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上的選擇權 關鍵18問
新化療100問完全解答 化療不是一個人的戰爭,也不是只能硬撐的療程,《新化療100問》陪你更有準備、更安心地走過每個歷程。 當你或摯愛面對化療,腦中浮現的往往是:會掉頭髮嗎?會吐嗎?治療有效嗎?還是只是拖延時間?這些不安與疑問,正是《新化療100問》想好好解答的起點。 這不只是一本應對化療...
瘦身不是比賽,但這次一定讓你瘦的又快又安全。一覺醒來瘦回學生身材不是夢,請放心跟著他們這樣做。 *糖尿病名醫現身說法:教你減重也減三高。 *4大瘦身方式比一比:飲控、運動、心態與藥物誰最快? *11位成功個案現身說法:最高狂瘦30公斤,人生煥然一新!
體內器官疼痛,究竟是誰出狀況?肌肉與神經性疼痛,位置相同不易區別。透過本期找出疼痛來源,有些疼痛自己就能化解!在家伸展就能改善疼痛,效果有時比吃藥還好!表達式書寫、動動眼睛、正念竟然也可以解痛,而且有醫學實證。選擇止痛藥、痠痛貼布,這樣用會讓藥效發揮得更好。睡眠與疼痛互相影響,聰明掌握技巧,就能把相...
腸壽力 腸道健康×長壽醫學×植物營養 真健康實踐力全方位攻略 腸道是第二大腦!健康的情緒與延壽方法都在這! 你知道嗎?人體七成免疫細胞都駐守在腸道中!腸道不只是消化器官,更是調控情緒、免疫與代謝的「地下中控中心」。近年研究更指出,從阿茲海默症到糖尿病、甚至是肥胖問題,背後都與腸道菌失衡以...
為愛的人做一道菜 4位星級主廚 愛與記憶的私房料理 每道帶著愛與記憶的料理,往往也與人生經歷連結。 您可能以為米其林餐點遙不可及,但這一次,主廚們將褪去華麗,回歸最純粹的愛與初心。本期《康健雜誌》邀請到4位星級主廚,分享為他們愛的人所精心設計的私房菜餚,每一道菜都蘊含著對父母健康的深情關懷...
肌力存摺 人生下半場的關鍵資產是肌力!研究證實:肌力運動能逆轉青春、預防失能、強健骨密度,而且練一年可以用四年,是最超值的運動。快檢查你的肌力存摺夠用嗎?讓肌肉去上班,每週兩天就能感受到改變。從零開始的完整肌力訓練指南,讓你輕鬆晉升肌力富翁。
嘗試過多少次少吃加工食品,卻總是打了折扣?親友下午茶避不開精緻點心、心情不佳吃包零食就能改變心情......傳統衛教方式道德批判讓你難接受?就讓專家告訴你,加工食品可以吃,不必覺得罪惡感。從眼見為淨法到美食家法則,從學會分辨假貨到探索食材的多種吃法。21種挑選食物、培養趨吉避凶飲食習慣的技巧,一招一...
新獨立食代 2025飲食關鍵趨勢解碼 全球疫病肆虐,對上高齡、少子化的社會大潮,如何增強免疫力,活得健康?吃得好、吃得對、吃得跟上時代愈來愈重要。《康健》攜手健康行銷團隊「好食課」,剖析國際趨勢、解讀市場數據,為你揭開2025年的12大飲食關鍵趨勢。
閱讀此書非常容易,無需任何條件,你可以對身心靈一無所知,只需用手輕觸書中圖案,便能獲得相應效果。 書中為大家帶來緩解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如牙痛、胃、腎、眼睛、肝、膽、皮膚、失眠、煙癮、憂鬱、腦部、乙太體、能量體等二十多個能量圖案供大家使用。 官方網站:http://www.samanthe.com...
成為我的人際關係整理師 人們從出生開始與各種各樣的關係纏繞,父母、兄弟姐妹、同學師長、同事上司、情人、公婆⋯⋯有時關係帶來爭吵、拉扯、孤立感,有時關係給予溫暖、信心、價值感,讓人又愛又恨。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該如何應對,隱藏在混亂失序下的深層根源是什麼?如何你好、我也好?讓我們學習成為自己的人際...
