸之間找到修補自己的力量。...
「週末的法國吐司」 在早午餐(Brunch)一詞還沒有深植進全臺人民心中的我的小時候,週末到臺北仁愛圓環的双聖美式餐廳吃早餐是我始終印象鮮明的家族回憶。二面蘸滿蛋液的帶邊薄切吐司,放在充滿奶油的煎檯上煎到金黃表皮出現淺淺焦褐色斑紋,端上桌時再把裝在小瓷盅的楓糖漿淋上吐司,甜滋滋地讓眼睛都吃出了...
解鎖威士忌 99個關鍵字 學威士忌很難嗎?只要喜歡喝、有興趣,就不會覺得難!因為這不是小時候老師指定要背誦的課文,或是長大後老闆交代要完成的工作,而是自己真心喜愛的事物,所以沒有所謂的學習壓力,只有強烈的學習動機!
臺灣鯛民有何懼? 外銷實力極霸 你知道「臺灣鯛」是什麼魚嗎?有人說牠是吳郭魚,正確嗎?2025年4月,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農業部盤點幾項受衝擊較顯著的農產品如蝴蝶蘭、茶葉、毛豆、鱸魚……等,臺灣鯛便位列其中,為什麼?那尾我們印象中,每家(尤其沿海鄉鎮)每餐都會出現,拜拜也常出現的「粗俗(tsh...
台灣咖啡能有今天的快速發展,並且站上國際舞台上成為獨樹一格的存在,這並非是一朝一夕的轉變, 更多的是站在產業第一線的職人們,馬不停蹄的一步步嘗試錯誤並修正,屢敗屢戰,重複著這般往復的過程。如今,咖啡花不僅早已綻放在台灣的各座山頭,光是台灣這座僅36,000平方公里的島嶼,我們就能根據氣候、海拔等因素...
我們期待藉本刊物「SCALE: 尺度」的發行,除彰顯「建築師」角色與行業的行為、面貌,也依此向我們的城市主人來溝通,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建築師這行業可以幫我們的城市與個人生命過程中起積極的作用,借著建築師們的眼睛與文采發掘更多城市生活亮光、也把這些建築人豐富多彩的工作漫想與巧思,暫與社會大眾了解欣賞。
全明星大亂鬥 繼去年集感動、經典,留下許多珍貴畫面「史上最頂」明星賽後,一年一度棒球嘉年華再度登陸臺北大巨蛋,挾著上季好口碑與12強賽冠軍掀起棒球瘋,熱度從售票起就強強滾,開賣僅1小時便宣告售罄,加開外野L2門票也迅即被掃光,賽前近三周即確定迎來首次明星賽滿場,連兩日滿場合計8萬人再寫新猷。
北京‧早C晚A 風靡全中國大陸的早C晚A風潮,映射出大大的京城中,一個個努力逐夢的動人身影。狹窄的胡同內,如今飄出一陣陣咖啡香與酒香,一家家充滿個性的咖啡館與酒館,是北京人、北漂族、外國人共同築起的烏托邦,這裡頭隱藏著一段段熠熠生輝的北京故事。
公職獸醫師 守畜平安 今(2025)年農業界的大事之一,便是行政院核定6月1日起加給「公職獸醫師(佐)不開業獎金」。隨著防、檢疫,及動物保護業務增加,近年公職獸醫師工作負擔日益加重,然而民間獸醫師因臺灣生活形態改變愈發搶手,薪資已逐漸與公職拉開一段距離。
《封面特集》長春高爾夫的進步宣言:過去在高爾夫界,年過50 歲之後就會被歸類為「長春球員」。但隨著現代人壽命的延長,與更多體能訓練知識,現在所謂的長春選手,應該是指大約60歲開始的年齡層。其實在高爾夫運動中,60歲依然是一個能夠繼續提升表現的年紀。在此針對那些感嘆「體力衰退、球技退步」的長春球友們,...
【夏日桃樂事】 夏日應該是什麼模樣? 熱浪來襲的路邊小店裡,大碗公盛滿晶瑩細碎冰沙,淋上繽紛醬料,情人們一口一口愉快分食;或是,路人們在午後雷雨的間隙中奔跑,一朵朵傘打開的鮮豔,亮麗起陰沉天色。 當然,最讓人著迷的,大約是剛剛才在街角買了幾顆水蜜桃,簡單沖過水就忍不住邊走邊吃,陽光...
我們期待藉本刊物「SCALE: 尺度」的發行,除彰顯「建築師」角色與行業的行為、面貌,也依此向我們的城市主人來溝通,讓社會大眾更了解建築師這行業可以幫我們的城市與個人生命過程中起積極的作用,借著建築師們的眼睛與文采發掘更多城市生活亮光、也把這些建築人豐富多彩的工作漫想與巧思,暫與社會大眾了解欣賞。
第九期《原曜臺中》聚焦在臺中市默默耕耘的原住民族文化推動者。他們以語言、詩歌、工藝、教育、社區行動等方式,讓族群記憶與文化根系在城市中延續與發光。無論是族語保母、照服員、部落工藝師,或是用文學與閱讀串連社會的創作者,皆展現出原民文化的多元樣貌與時代韌性。透過這些生活實踐者的故事,展現文化不只是傳承,...
