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後長壽必先 強肌力
新化療100問完全解答 化療不是一個人的戰爭,也不是只能硬撐的療程,《新化療100問》陪你更有準備、更安心地走過每個歷程。 當你或摯愛面對化療,腦中浮現的往往是:會掉頭髮嗎?會吐嗎?治療有效嗎?還是只是拖延時間?這些不安與疑問,正是《新化療100問》想好好解答的起點。 這不只是一本應對化療...
瘦身不是比賽,但這次一定讓你瘦的又快又安全。一覺醒來瘦回學生身材不是夢,請放心跟著他們這樣做。 *糖尿病名醫現身說法:教你減重也減三高。 *4大瘦身方式比一比:飲控、運動、心態與藥物誰最快? *11位成功個案現身說法:最高狂瘦30公斤,人生煥然一新!
從齒變健康 失智症權威:35歲後牙齒決定你的下半生 99.2%!台灣罹患率最高的慢性病 牙周病提高4倍腎病、3倍中風與糖尿病風險
五臟排毒完全攻略 生活中越來越多避不開的毒,現在連空氣都有毒。 但你知道體內就有「祖傳秘方」的「最高科技」解毒配備嗎? 我們與生俱來就有排毒功能的五大器官:心、肝、肺、腎與腸道,幫助你抵抗外來與內在的各種毒素,顧好它們,就能終身受用。
最強減肥腦 你吃的是食物還是習慣?改變心態才能瘦。如果你還在嘗試各種瘦不下來的減重法,請試著改變心態,你會發現原來大腦有特定的偏好。透過重新學習,安排大腦將易胖腦改為易瘦腦,就能突破關卡,瘦的比高鐵快,還能永不復胖!
體內器官疼痛,究竟是誰出狀況?肌肉與神經性疼痛,位置相同不易區別。透過本期找出疼痛來源,有些疼痛自己就能化解!在家伸展就能改善疼痛,效果有時比吃藥還好!表達式書寫、動動眼睛、正念竟然也可以解痛,而且有醫學實證。選擇止痛藥、痠痛貼布,這樣用會讓藥效發揮得更好。睡眠與疼痛互相影響,聰明掌握技巧,就能把相...
腸壽力 腸道健康×長壽醫學×植物營養 真健康實踐力全方位攻略 腸道是第二大腦!健康的情緒與延壽方法都在這! 你知道嗎?人體七成免疫細胞都駐守在腸道中!腸道不只是消化器官,更是調控情緒、免疫與代謝的「地下中控中心」。近年研究更指出,從阿茲海默症到糖尿病、甚至是肥胖問題,背後都與腸道菌失衡以...
為愛的人做一道菜 4位星級主廚 愛與記憶的私房料理 每道帶著愛與記憶的料理,往往也與人生經歷連結。 您可能以為米其林餐點遙不可及,但這一次,主廚們將褪去華麗,回歸最純粹的愛與初心。本期《康健雜誌》邀請到4位星級主廚,分享為他們愛的人所精心設計的私房菜餚,每一道菜都蘊含著對父母健康的深情關懷...
肌力存摺 人生下半場的關鍵資產是肌力!研究證實:肌力運動能逆轉青春、預防失能、強健骨密度,而且練一年可以用四年,是最超值的運動。快檢查你的肌力存摺夠用嗎?讓肌肉去上班,每週兩天就能感受到改變。從零開始的完整肌力訓練指南,讓你輕鬆晉升肌力富翁。
嘗試過多少次少吃加工食品,卻總是打了折扣?親友下午茶避不開精緻點心、心情不佳吃包零食就能改變心情......傳統衛教方式道德批判讓你難接受?就讓專家告訴你,加工食品可以吃,不必覺得罪惡感。從眼見為淨法到美食家法則,從學會分辨假貨到探索食材的多種吃法。21種挑選食物、培養趨吉避凶飲食習慣的技巧,一招一...
新獨立食代 2025飲食關鍵趨勢解碼 全球疫病肆虐,對上高齡、少子化的社會大潮,如何增強免疫力,活得健康?吃得好、吃得對、吃得跟上時代愈來愈重要。《康健》攜手健康行銷團隊「好食課」,剖析國際趨勢、解讀市場數據,為你揭開2025年的12大飲食關鍵趨勢。
閱讀此書非常容易,無需任何條件,你可以對身心靈一無所知,只需用手輕觸書中圖案,便能獲得相應效果。 書中為大家帶來緩解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如牙痛、胃、腎、眼睛、肝、膽、皮膚、失眠、煙癮、憂鬱、腦部、乙太體、能量體等二十多個能量圖案供大家使用。 官方網站:http://www.samanthe.com...