癌症精準放射線治療100問 新趨勢X新療法X新照顧 一次解答 放射線治療和手術、化學治療、標靶治療及免疫治療並列癌症的5大療法,一半左右的癌症患者需要接受放療。 放療在近年有諸多突破性的進展,早已破除過去會掉頭髮、極度疲倦等副作用強的刻板印象,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精準殲滅腫瘤,同時將正常器官...
藝療師如何運用創作日記(creative diary)如何幫助一位因創傷而長期緘默不語的女孩? 源自於藝術家手札的創作日記,如何轉化成為藝療工作模式? 又如何成為居家生活、教學及輔導的藝術療育方法? 創作日記是藝術治療中一帖安全、長效的處方,只要能掌握基本的療育思維與方法,適合在日常生活及各個...
癌症—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國民健康的隱形殺手。 其中,「肺癌」是好發癌症第三名、致命癌症第一名;每年增加1-3萬名新病人,約9千人因肺癌去世,造成無數家庭心碎 為甚麼台灣許多人不抽菸也會得癌症?為何癌症致死率始終居高不下? 康健帶您解密、預防、戰勝肺癌。
從日本原裝到台灣製造 新國民美食全台破千家 一碗幹掉牛肉麵、陽春麵的日式拉麵 【商模拆解】從連鎖到個人店 全台拉麵店何以能破千家 【拉麵地圖】台灣拉麵愛好會麵友激推!2023全台85家最強拉麵 【獨家專訪】花月嵐、麵屋武藏、鷹流、隱家等7大特色品牌3大供應商
病床上的選擇權 關鍵18問
當家人倒下,你能做對醫療、照護的選擇嗎?
要不要電擊?要不要插管?鼻胃管、氣切究竟好不好?
【珍藏版】 為家人準備、更要學習確保自己最佳生命品質
胸腔重症名醫蘇一峰:
瞭解急救真相才能正確救命
〔插管〕〔氣切〕〔鼻胃管〕〔胃造廔〕〔呼吸器〕〔葉克膜〕〔電擊〕〔壓胸〕
11種關鍵治療、功能與風險完全解析
呼吸照護名醫陳秀丹:
生命末期尊嚴靠自己維護
自己決定善終的方式
拒絕無效、痛苦的醫療
Step by Step教你預力法定醫療意願文件
---
【編者的話】
正確認識重症急救,活出善終人生
請想像一個場景:自己的重要親人,因疾病或意外,病情嚴重送到醫院,在生命關頭有些緊急的時刻,突然醫護人員上前詢問,如果發生瀕死的情況是否要急救?在時間有限、醫護人員等待你回應的當下,你會怎麼回答?又或者醫護人員建議氣切、胃造廔等醫療處置,是不是當下會想到隔壁鄰居曾經說,醫生不安好心,氣切會死人等等的說法?
面對前者的情境,大多數人都會一時緊張、甚至可能手足無措,最後的回答往往就是「好,做吧」,而這個決定,對病人不一定是好的。為什麼可以這樣斷定?因為如果救下去可以恢復健康,醫護人員本著救人職責,根本不會問親屬的意見:有需要問的時刻,往往都是生命末期、做了也很可能是一種無效醫療:也許可以短暫延長病人一時半刻的生命,但很快又要面臨相同需要急救的情境,病人生命延長有限,卻在過程中飽受煎熬:綁手綁腳、咽喉異物、劇痛、骨折、出血、四肢壞死......
至於後者,則是將街坊傳聞當成真的,反而會讓病情加重、陷入險境。種種這些誤解或痛苦的遺憾,都是因為我們其實並不瞭解,面對重症與急救的場合,這些插管、電擊、壓胸、葉克膜的正確使用時機與原理,以致於情急之下做出錯誤決定。
就是現在,請你泡杯茶,坐下來翻閱本期的內容。我們安排了 8 堂課,讓你一次瞭解最常遇到的各種緊急醫療處置,例如氣切與插管、鼻胃管與胃造廔、心肺復甦急救術、葉克膜等,當你瞭解了這些處置的真正用途,在不該使用的時候就無須堅持,留給病人或自己一個平靜安詳的時刻。《病人自主權利法》今年正式開始實行,我們再安排了 10 堂課,讓你可以及早做好準備,當「身不由己」的時刻突然到來,就可以讓親友知道你早就做好了決定,不要違背你的心願,施加不必要的痛苦,活出美好的善終人生。
本期執行編輯/ 呂維振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