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設計師三谷龍二根據創作者的實際經驗與12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交流對談,架構出9個工藝關鍵字:「親近之物」、「素材感覺」、「脆弱」、「與生活有所連結」、「樸拙工藝」、「幾何學的聖像」、「仿製」、「作品與其背景」,一步步雕琢出「生活工藝」的輪廓,去思考工藝之餘生活的真意。
一部精彩「藝術史」啟蒙小說 藝術版的《蘇菲的世界》 法國現象級出版巨作 暢銷35萬冊 ——全球37種語言版本—— 榮獲 2025年 「法國出版獎」 (Trophées de l’édition) 年度作家大獎 在即將失明以前 10歲小女孩蒙娜與她的祖父 每週三下午...
一部精彩「藝術史」啟蒙小說 藝術版的《蘇菲的世界》 法國現象級出版巨作 暢銷35萬冊 ——全球37種語言版本—— 榮獲 2025年 「法國出版獎」 (Trophées de l’édition) 年度作家大獎 在即將失明以前 10歲小女孩蒙娜與她的祖父 每週三下...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個驚喜的起點,故事性十足!超人氣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帶你我重新看見文物的魅力!
清代奏摺,是揉合明代(1368-1644)題本、奏本公文書格式與滿洲請安習俗,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文書制度。明代官員報告公務用題本,私人事情則用奏本。不論題本或奏本,規定須經內閣進行格式審核,簽擬意見後,才能送到皇帝手上。審核駁斥不僅造成緊要公文的延誤,層層轉手更易使機密事情泄露。康熙皇帝(165...
托爾斯泰以充滿熱切的口吻,表達了他對藝術的不滿、期許,以及真正的藝術應當有的模樣。 百年以來,《藝術論》以其高度爭議的內容、充滿力量的語言,影響了好幾個世代、遍及全球的藝術工作者。
集合故宮菁英心力,大手筆、不計成本重新編印的「故宮勝概新編」出版了。內容豐富翔實,巨細靡遺的介紹故宮典藏及歷史沿革;其活潑精湛的編印手法,將國寶瑰麗璀璨的光華,更完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展卷如睹真蹟,令人心脾俱暢。全書厚達255頁,平價供應,物超所值。
本展以青銅兵器為核心,將展覽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開刃─有刃器的發展」,主要為探索青銅兵器的源頭,最早追溯至新石器晚期,著重在磨製的玉石有刃器。第二單元「展現鋒芒」、第三單元「淬鍊純青」,分別介紹「商至西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青銅兵器;前段時期確立青銅兵器的基本形式與組合,後段時期開始出現不同...
作為一本改版增訂十一次的藝術寫作經典,此為繁體中文版首次在台灣出版。 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世界抒發自己對於藝術的觀點,但是對於讀者來說,該如何分辨與選讀一篇有觀點、有效益的文章?至於產業中的內容提供者又該怎麼生產出一篇符合觀眾需求、說服讀者理解與認同的文章? 本書提供讀者多個切實可行的寫作...
這不僅是一本講繪畫的書,而是一本關於生活的書,這套傑出的繪畫教學方式不該僅被當作是本教材,它令人獲得解放。──《洛杉磯時報》 只要五天,你就能畫出帶有個人風格的自畫像, 還會驚訝自己能畫得這麼好! 這是一本繪畫教學書:讓你快速學會繪畫的五項基本技巧; 還是一本創造力開發書:讓你像藝術...
攝影、電影、文學、哲學、左派思想……處處都閃現著他的靈光 德文原典直譯 ╳ 華文界最完整精確的班雅明精選集 在靈光消逝的年代,一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
誠品藝術設計類排行榜暢銷書、《商業周刊》Alive專題報導, 臺藝大指定參考用書, 世界經典作品來臺展出,觀眾都帶這本進場。 (原版為2019年3月出版)
隨著人口高齡化的加劇,失智長者的照護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但在照顧的過程中,我們是否給予他們足夠的關愛與陪伴呢?身兼護理師與藝術家的楊純鑾,透過自己的經歷與專業,深刻理解失智照顧者及被照顧者的需要,並透過「此刻・我在」失智長者藝術團體計畫,帶領我們進入一段感動人心的藝術之旅。
阿布拉莫維奇以身體作為媒介,進行各種觸目驚心的表演,挑戰了社會認知。「我體驗到了絕對的自由——我感到自己的身體毫無束縛、毫無限度;痛楚一點也不重要,什麼都不重要⋯⋯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自己的媒介。沒有任何繪畫、或是我能夠做出來的物件曾帶給我這樣的感受。」她繼承母親「穿牆」般的意志,超越身體與精神的極...
