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苦的力量》(二版;初版書名:在生命的盛放處)現在邀請你,不用盤坐冥思、不透過各式的靜心法門,只要種下意願,靈性的曙光便會灌注其上。苦痛不需要去逃避、抗拒,逃避抗拒只會使痛苦更加強大;苦痛是生命的邀請、內在和解力量的源頭,生命的艱難處境其實最能夠開啟我們的心靈與思想。我們會費盡心機避開這樣的時刻,...
如果你允許一切如其所是,會發生什麼事呢?如果你可以放下控制,轉而全然擁抱你每一刻升起的經驗呢?經過了十五年的長期禪修,阿迪亞香提發現了經驗最豐富的靜心者都曾實踐過「不靠任何方法的終止」。他最終瞭解到的是,只有當你完全放下一切的技巧——甚至包括了你是一名靜心者這樣的想法——你才會向「真正的靜心」敞開,...
阿迪亞香提——後禪宗導師,也是美國少數真正開悟的靈性老師 邀請你覺醒於你真實的本質, 打開頭腦、心靈和身體的幸福與解脫的密碼
《心是孤獨的獵手》是梵谷畫作中憂鬱色調的具象化,以民謠般的節奏娓娓吟唱「孤獨」。 麥卡勒斯筆下的美國南方小鎮鮮活卻哀傷,在紛亂的經濟大蕭條時代,種族不平等、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層出不窮。透過主角的內心世界,我們看見了生命本質的孤獨,明白「人與人之間無法相互理解」,想傾訴,卻苦無知音……
健康貓生最重要的一本書! 完整解析貓咪照顧及疾病,讓愛貓輕鬆活到二十歲! 讓你的貓徹底遠離泌尿問題、腎衰竭、糖尿病、 炎症性腸病及各種過敏的威脅。
當我們觀想自己為一顆樹,會體驗到樹木的希望和恐懼。 如果大地是你的身體,你能感受到她正在受苦…… 在人類即將走向集體覺醒的年代, 一行禪師警醒我們要如何以正念的覺知來面對大地之母。 ※本書初版書名為《正念擁抱地球:清淨心的修行》
打從十一歲起,智雅每天都會寫兩份日記,一份是交給老師檢查的日記, 另一份是寫給自己看和珍藏的日記…… 智雅覺得這一切好像都是自己的錯。或許這麼想反而簡單。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做錯事才發生這種事, 如果自己沒有做錯事還是發生這種事, 註定要經歷這種事的人生是什麼意思?
「重新開始」由法國梅村禪修中心的真空法師所提倡,這是一項四個步驟組成的正念修習,可以幫助我們更瞭解關係中的彼此,重拾原初的善念與愛意,修復彼此心靈的傷痕,並為我們帶來莫大的愛與喜悅。
英國作家笛福在1719年4月25日出版這部小說,講述因一場船難而倖存漂浪到荒島的魯賓遜,如何靠著自己樂觀積極與永不放棄的精神,在極度物質匱乏的條件中重建屬於自己的文明。 在孤島二十八年歲月中,他手腳並用,重新布局出自己的食衣住行,搬運船上用品、建造住所、馴養山羊、種麥植稻、烘焙麵包、打製桌椅,...
1966年,他創立了立基於菩薩戒的「相即共修團」。同年飛往美國、歐洲,為和平奔走,呼籲各國協助越南停戰。然而結果卻是分裂後的南北越政府都拒絕讓他回國,開始了一行禪師長達三十九年海外的生涯⋯⋯ 本書即是這段動盪期間1962-1966年禪師親筆寫下的日誌,呈現了這位後來成為重要靈性導師年輕時敏銳易...
書中深入鑽研恆河在宗教、歷史及生態方面的諸多神祕謎團,不斷叩問為何印度人能夠同時敬拜並虐殺著他們的國家之河?而同時期地球上成功挽救了泰晤士河、萊因河以及芝加哥河這些重要大河的河流淨化顯著案例,又是否能在恆河身上再次印證?
影響泰戈爾最深、最受推崇的印度詩人 卡比爾一共創作了兩千多首詩歌和一千五百首對句(couplets)傳世,他首先是一個詩人,而非哲學家、理論家或神學家。我們正是透過他的詩篇而認識了一個偉大詩人的靈魂;反之,如果他的詩歌沒有道出更為深刻的智慧和真理,它們也不會流傳至今。在印度,卡比爾也許是一個被人引...
本書收錄自赫塞1911年至亞洲旅行數月的多篇隨筆,可以窺得赫塞一直以來對印度及中國文化的熱愛。赫塞嚴厲批判歐洲社會腐蝕人心的戰爭意識,也以慈悲之心看待受到西方國家侵入而使文化蒙塵的亞洲諸國,同時卻也在百年之前就已預見了中國這一民族在未來世界舞台上的捲土重來。
本書收錄的文字都是赫塞在東南亞的印尼蘇門答臘、馬來西亞、新加坡、斯里蘭卡等地旅行時的見聞與感悟。這一系列隨筆加上後面的旅行日記,基本按照時間的線性順序排列,間或夾雜了一些詩作。他既描寫了所到之處的自然風光,也十分細緻地刻畫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書中充滿了對於東方世界的好奇與驚歎。赫塞從不諱言他對《薄伽梵...
生命之神有時是以悲劇形式來送給你成長的禮物 一場無預警的中風,他從失憶、丟官、恐懼、復原,最後找回自己 總裁的中風勵志旅程,笑中帶淚 鄭建興(台大醫院神經科教授)、劉秀枝(臺北榮總特約醫師)、劉心蕾(諮商心理師)────推薦導讀 大明星、大忙人、大老闆、大醫生、大小姐、大少爺、凡人你我 不忙了─...
只有上帝才能讓草莓變得更完美,但上帝也沒有這麼做,因為草莓已經很完美了。 1851年春,梭羅以表格列出每一季要觀察的植物和自然現象,他閱讀植物學家的著作,師法自然觀察技術,展開他長期的記錄,梭羅曾說:「我的天職就是不斷在大自然中發現上帝的存在。」1859年秋,梭羅提筆開始寫《野果》,然而臨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