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註冊
每日優惠
版權到期
全站分類
排行榜
暢讀/暢聽
mooInk
店長周思齊
全站活動
儲值/嗜讀
更多
mooInk
綜合榜
暢銷榜
閱讀榜
全站分類
書籍
所有書籍
熱門榜
最新書籍
所有書籍
熱門榜
最新書籍
商業理財
文學小說
社會科學
生活風格
藝術設計
自然科普
勵志成長
醫療保健
旅遊觀光
教育
青少年與兒童
宗教
羅曼史\言情小說
學習輔助與工具書
電腦科技
寫真集
電子票券
外文書
雜誌
雜誌首頁
熱門榜
最新雜誌
雜誌首頁
熱門榜
最新雜誌
財經企管
科技科學
設計藝術
流行時尚
語言學習
休閒嗜好
旅遊美食
親子教育
家庭生活
新聞時事
宗教信仰
心靈健康
人文史地
男性時尚
寫真
地方誌
有聲書
所有有聲書
熱門榜
所有有聲書
熱門榜
商業理財
文學創作
相聲\表演
生活風格
書籍評論
勵志成長
青少年與兒童
教育
藝術設計
社會科學
宗教
醫療保健
遊憩美食
語言
科學叢書
有聲課程
漫畫
漫畫輕小說專館
最新漫畫
熱門榜
漫畫輕小說專館
最新漫畫
熱門榜
職場社會
恐怖靈異
少年熱血
戀愛故事
武俠格鬥
科幻魔幻
競技體育
偵探推理
療癒幽默
BL漫畫
百合漫畫
情慾漫畫
圖像小說
輕小說
漫畫輕小說專館
最新輕小說
熱門榜
漫畫輕小說專館
最新輕小說
熱門榜
重生穿越
動漫延伸
奇幻冒險
校園戀愛
懸疑推理
GL
BL
暢讀/暢聽
mooInk
mooCash 儲值金
嗜讀999
讀墨禮券
全站活動
年度店長
本月店長
為您推薦
免費書籍
下載 App
更多
mooSound 犢出聲
經典也青春
閱讀最前線
mooTube
分享書
會員等級
家庭帳號
本月店長
周邊商品
mooPub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twitter
分享到line
Menu
Prev
Next
Share
本月店長
選書花車
同場加映
歷任店長
本鋪故事
當月店長 ── 古碧玲
自幼叛逆,永遠想在上學上班的途中發現新路徑;既怕吵又過動,喜新戀舊。 自許各界局外人,雜看雜學雜讀,自己思想。 先後任職於報社、政經媒體、數位媒體、廣告、NGO等,編寫是本業,還兩度過動地開店;喜歡當伯樂,喜歡讀文學歷史與自然科學、國際地緣政治。 現為《上下游副刊》總編輯、全民食物銀行協會理事長。 策畫:「2022建蓁環境文學獎」、「2023建蓁環境文學X遶境」時間跨7個月的環境文學學程。 著有:《不知道的都叫樹》、《薪傳 薪傳》、《請問里山怎麼走?》、《家庭相簿—留給孩子最美好的禮物》、《名醫看心病》等書。
古碧玲作品
「閱讀是一個主動的選擇,植物也是。」──專訪6月店長古碧坽
【經典也青春】一個「反骨」植物控的人生美學——古碧玲談新作《不知道的都叫樹》
選書思路:在日常中,和植物建立連結
常以為常在森林走跳的人,應該不太會搞園藝,彷彿那看過高山植物的人大概會不屑被園藝化的植物。直到讀了《
尋找母樹
》時,作者蘇珊•希瑪爾(Suzanne Simard)屢屢寫著她在自家庭園種下植物,本書的結尾那段:「跟屬於你的植物建立連結吧。如果你住城市,在陽台上放個盆栽。如果你有院子,打造一座花園或加入社區園地。」森林人竟然會栽種自己的植物,不管那些植物是否被園藝化或是被人選品育種出來的,也許就是一顆喜歡植物的初心。
園藝,伴隨著農耕,出現在人類的環境裡,可自考古遺跡溯往新石器時代,想必當時仍以填飽肚子的作物為主。及至古埃及的園藝技術,當時比較奢侈的可能就是種植香水植物了。當階級分明的社會結構出現,具支配力的階級毋須汗流浹背勞動以謀食安生,只要動口不動手就可使喚人,閒暇時間多了,各種欲望滋生,眼目的情慾也開始流淌,繁花盛果茂樹與水生植物被人類各地文明用以擬造想像中的天堂花園;園藝,開始有了純觀賞作用,花園因應而生。
哥倫布大交換之後,植物伴隨著大航海的殖民主義,開始伴隨著不堪明說的偷盜擄掠與資源貿易的交替,既是刷新眼目的奇花異果,也掠奪了別人家的珍稀植物,英國邱園裡不乏如此來歷的植物。今日,英國、荷蘭等往昔的日不落國們於懺悔自己過去造成他人血淚斑斑的征戰史中,也不得不提他們善盡保育了從全世界搜刮來的種種植物之責。
