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店長
米果

當月店長 ── 米果

米果
臺南人。
文字工作者。小說與隨筆雜文書寫者。
喜歡逛菜市場,喜歡一個人旅行,習慣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劇,典型的I人。
喜歡閱讀社會寫實派小說與歷史類書籍。
把自己餵飽、過清爽日子,是現階段人生目標。

得獎經歷:
府城文學獎小說類首獎《遲暮》∕「書寫府城」散文類二獎《台南女兒》
皇冠百萬小說獎決選入圍《朝顏時光》∕複選入圍《夏日彼岸》
時報文學獎小說類評審獎《月光宅急便》
林榮三文學獎小說類二獎《天堂密碼》

出版著作:
《只想一個人,不行嗎》《13年不上班卻沒餓死的祕密》《初老,然後呢?》《濫情中年》《我一個人走走停停:美好日常的小旅行》,最新作品為《人生最難整理術》(以上皆為大田出版)。《一個人的粗茶淡飯2:偏執食堂》《從前從前,我記得》《台北捌玖零》《一個人的粗茶淡飯》《台北‧同棲生活》《台南甜不甜》《一個人的無謀小旅行》等書。

社群經營:
Facebook| 米果大會堂 /米果
獨立評論|米果

米果作品

「我的好看跟你的好看完全不同,閱讀是很私人的事」──專訪《人生最難整理術》作者米果

◤ 選 書 思 路 ◢

  • ★ 宛如阿修羅/向田邦子
    已故作家向田邦子的著作,其實最想推薦《父親的道歉信》,是向田邦子關於家庭書寫最深情的極品。如果是小說體,最推薦這部幾度翻拍成戲劇的《宛如阿修羅》。四姊妹的愛情婚姻,與失去伴侶的老父晚年。原本以為森田芳光導演的電影版本已經是經典了,沒想到是枝裕和也要重拍,不管如何,原著小說先讀起來。

  • ★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川本三郎
    川本三郎以自身經歷寫成的私小說,是閱讀川本三郎的原點。幾乎每年都會重讀一次,提醒自己不要小看年輕時的熱情。改編自小說的電影也很強大,飾演川本三郎一角的是妻夫木聰。

  • ★ 橫道世之介/吉田修一
    日本作家吉田修一筆下,最讓人思念的小說人物,不是多麼正直優秀的典範楷模,明知是虛構人物,卻很想認識橫道世之介這樣的朋友,最接近我心目中「好青年」的形象。但這小說不是甚麼勵志勸世主題,請不要誤會。

  • ★ 蒲生邸事件/ 宮部美幸
    獨自來到東京應考的考生,突然墜入時空磁場,回到歷史上的226事件發生當時的蒲生邸,以歷史場景為故事舞台,善用小說虛構的強項,試圖為歷史事件找尋另一個出口,是宮部美幸作品當中,私心認為最精彩的一部作品。

  • ★ 瓢蟲/伊坂幸太郎
    殺手在東北新幹線列車上的大亂鬥。伊坂幸太郎筆下的殺手,沒有輕易可辨識的殺手外貌,殺手也有衰人,我猜想伊坂幸太郎的用意是借位殺手的行徑與心境,殺手之間的鬥智或蠻力,寫出人類社會的愚蠢跟殘酷。因為這部小說,我真的去搭了東北新幹線。

  • ★ 55歲開始的Hello Life/村上龍
    日本社會寫實派小說領域中,村上龍絕對是箇中好手,尖銳犀利的故事,卻有深入動人的觀察。高齡化與少子化趨勢已經不可擋,55歲開始的人生試煉,數個短篇故事集結的小說,每篇都是中晚年悲歌。但不要害怕啊,先預習起來。

  • ★ 台灣紀行 /司馬遼太郎
    這本書應該是我的台灣意識啟蒙,從日本歷史小說能手司馬遼太郎視野出發,滿是旁觀者的溫柔提醒。

  • ★ 王育德自傳暨補記/王育德
    這本書令我神往的篇章,在王育德童年成長的日治時期府城風景。而令我動容之處,在王家兄弟於228事件與白色恐怖時期所受的苦。

  • ★ 宮前町九十番地
    作者陳柔縉筆下的張超英生平,前篇有迷人的台北城風情,以及瀟灑的富家少年生活。後篇有台灣外交場域的各種秘辛,是很特別的傳記體。

  • ★ 青島東路三號
    由白色恐怖受難者顏世鴻醫師,以極為洗鍊冷靜的文學筆觸,書寫自身的白色恐怖受難經驗。歷史場景歷歷在目,是很珍貴的見證者第一手文字。

  • ★ 味噌湯料理手帖/土井善晴 土井光
    因為曾經立誓連續30天烹煮不同食材的味噌湯,這本由日本國民大廚土井善晴與女兒土井光聯手的著作,成為我與味噌湯的戀愛指南。味噌的學問很大啊,但又不是那麼無法靠近,不只是食譜,還是寫給味噌湯的情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