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54 跟自己約好不分心|中英對照
4步驟抓牢你的注意力,過上你想要的人生
Indistractable
How to Control Your Attention and Choose Your Life
原書作者:尼爾.艾亞(Nir Eyal)
NO.1027 微型企業逆襲聖經|中英對照 掌握大衛法則,小蝦米也能完勝大鯨魚 The Code of David How Micro-Businesses Outshine, Outsell & Outsmart the Goliaths of Their Industries (And H...
NO.1023 雙贏職場|中英對照 從個人卓越到組織獲利的成功路徑 The Win-Win Workplace How Thriving Employees Drive Bottom-Line Success 原書作者:安琪拉.傑克森(Angela Jackson)
NO.1008 中小企業AI應用攻略|中英對照 從行銷到營運,解密AI如何帶領中小企業走向成功 AI for Small Business From Marketing and Sales to HR and Operations, How to Employ the Power of Art...
NO.1019 致富其實很簡單|中英對照 打造財務自由,活出富足人生 Make Money Easy Create Financial Freedom and Live a Richer Life 原書作者:路易斯.豪斯(Lewis Howes)
NO.990 美麗新教育|中英對照 AI將如何改革教育(以及為何這是件好事) Brave New Words How AI Will Revolutionize Education (and Why That's a Good Thing) 原書作者:薩爾曼.可汗(Salman ...
一句話,有如此龐大的力量,能讓人們在生命低潮時得到激勵,在不知所措時得到決策的指引,在前景模糊時得到創新的想法。在體悟這一句話的真義之後,甚至成為奉行一生的圭臬。 「名言、金句」是前人留下的智慧結晶。然而面對各式名言,我們絕不是「生吞活剝」,光背誦它的字面意義,而是從名言金句的脈絡中,學習前人在因...
NO.991 成為科技巨頭的聰明對手|中英對照 傳統企業持續創新突圍之道 Smart Rivals How Innovative Companies Play Games That Tech Giants Cannot Win 原書作者:朱峰(Feng Zhu)、波妮.曹(Bonnie ...
歡迎光臨,高年級生! 打開45+人才新藍海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45 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一半。然而,勞動部 2024 年報告指出,45 ∼ 64 歲勞動參與率僅有66%,約35%中壯齡族群提前退出職場。 與此同時,台灣面臨大缺工潮,人力銀行上的職缺數屢創新高。勞動力閒置與職...
讓自己被所愛圍繞 斷捨離這個詞,最早是由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2011年入選日本的流行語。 如今,「斷捨離」已經成為多數人理解的日常用語。 近年斷捨離又再度被提起,是因為2019年初Netflix上的實境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提出者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也是日本人,她的整理術強調:只留下會...
NO.888 現在就作未來的自己|中英對照 刻意改變自我的科學方法 Be Your Future Self Now The Science of Intentional Transformation 原書作者:班傑明.哈迪(Benjamin Hardy )
NO.1012 AI超賦能時代|中英對照 想像AI最美好的未來 Superagency What Could Possibly Go Right with Our AI Future 原書作者: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格雷格.比托(Greg Beato)
NO.1011 BRIDGE目標管理法|中英對照 更勝SMART目標,帶你創造最棒人生 Big Goals The Science of Setting Them, Achieving Them, and Creating Your Best Life 原書作者:卡羅琳.亞當斯.米勒(C...
重點導讀 4步驟抓牢你的注意力,過上你想要的人生
未來世界上將有兩種人:那些讓自己的注意力和生活受他人控制和脅迫的人,以及那些自豪於自己不會分心走神的人。為了避免成為前者,你必須學習如何不被干擾、專心一致。
Step 1 擴大內在的觸發因素
觸發因素可能導向2個結果:不是用心著力(朝目標邁進),就是分心走神(遠離目標)。你必須確保自己內在的觸發因素提供的是往前走的提示,而不是往後退。
Step 2 花更多時間用心著力
用心著力很好,它是你想要更多的東西。它帶著你奔向你渴望在生活裡擁有更多的事物。要更加用心著力最好的方式仍是根據你花費在工作、人際關係和自己身上的時間而定。使用行事曆來反映你的價值觀,確保你每個星期都會花一定時間反省及精進自己在做的事。
Step 3 消弭外部觸發因素
不想分心走神,你就必須消除所有未經同意,就想奪取你的時間和資源的外部觸發因素。做到這點的關鍵非常簡單。每當你接收到任何形式的外部觸發因素,記得停下來捫心自問:「它是為我服務、還是要我為它所用?」善用有助益的外部觸發因素;至於那些沒幫助的,讓自己全然忽略無妨,不必顧慮太多。
來源 1 破解工作的干擾
來源 2 破解電子郵件的干擾
來源 3 破解聊天群組的干擾
來源 4 破解會議的干擾
來源 5 破解智慧型手機的干擾
來源 6 破解桌機的干擾
來源 7 破解網路文章的干擾
來源 8 破解訊息饋送的干擾
Step 4 立下不分心條款
專注不僅需要你避免分心走神,還需要你有一套系統阻止自己無意識地陷入分心的狀況。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式是預先立下承諾,訂定協議,阻斷未來會分心的機會。但這個方法只有在你先有效地處理了內在觸發因素、消弭了外部觸發因素,並留出時間用心著力,它才會起作用。
協議 1 跟自己立下費力之約
協議 2 跟自己立下代價之約
協議 3 跟自己立下身分之約
延伸閱讀 戒掉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的設計就是要讓人上癮。如果你對社群網路提供的一切照單全收,你的時間和注意力就會從創造附加價值以及支援專業和個人目標的活動移開。如果你過度使用社群媒體,你最後會變得分心和沉迷,喪失紀律和生產力。
★《原子習慣》作者James Clear等名人推薦
★亞馬遜網路書店排行榜暢銷書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