1977年所舉辦的「圖像世代攝影展」中,影像與文字的關係,不再以現實作為唯一度量,而是如何與其他的影像與文字建立並發生關係,藝術史上稱之為「圖像世代」(Pictures Generation)。 回顧蘇珊.桑塔格《論攝影》所言,當電視、電影、廣告、海報等無數圖像充斥於日常的世界到來,「照片打...
【私空間的生活】 個人最私密的空間,人人可以在這裡找到平靜的角落、穩定的力量,更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累積別具意義的回憶。同時在此最貼近自我的空間裡,無形中反映出個人的生活價值觀、美感經驗… 所以我們相信在家投入情感,讓人持續成長,有好的生活品質,時時充滿能量。
空間是生活的容器 創作空間 寫下自己的故事 人與空間的關係,也是跟自已關係的縮影。當我們沒有在空間裡經營出自己的個性,時時確認喜愛的事物,對世界的想像與熱情也往往受到壓抑,夢想折翼。 因此,這一期的封面故事,我們拜訪了六位朋友,他們大方打開家門,分享為何空間是個人意志的展現,在形塑空間的同時,空...
獻給那些有點邊緣的你
做本期小日子的時候,出版社剛好找我寫短文推薦谷口治郎的《走路的人》。一般來說我不太接受這種邀約,因為我看書的速度很慢,怕耽誤別人的發行進度,再來是如果書沒看完我也不敢掛名推薦,那樣太心虛。
本來已做好拒絕的準備,又忍不住點開新書內容,不看則已,一看不可收拾。谷口治郎以《孤獨的美食家》成名,所有的作品都以「一個人」為特色,《孤獨的美食家》主角一個人到處吃食,《走路的人》劇情更簡單了,主角就是到處獨自散步,但你很難想像,靜下心,獨自一個人,看到的風景竟然如此截然不同。
本期小日子拜訪了四個一人工作者,老實說,這些老闆都有點怪,但更有點酷酷的。一人經營著柳橋出版的家騏,身兼選書、編輯、行政、通路等工作,「有人問我一個人工作會不會孤單?我反而喜歡沉浸在這樣的情境,感受寫書人創作時的孤寂,雖然不知道可以維持多久,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
快時尚盛行的今日,大樂一個人開起了椿花二手衣店,推廣環保和惜物的觀念,希望客人可以在空間裡大量試穿,讓衣著這件事情回到你自己。大量清洗、整燙的勞務沒有人可以分擔,遇到不擅長的事情,也沒有討論的對象,有時寂寞、有時無助,但一人工作,也不需壓抑情緒,能在小小的空間盡情做自己。
一人單車店Bambino village 的老闆訓方,開店初期過著一個便當分兩餐吃的生活,雖然有時餓肚子但心情卻不苦,「因為我知道這是一條正確的路,絕對的自由是一個人開店後才能享受的任性。」專業技術的信賴感跟個人特色鮮明,到店的客人多半希望由訓方直接服務,久而久之,一個人的工作狀態也逐漸確立。
店如其名的一席咖啡,小小的店裡穿梭著絡繹不絕的客人。店主人小高對於咖啡有著難以解釋的熱愛,待過連鎖咖啡店、在百貨公司賣過咖啡,後來接手家裡的咖哩店,卻無法忘懷心中的咖啡夢,六年後在咖哩店旁邊的小空間打造自己的夢想基地,「一個人反而更能自在地往心中的方向前進,我們店裡沒有大家熟悉的拿鐵、卡布奇諾,只有各種我愛的復古經典口味。」
寂寞不等於孤單,可以放肆地做自己反而沒有負擔。本月的小日子,是編輯們獻給喜歡一個人、有點邊緣的你。
本期目錄
小日子行事曆
一件事
讓牠們成為野鳥的一員 母雞森林野放計劃
移居小島開書店 讓生活和大海靠得更近
入住曼谷百年民宿 感受舊時代的浪漫氣息
造訪波爾多老派電影院 度過迷人的午後時光
住在能為旅行加味的空間 與城市一起呼吸
走進山林 跟大自然學習生活的哲學
攝影師行走手記
陳志華:海的樣貌
專欄
馬世芳:Dear Ellen
張曼娟:資深作家的虛擬訪談錄
聊聊天
島作 ╳ 好家在台灣:辦市集就像打怪練功 隨時見招拆招
封面故事 All By Myself
Part 1 一個人工作的生存之道
一個人做出版 很愉快卻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
一個人開二手衣店 就算孤獨也要保持樂觀
開一間單車行 享受一個人才有的自由與任性
只容一人的咖啡館 空間很小卻是我人生的濃縮
Part 2 一個人的餐桌風景
SP 一個人工作的厭世時刻
創意現場
張雍:要成為攝影師 你得先學會傾聽
工作室日常
隱身咖啡館之上的服裝設計工作室
市場旁的編輯事
游姿穎:生活雜症書單
小日子享生活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