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書思路:直指靈魂深處的對話
• 選書邏輯一:哪本書與我的靈魂對話,我就選它!
我曾經是個理性至上的「大腦人」,但我逐漸發現,腦袋裝著是此生經驗累積的小數據,身心靈的感受則乘載了自宇宙大爆炸以來的所有智慧及訊息,那才是與萬物連結的大數據、是一切的根源。
1.《
當下的力量》(艾克哈特.托勒)
艾克哈特的文字有股召喚的力量,好似一封寫給我靈魂的信,即便大腦第一次讀的時候不一定能「理解」,但我的「感受」卻懂了。
2.《
登出鍵》(莫子)
經常收看莫子的YouTube頻道,幫助我釐清開悟及顯化等靈性概念。
3.《
呼吸,為了療癒》(楊定一)
每門每派的身心鍛鍊,都肯定會談到呼吸,很好奇楊博士如何用一本厚厚的書來深入說明呼吸的精妙之處,很期待觀看。
4.《
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羅伯.賴特)
有一則推薦語是來自正向心理學之父賽里格曼:「我一直在等待一位實際且多疑的作者,寫出一本關於佛教的書……同時享受科學與精神的旅程。」很多夥伴認為靈性及科學是互斥的,殊不知,一切皆為一體,我很期待從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眼睛看見靜坐與開悟。
• 選書邏輯二:就是對這個人好感興趣!
有些人散發著特別的能量,他願意分享他的光明與黑暗,成功與失敗,真誠地在一本書裡活給我們看,也帶領我們看見自己。
1.《
魔杖之外》(湯姆.費爾頓)
身為哈利波特狂粉,我對於跩哥馬份這個角色情有獨鍾,他的邪惡隱藏著滿滿的脆弱,那是他對自己徬徨的抵抗,而據艾瑪華生所言,演員湯姆是他童年時最愛的朋友,我很期待從這本書中一窺湯姆的心路歷程,以及他與跩哥馬份的心靈相遇。
2.《
我們身上有光》(蜜雪兒.歐巴馬)
蜜雪兒歐巴馬是一個能量豐沛的人,她的第一本書《
成為這樣的我》,給了我無限的啟發,也開始了我渴望回饋世界的念頭。而第二本書的書名,讓我起了共鳴,因為我的工作即是在幫助他人看見自己的光,即便我們身處最黑暗的地方,很好奇蜜雪兒的心境與做法。
• 選書邏輯三:大師的作品可以一看!
以下這些書籍,要不是由大師本人所著,要不就是藉由大師的理論引申出的探討,了解學說的源頭是蠻有趣的一個歷程,但依然別忘記要長成獨特的自己。
1.《
讓自己不再焦慮》(亞伯.艾里斯)
2.《
理性生活【暢銷60年!理情行為療法經典】》(亞伯.艾里斯、羅伯特.哈珀)
我的新書中有引用亞伯艾利斯的ABC理論,那是在我讀研究所時很簡明卻透澈的一次學習,焦慮並非一種情緒,而是一種想法,去探究想法的起源,及找到其他可能性,我們便能讓焦慮成為自己的最佳盟友。
3.《
成為一個人》(卡爾.羅哲斯)
真誠、同理、接納,這都是卡爾治療過程中的核心主軸,但真正做諮商之後才發現,還真不容易啊!
4.《
擁抱陰影》(羅伯特.強森)
5.《
與內在對話》(羅伯特.強森)
榮格學派心理學家的作品,我對陰影與內在對話太有興趣了,很期待書中的探討。
• 選書邏輯四:台灣的作家們好給力!
除了大學說、大視角外,我也非常喜歡台灣作家的書籍,那種對小人物、小故事的深刻刻劃,和我們成長經驗觸碰的細膩感受,時常帶來震撼與共鳴,很謝謝台灣有你們的存在。
1.《
茶室女人心》(李玟萱)
我一直都對風俗文化高度感興趣,那裡提供著人人需要且渴望的性,以及女人們被塞進暗巷或小房間的心。
2.《
可是我偏偏不喜歡》(吳曉樂)
我對曉樂的印象就是文字柔軟,卻擲地有聲,我想在下著雨的午後,點一杯咖啡,讀她的書。
3.《
MBTI 我,和我的使用說明書》(雪力(夏瑄澧))
我感覺雪力是一個堅毅且溫暖的人,她說我們超級有緣,出的新書都有「使用說明書」五個字,好似我們用不同的觀點及視角,在做同一件事,就是邀請地球家人們認識自己,以更輕鬆的法則運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