成為我的人際關係整理師 人們從出生開始與各種各樣的關係纏繞,父母、兄弟姐妹、同學師長、同事上司、情人、公婆⋯⋯有時關係帶來爭吵、拉扯、孤立感,有時關係給予溫暖、信心、價值感,讓人又愛又恨。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該如何應對,隱藏在混亂失序下的深層根源是什麼?如何你好、我也好?讓我們學習成為自己的人際...
癌症精準放射線治療100問 新趨勢X新療法X新照顧 一次解答 放射線治療和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並列癌症的5大療法,一半左右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療。 放療在近年有諸多突破性的進展,早已破除過去會掉頭髮、極度疲倦等副作用強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準殲滅腫瘤,同時將正常器官...
藝療師如何運用創作日記(creative diary)如何幫助一位因創傷而長期緘默不語的女孩? 源自於藝術家手札的創作日記,如何轉化成為藝療工作模式? 又如何成為居家生活、教學及輔導的藝術療育方法? 創作日記是藝術治療中一帖安全、長效的處方,只要能掌握基本的療育思維與方法,適合在日常生活及各個...
癌症—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國民健康的隱形殺手。 其中,「肺癌」是好發癌症第三名、致命癌症第一名;每年增加1-3萬名新病人,約9千人因肺癌去世,造成無數家庭心碎 為甚麼台灣許多人不抽菸也會得癌症?為何癌症致死率始終居高不下? 康健帶您解密、預防、戰勝肺癌。
從日本原裝到台灣製造 新國民美食全台破千家 一碗幹掉牛肉麵、陽春麵的日式拉麵 【商模拆解】從連鎖到個人店 全台拉麵店何以能破千家 【拉麵地圖】台灣拉麵愛好會麵友激推!2023全台85家最強拉麵 【獨家專訪】花月嵐、麵屋武藏、鷹流、隱家等7大特色品牌3大供應商
35歲後長壽必先 強肌力
亞洲之冠!50歲以上台灣人45%肌少,是他國8倍
現在40歲的人,未來八成將臥病不起!
家醫科名醫宋晏仁:肌少症是各種疾病的前兆!
失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骨鬆、關節炎
100歲還能趴趴走的唯一健身術
健康部落客醫師史考特:
■ 4堂CP值最高肌力訓練!在家就能做
■ 就這3招!專家教你無痛愛上運動
不停燃脂!1公斤肌肉年減3.6倍脂肪
三鐵醫師侯鐘堡上菜:168間歇斷食法
■ 大量蔬菜當主角,營養午餐這樣吃
■ 運動後補充黃金組合,體脂更低24%
【編者的話】
「肌」不可失!肌肉是抗老防病關鍵
說到肌肉你腦海中會浮現什麼呢?是擁有大塊肌肉的健美先生?舉重比賽場上選手的怒吼?還是健身房裡「看不懂」的重訓器材?其實,鍛鍊肌肉沒有那麼遙遠,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將它落實在生活中。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走幾步路就感到不勝腳力、只想坐車;搭車通勤時,即使拉著吊環依然站不穩;就連伸個懶腰也會閃到腰......當心這些都是肌肉退化的警訊!生活中許多看似稀鬆平常的動作都需要靠肌群提供支持才能完成,若是肌肉流失引發肌少症,久而久之連起身、上廁所、換衣服都困難,將逐漸喪失基礎生活能力。
根據統計,台灣肌少症是亞洲第一;65歲以上長者罹患肌少症的盛行率約達6.8%,相當於全台約有超過20萬名老年人正面臨肌少症威脅。然而,這並非年長者專屬,調查顯示,台灣30歲以下的年輕人,肌肉量明顯不足的多達3成,成為肌少症的潛在族群。
不僅是協助身體活動、維持適當體態,肌肉的功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練肌肉能健腦、防失智;協助血液回流心臟,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疾病;提升基礎代謝率,降血脂、穩血糖,避免肥胖及糖尿病;肌肉若強健,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不來打擾,還能防止跌倒,避免臥床失能。
研究更發現,肌肉即使在身體老化、荷爾蒙分泌漸趨衰退的狀況下,還是能夠藉由肌肉細胞本身所分泌的成長因子,促進肌肉形成及生長。換句話說,無論幾歲練肌肉都有用!
不想再當弱「肌」一族,從培養運動習慣開始。本期教你從日常生活端正姿勢,好好感受肌肉發力;通勤時間也別放過,慢慢累積肌肉實力。大肌群集中在下半身,鍛鍊CP值最高;上半身肌力養成,正體態、告別虎背熊腰。此外,一起學會吃對營養,雙管齊下,養出健康美麗的身體,沒有想像中困難!
本期執行編輯/鍾佩錦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