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讀.六朝文學見風骨
0 篇書評

慢讀.六朝文學見風骨

陶淵明、竹林七賢等曠世天才和文學集團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07/20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4931187
  • 字數: 132,609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李白、杜甫、蘇軾的偶像在這裡!
唐詩、宋詞的輝煌文學成就,讓人歎為觀止,
但是,看懂東漢末年到隋朝初年的「六朝文學」,
我們才能真正進入唐、宋偉大文人的內心世界。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66

    歐陽脩、蘇軾、李清照、辛棄疾、陸游…… 同時品味宋詩與宋詞, 完整深入宋代文人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 電子書: NT$ 525

    本書探求《詩經》各篇詩義,以該篇詩文為主,而以前人之說為輔。無私於古今,不偏於憎愛,而惟是是求,此其第一特色也;本書注釋詩文,多採前人之說,其有己意,則以《詩經》前後文互證(即以經解經)為主,而以語法、聲韻、禮制等為輔,此其第二特色也;本書如用前人之說,必採用最早出者,並注明其出處,以使讀者明其根源...

  • 電子書: NT$ 300

    本書共分上、下二冊,依十五國風,小雅、大雅,周、魯、商三頌順序排列。各單位之前,冠以扼要之說明;各篇篇名之後,先作小序性之簡介;各章原文之後,加以注釋,採集解態度,不拘一家之說,可直解者多採直解,就各篇本文探求其本義,並力求簡明,不作詳細之考證,實為輕鬆一窺《詩經》堂奧的最佳讀本。

  • 電子書: NT$ 375

    本書共分上、下二冊,依十五國風,小雅、大雅,周、魯、商三頌順序排列。各單位之前,冠以扼要之說明;各篇篇名之後,先作小序性之簡介;各章原文之後,加以注釋,採集解態度,不拘一家之說,可直解者多採直解,就各篇本文探求其本義,並力求簡明,不作詳細之考證,實為輕鬆一窺《詩經》堂奧的最佳讀本。

  • 出版日期:2023-06-21
    電子書: NT$ 350

    ★與現有《唐詩三百首》完全不重複,選出符合現代人的品味與觀念的好詩 ★25開本賞析版新增白話翻譯與簡析,帶領讀者更深入浩瀚詩海

  • 電子書: NT$ 345

    北朝民歌以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所載〈梁鼓角橫吹曲〉六十六首為主,連同〈木蘭詩〉以及個別屬於雜曲歌辭中的〈楊白花〉、〈于闐採花〉、〈阿那壞〉和雜歌謠辭中的〈隴上歌〉、〈北軍歌〉、〈咸陽王歌〉等,再加上《樂府詩集》未收錄的〈李波小妹歌〉,共七十九首。由於五胡強盛時,生靈塗炭,衣冠南渡,留在北方的人民大...

  • 出版日期:2012-12-01
    電子書: NT$ 250

    阮籍是中國文學史上繼建安文學之後正始文學時代的詩人。 當時正處於魏晉之交,社會上的文士外表看來放蕩不羈、不守禮法, 而內心深處卻懷有許多悲愴和痛苦。 阮籍的詩寄託幽微,蘊藉深厚,在痛苦無人可訴的時候, 把零亂的悲苦的內心感情用詩表現出來,這是一個亂世詩人的悲苦心聲。  

  • 出版日期:2013-09-30
    電子書: NT$ 500

    詞所表現的是比詩更為深遠幽微的情思與境界,那種語盡而意不盡的餘韻,需要細細吟味方能有所體會。  

  • 電子書: NT$ 49

    中國歷代散文選集,收集自先秦東周到明代的文言文作品,成書於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其中以左傳、國語、戰國策、禮記、史記中作品為多,唐宋八大家的文章為主。編書目的在:「正蒙養而裨後學」。這是認識中國歷代文言文最好的讀本,題材廣泛,有史論也有書信;而言詞優美,也是增進文學認識的最佳文選。

  • 電子書: NT$ 395

    本書收入著者針對阮籍、潘岳、陸機、陶淵明、謝靈運等南北朝詩人及其作品所著專文七篇,與二篇關於《洛陽伽藍記》之論述,書末附錄〈唐代文化對日本平安文壇影響〉長文一篇。內容除聚焦中國古今論述,亦兼採日文、英文漢學研究成果,詳考優劣,辨析取捨,可供今日學者作為治學新方向之參考。

  • 電子書: NT$ 179

    全書所選以散文為主,間有駢文辭賦,均為歷代傳誦名篇,具有永恆的藝術魅力。《古文觀止》做到了蒙童讀來不高,學人讀來不低的境界,這些不朽的經典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知識、成熟的人生經驗、艱深的文章美學,乃至博遠的宇宙哲理。

  • 詳細資訊

    李白某次為朋友餞行時逸興大發,高談闊論「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到底「建安風骨」有何魅力?小謝(謝朓)的詩為何又讓李白念念不忘?
     