2025 年,臺北藝穗節邁入第 17 年,也是歷屆規模之最—178 組創作者、47 個展演空間,將豐沛的創造力灌注進城市的紋理與縫隙。臺北,是一座願意擁抱未知與不確定的城市,本次以一隻荒謬卻鮮明的「粉色綿羊」作為主題意象,嘗試顛覆日常感知的慣性,重新思考藝術、城市與存在之間的關係。它不只是一場年度文...
勾勒「生活工藝」的輪廓 思考工藝之於生活的真義
日本木器職人三谷龍二
9個關鍵字×12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
如何從置於櫥櫃內的碗盤等各種生活用品
發現蘊含其中的工藝之美?
所謂近在咫尺的工藝,就是指放在櫥櫃裡的碗盤等各種生活用品,以及大家熟悉、常見的生活工藝品。美國作家威廉.薩洛揚(William Saroyan)曾說過「自然的也好人工的也罷,畢竟這世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不具觀察價值的。」生活中處處有巧思,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木工設計師三谷龍二承襲柳宗悅的民藝精神,體現「生活工藝」,追求具實用性的器物之美,製作出如陶瓷器般供日常生活使用的木製器皿,為過去以家具為中心的木工工藝開拓出全新領域。近年持續進行著各種「連結工藝與生活」的活動。
從實作現場出發
探討不斷進化演變的生活工藝風貌
在書中,他根據創作者的實際經驗與12位不同領域的創作者交流對談,架構出9個工藝關鍵字:「親近之物」、「素材感覺」、「脆弱」、「與生活有所連結」、「樸拙工藝」、「幾何學的聖像」、「仿製」、「作品與其背景」,一步步雕琢出「生活工藝」的輪廓,去思考工藝之餘生活的真意。
在現今這波日本生活器物的熱潮中,除了工藝設計值得我們注意外,更重要的是將美感融入生活的態度。三谷龍二擅長以其手作木器演繹出不同於一般器皿的純樸質感,他的作品及文字中流露出一種非常親近、讓人自在的自然風格,值得我們欣賞與學習。
作者簡介 |
三谷龍二 Mitani Ryuji
一九五二年出生於福井市。
一九八一年於松本市設立PERSONA STUDIO工作室。製作如陶瓷器般供日常生活使用的木製器皿,為過去以家具為中心的木工工藝開拓出全新領域。曾舉辦多場木製器皿展覽。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器皿外,也創作一些積木及水壺等以生活情景為主題而令人倍感親切的繪畫及立體藝術作品。
自一九八五年「松本工藝博覽會」、「工藝的五月」(松本市)首度舉辦時,即參與營運。二〇一一年於松本市內開了一間名為Gallery 10cm的商店。
還針對該店所在的街道做了「六九工藝街」的企劃等,持續進行著各種「連結工藝與生活」的活動。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企劃並監督於台北華山由「小慢」主辦之「日本生活器物展」。
譯者簡介 |
陳令嫻
輔仁大學日文系學士,東京學藝大學國文系碩士。喜歡閱讀、旅行與陶瓷器,
希望有一天能搭時光穿越機回到古代用宋代青瓷喝杯茶。譯有《面對父母老去
的勇氣》、《中年之後成功的居家改造》、《最貧困女子》和《平松洋子的廚
房道具》等。
聯絡信箱:reikan0412@hotmail.com
陳亦苓
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畢業,輔修日文,曾留學並於日本工作近四年。目
前為自由譯者。譯作包括:《零秒思考力》系列、《日本傳統文化事典》、《幽
靈:日本的鬼》…等等。譯生志業是讓英日殊途同歸繁中。
個人作品列表:https://www.anobii.com/bready/profile#books_content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