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獻給歷史、獻給當下、也獻給未來的詩選。
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發生的民主抗議與國家鎮壓,震驚世界,影響深遠,無數人為此寫下記憶、見證、醒覺、追問和呼告。經四分之一世紀的磨礪淘洗之後,本書精選100位海內外重要詩人、文人與革命者的代表詩作,包括多篇首度出土的珍貴文獻,從私人獨白到公共言說,突破封鎖和消音,傳遞反國家暴力的烽火,作為轉型正義、歷史正義的精神文本,展現撕開歷史幕幔、洞穿現實高牆的詩性之光。全書以編年方式凸顯流變脈絡,堪稱最具時代意義與文學價值的經典選本。
★ 收錄「#筆桿接力」散文14篇、詩15首、小說16篇,見證台灣文學的多樣與活力 ★ 長篇專文深度報導+8篇作家專訪,解析這場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文學行動 ★ 蘇碩斌〈介入社會是文學的絕對自由〉與張亦絢〈勇敢的理由那麼多〉,兩篇導讀由社會學與文學面切入
人工流產是數百萬女性共有的真實經歷,卻長期被隱匿於陰影之中。主編安妮.芬奇耗費20年,蒐羅百餘篇以「人工流產」為題的各式作品,匯聚了16世紀至今,來自全球各地背景相異的作者群,寫下長期遭噤聲的人工流產故事。這些作品以文學的力量撕裂沉默,呈現出她們的聲音。 ★ 本書催生台灣首部人工流產文集:《以...
★從聶魯達各階段名作中,精選一百二十多首詩作,一次遍覽聶魯達重要作品。 可愛的語字是浪花,是絲線,是金屬,是露珠;它們光潔如象牙,芳香若花草,像鮮果,海藻,瑪瑙,橄欖。 ──聶魯達 《我述說一些事情》一書敘述了聶魯達一生對世界的愛,對自然的愛,可謂一闕綿綿不斷,對詩、對所愛的人以及大地...
音韻是走揣台語寶的鎖匙, 臺羅、漢字是傳承台語的開始。 音掠予準,聽說台語自信閣歡喜, 字莫花去,讀寫台文媠氣閣趣味。
【蔡英文前總統 隆重推薦】 「請容許我的心是熾熱的。」 羅毓嘉放開來寫、為島嶼而作的詩, 以寫詩二十年的氣力。 ▍寫述愛,與一切受到政治衝擊灼傷的—— 我對愛一無所知 如同山對雨全無所求 仍被一個眼神擊中
「我們能否看著對方,在對方身上認出自己?」 一行禪師第一本中譯詩集 「一行禪師的作品,證明是現代人的痛苦與憂愁的一方解藥。」 ──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作者
醫道同源,鬆柔── 是傳統醫家與道家思想文化,源遠流長如出一轍的共通源頭。 是太極拳與瑜伽共同追求,教人醉心的特質所在、造境之巔。 一刻鐘 鬆柔心;一刻鐘 鬆柔身;一刻鐘 解鎖僵硬;一刻鐘 注滿靈魂
2004年耶魯青年詩人獎得獎作品 三個章節、二十一首詩 美國詩人理查·賽肯由愛的執著生出的濃烈詩集 愛等於死,親密等同暴力 肉體與精神的冒險,血肉橫飛 「這是我為你/準備的地方。一個你能愛我的地方。/如果這不是個國度我不知道哪裡能是。」—〈霜雪惡雨〉
自序 這是我城市與生活的記憶,「日光之下無新事」,但為了找點事情做,發現自己有一支筆,就是自己的回憶與想像。 感謝朋友和讀者的閱讀「令人懷念的未來」。書題「令人懷念的未來」,取自日本歌曲,意思是未來的路途,是由過去的點點滴滴的艱苦組成的。 副題「七分之一的世界」,是嘗試用淺白的詩歌和隨筆,書寫邊緣...
主編簡介
孟浪
本名孟俊良,1961年生於上海吳淞,1978-1982年就讀於上海機械學院(現名上海理工大學)。讀大學期間開始文學創作並投身非官方的地下文學運動,先後參與創辦和主持編輯《海上》、《大陸》、《北回歸線》、《現代漢詩》等多種詩歌民刊。1995年離開中國,應美國布朗大學之邀任駐校作家(1995-1998),也曾任《傾向》文學人文雜誌執行主編(1995-2000)。2001年參與發起成立中國獨立作家筆會(現名獨立中文筆會),任自由寫作委員會首屆召集人。著有《連朝霞也是陳腐的》(台北:唐山出版社,1999)等詩集四種。現居香港和美國兩地。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