    杜甫說:「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庾開府(庾信)和鮑參軍(鮑照)到底是何方神聖,讓杜甫認為「無敵」的李白才足以追隨他們的成就?而杜甫自己作詩的老師是大謝(謝靈運)、小謝和陰鏗、何遜,有詩說:「陶冶性靈在底物,新詩改罷自長吟。孰知二謝將能事,頗學陰何苦用心。」
     
    蘇軾一生欽慕的詩人,唯有陶淵明一人,認為李白、杜甫都比不上陶淵明:「吾於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而實綺,臞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然吾於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哉?如其為人,實有感焉。」
     
    明朝學者胡應麟則認為,曹植的成就可等同於杜甫:「備諸體於建安者,陳王也;集大成於開元者,工部也。」
     
    本書作者戴建業,以深厚的學術功底,深入淺出地陪伴讀者,慢慢品味影響唐宋文人最深的六朝文學,一探魏晉南北朝幽微又優美的世界──
     
    「個人的覺醒」:向內發現自我,向外發現自然
     
    隨著東漢帝國的崩塌,儒家的價值觀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懷疑,體現儒學觀念的名教日益成為人們嘲諷的對象,出現了許多非孔棄禮、離經叛道之士。於是,士人由希望成為群體的現世楷模變為渴望個體的精神超越。這就是人們所常言的魏晉南北朝「人的覺醒」。這一歷史時期,以老莊思想為核心的玄學風靡士林,而玄學的重心是追尋一種新的理想人格。這種理想人格即「魏晉風流」或「魏晉風度」。
    六朝文學因此表現了一種新的人生觀:對個體存在的喟歎、珍惜與依戀,此前與儒學相關聯的道德、氣節、操守退居次要。士人並且由內而外,發現了自然的美好,例如:
     
    「王子敬云:『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此前幾乎沒有人對自然美有如此細膩深刻的體驗。
     
    「文學的覺醒」:曠世天才和文學集團登場
     

    南朝才開始將文學與儒學、史學並列,例如南朝宋范曄在《後漢書》中始列〈文苑列傳〉,並將它與〈儒林列傳〉並立。這不僅顯示在南朝人心目中「文苑」與「儒林」有了分別,也表明在他們眼裡「文苑」與「儒林」可以比肩。
     
    隨之而來的,乃是將文學作品與應用文一類的非文學作品區別開來,並大加發展文學理論,文章不再只是經世濟民的工具,如陸機〈文賦〉所說「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便成為後世文人的寫作指導。《文心雕龍》、《詩品》等書更被奉為寫作圭臬。
     
    因此,在此動盪亂世之中,曠世天才和文學集團陸續上場:
    ◎建安詩壇:以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為中心,以「建安七子」孔融、王粲、劉楨,為羽翼。
    ◎「竹林七賢」:阮籍、嵇康、山濤、王戎、向秀、阮咸、劉伶。
    ◎「太康詩歌」:最重要的有「三張、二陸、兩潘、一左」,包括著名的潘岳、陸機,以及曾以〈三都賦〉使「洛陽紙貴」的左思。
    ◎陶淵明:晉宋之間影響唐、宋最深遠的詩人,蘇軾甚至認為他在詩史上的地位「李、杜諸人皆莫及」。
    ◎「元嘉詩歌」:回歸重視抒情,在題材上謝靈運開創了「山水詩」,他的同時代詩人湯惠休說:「謝詩如芙蓉出水。」李白曾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作為語言的最高境界,說「謝詩如芙蓉出水」可謂推崇備至。另外,鮑照的寒士不平之鳴更是激動人心,「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歎息。」「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歎復坐愁?」「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永明體:謝朓等人以山水景物抒一己情懷,特色是詩歌音調的優美圓潤,以沈約、謝朓為首的詩人們自覺地運用四聲來創作,唐詩才能在此基礎上發展。李白即對謝朓尊崇不已:「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玄暉難再得,灑酒氣填膺。」
    ◎庾信:南北詩風的融合。隨著南北文人的交往越來越頻繁,文學創作出現了南北同風合流的現象,杜甫曾說「庾信平生最蕭瑟,暮年詩賦動江關」,就是稱讚他是南北文風融合的成功典型。
    ◎小說:干寶的《搜神記》是六朝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志人小說則首推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兩者內容都為唐宋詩詞提供了豐富的養分和靈感。
     
    雖然李白曾感嘆「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但是我們此時正好藉由本書,回到六朝,欣賞文人及文學向內發現「自我」,向外發現「自然」的關鍵時刻。
     
    作者戴建業的講課影片上傳網路之後,持續掀起熱潮,獲數億次播放,幾千萬網友按讚叫好,被評為:今日頭條「2018年度人物」、「2018超星影響力年度名師」、百度2019年「影響力作者」。然而他說:
     
    「我寫的比我講的更有趣!」



    作者簡介
     
    戴建業
     
    華中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
     
    著有《慢讀.世說新語最風流》、《慢讀.六朝文學見風骨》、《慢讀.兩宋詩詞領風騷》、《戴建業精讀老子》、《澄明之境:陶淵明新論》等十餘部文學專業著作,並在《文藝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另有譯文數十篇。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3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