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店長
嚴曉翠

當月店長 ── 嚴曉翠


職稱:
利眾公關顧問集團董事長
財團法人公共關係基金會董事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助理教授

簡歷:
1988年,嚴曉翠進入公關顧問領域,2002年開始擔任公關基金會董事,2003年開始於大學教授企業公關課程迄今。
三十幾年來,嚴曉翠都堅持扮演推動公關專業的角色,曾參與許多重大產業議題、服務過眾多跨產業龍頭公司,是公關領域的危機處理專家,穩妥擔任多方利益關係人間的橋樑,更將自身經歷與所學持續傳承,讓人與事都在完善溝通下,體現彼此的核心價值,成為更好的樣貌。

店長介紹:
排行長女的天蠍座,熱愛注音符號,童年短暫學過芭蕾與鋼琴,有人名記憶障礙,喜歡《怪獸電力公司》跟蘇打綠,卻永遠記不住毛怪跟青峰以外的名字。

並非篤信宗教的善男信女,卻樂於多次走訪廟宇——讀建築工法、也讀風土民情。
她寫書、教書、推書、更熱愛讀書,是隨時隨地都能以各種形式閱讀的資訊焦慮症患者,小聲透露過往家中擺放最多書籍的地點......是廁所。

喜歡系統化閱讀、整理知識,卻從未細數自己的多重身份:從助理到 CEO,既是公關界的「危機女王」,更常替身邊友人各式疑難雜症對症下藥。

族繁不及備載的日程表,分秒都不得從指縫溜走,但她樂得把日常工作當品味生活,「那我不是每天都在玩樂嗎?」畢竟,笑聲的力量比尖叫強十倍呀。

「那我不是每天都在玩、過得很快樂嗎?」——專訪三月店長嚴曉翠



▌ 選書思路 

「我不太收藏東西,名牌包包、衣服也都不需要,花最多錢的,肯定是書籍了。」

嚴曉翠閱讀的起點,是童年跟著表哥表姊們沉浸於民間故事、亞森羅蘋等兒童讀物,而她始終迷戀有注音符號的書籍,「爸爸如果外出問我要什麼禮物,我都會說我要故事書,有注音符號的那種。」因為喜歡注音,嚴曉翠也愛讀字典、辭典、成語故事典、古文觀止,這些書籍如系統化的知識——一如她偏好將知識系統化。

「生活裡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默會的知識』,必須經系統化整理後,才能被教學傳承、反覆實踐。」為此,嚴曉翠將系統化落實於自己的閱讀與研究習慣之中。

面對大師級作品,嚴曉翠總習慣一次買齊所有主要著作,閱讀時搭配作者的寫作時空、全球政經背景思考,清楚梳理作者的思考脈絡,甚或藉此洞察趨勢。譬如詹姆.柯林斯,第一本著作說明如何將公司轉變為歷久不衰的偉大企業,到《基業長青》談企業永續經營,而後《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光看書名就邏輯清楚且一脈相承。」

過往持續擴張公司、承擔管理責任,嚴曉翠藉閱讀叩問,「我是當主管後,才開始努力讀這些組織管理、組織學習的書籍,這些書籍讓我擁有更多系統化的方法,在身體力行實踐過後、更能找出這些知識用在自己身上的答案。」2004 至 2006 年間,嚴曉翠經常得替國際品牌危機處理,在各國間如打撞球,「所有決定,在不同國家間交互影響,必須特別小心處理。」追根究底,一切正與當時反全球化的國族主義議題相關,一如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書寫《世界是平的》的時空背景。

系統化、完整閱讀,讓嚴曉翠拉高格局,做組織發展思考時,絕非破碎片面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讀這些書,是要借用作者們的腦袋,要知道他們是怎麼思考的。」嚴曉翠說自己努力實踐「立體化思考」——思考問題時,拉出從古至今的時間軸,配合地球上不同定點位置,同時不同地、同地不同時,眼前的問題,有極大可能曾發生於在某個時空歷史中,其原因、發展,都能成為自己的策略參考。

「我們沒有預測能力,也不可能飛到外太空,但閱讀讓我們拓展視野,穿越時空,到達任何一個地方,成為想成為的那個自己。」身為家中長女,嚴曉翠自幼便考量家中經濟狀況、主動放棄許多得花錢的願望,但在各類型態的閱讀裡,她彷彿擁有任意門自在穿梭,「所以我從來沒有覺得一定要得到什麼,或沒有什麼就會遺憾。」

細數嚴曉翠的推薦書單,除了組織管理、趨勢洞察、公關行銷、危機處理等專業領域和職場選書,不乏詩集、行旅書寫、勵志成長,「我不喜歡那些內容空洞的心靈雞湯,讀艾倫.狄波頓的書,會讓腦袋變乾淨,他的邏輯非常好啊。」書單未見小說故事,嚴曉翠笑稱是因自己記性不佳、近乎閱讀障礙,老記不住超過五個字的人名,「這讓人物、場景繁複的小說之於我如天書啊!」

但這不妨礙閱讀成為她的日常,假日無事、心有困惑時總在書店、圖書館裡兜轉,讓書帶領自己思考問題解答,「想像一下,《博物館驚魂夜》如果在深夜的圖書館或書局上映,不同時空的作者們在午夜後坐檯,只要你舉手發問,他們都搶著回答,多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