園藝,自然也非統治或有權階級的專利,我總覺得是透由人類 DNA 的召喚,使我們一直想親近植物;我也相信看似無用的觀賞植物,在人們遭逢大劫後,終得以安置身心。荷蘭攝影師 Henk Wildschut 長年於約旦和突尼西亞、黎巴嫩等地拍攝難民營影像。十餘年前,在單色沙漠和標準化帳篷以外,他發現了奇特風景。看似隨意栽種長在破錏口鐵桶或塑膠桶的植物,被人精心照料著,否則不可能在風土及水質險峻的沙漠存活下來。他眼見盆栽和微型花園,奮力在沙漠土壤中冒芽、長葉、開花。部分居民甚至圈出一方屬於自己的園地,「植物之於他們已不是百無聊賴生活中的調劑,這些植栽更成了居民們最低限度對於平凡生活的嚮往。」這些落難園丁們日日生活的困頓,就好似那些盆栽,根被拔起地在異地落腳,不知何時是歸鄉日。在這無法好整以暇的他鄉裡,「園藝」在這些倖存者的身心靈似乎也起了些許療慰作用。
縱使你是植物盲,可能無法察覺分辨植物,但一抹綠意從眼前飄過,心底還是會浮現一股被什麼給撫慰了一番。大疫三年,人們被困圈於室內,蜷居於都會的人們內心的緊繃更無路可宣洩。我無法斷言疫情是否與各種植物大爆發現象密切相關,但在大流行期間,花市幾度開關中,幾度順口問問攤商老闆,其中之一:「疫情確實讓我的玫瑰賣得比以前都快,現在就只剩三株了。」而實體寄居於虛擬世界的社群網站上植物交易噴發,觀葉植物從一小撮人的秘密花園成了花市裡愈來愈多攤位的尋常植物。出版品的生態和植物書系隨著大爆發,呈現一支日益壯大的書系光譜。
植物,或者說園藝,或者說花藝,是我日常的一部分,儘管我的陽台那兩百棵毫無理路的植物毫無「藝」可言。閱讀各種跟植物或廣義「園藝」相關的書籍是日常,那麼,溯及這些園藝或植物源頭或分布或生態中許多奧秘的書籍,自然也是日常。
書單:
• 很想了解那些長在各種大小、天然或人造的園裡植物的秘密,他們怎麼來去,他們的來去改變了什麼?
《
改變世界的植物採集史
》
《
改變歷史的50種植物
》
《
台灣植物探險
》
《
蘭花賊
》
《
三千分之一的森林
》
《
編織聖草
》
《
花朵的祕密生命
》
《
蘭的10個誘惑
》
《
種子的勝利
》
《
尋找母樹
》
《
樹,擁抱了全世界
》
《
植物比你想的更聰明
》
《
邪惡植物博覽會
》
《
菇的呼風喚雨史
》(菇其實不是植物,也可能是園裡盆裡的表面不動的成員)
《
野果
》
• 跟植物有關的人和人用植物所造的一切,或是人的角度去看植物。
《
花與我的半生記
》
《
詩人的祕密花園
》
《
絮語四季
》
《
詛咒與毒殺:植物的黑歷史
》
《
英國皇家植物園巡禮
》
《
聆聽樹木的聲音
》
《
嗅聞樹木的十三種方式
》
《
看不見的雨林—福爾摩沙雨林植物誌
》
《
被遺忘的拉美─福爾摩沙懷舊植物誌
》
《
環遊世界八十樹
》
《
環遊世界八十種植物
》
《
樹,記得自己的童年
》(絕版)
• 透過園藝重建身心,作者可能是自然科學專業者,也可能是非專業領域,透過生命映照的書寫。
《
這一年,我靠植物找回自己
》
《
植物學家的筆記
》
《
鄰居的植物諮商室
》
《
有植物的美好日常
》
《
我生命中的花草樹木
》
《
山林書籤
》
《
自然的療癒密碼
》
《
為花換新水
》
《
朱槿可以在這裡開花嗎?
》
《
安靜的煙火──我的台灣花.樹
》
《
采采卷耳
》
《
不知道的都叫樹
》
《
園林內外
》(絕版,一直期待出版社再版,一個知識分子於打造園林時,將一生的失落喜悅所愛,透過一株株植物和一塊塊區域,在四季裡鋪排開來,數次閱讀都有不同領悟。)
• 很少讀 How-to 的書,必要時,或是搜尋網路資訊,無法滿足時,會尋覓自己需要最實用的關於栽種要訣書籍。至於花藝出於純欣賞或想學點什麼,這幾本頗可看。
《
嶺貴子的季節鮮花課
》
《
花束/花圖鑑
》
《
一花入魂
》
《
花。現
》
《
花店
》
《
水耕盆栽超好養
》
《
零失敗 種子栽培全學習 播種.採種.育種圖解入門
》
《
以菜種菜真簡單
》
《
微菜苗種植
》
《
綠境
》
《
KINFOLK綠藝
》
• 想系統性了解植物,終究還是需要一本本好圖鑑。
《
蕨類觀察入門
》
《
蕨類圖鑑
》
《
有趣到不可思議的樹木果實圖鑑
》
《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第八卷(下)
》
《
臺灣海濱植物圖鑑
》
《
台灣野果觀賞情報(新版)
》
《
臺灣橡實家族圖
》
《
莎士比亞植物圖鑑
》
店長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