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任下流

流浪博士何處去?直擊高教崩壞現場,揭發兼任教師血汗、低薪、難以翻身的真相,從美國經驗反思大學院校公司化、教師商品化的巨大影響

The Adjunct Underclass: How America’s Colleges Betrayed Their Faculty, Their Students, and Their Mission

17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0/10/29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448280
  • 字數: 104,717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美國高等教育正全面崩壞,臺灣未來也將避無可避!?
當兼任取代專任、約聘取代終身聘、大學變成企業、學生變成消費者,
大學教師跟所謂的授課內容,不過僅是「以最低價格提供的商品」,
二十一世紀的高等教育將走向何方?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85

    本書特色: 1.見微知著:透過隨處可見的地址,引領我們思考背後的身分、階級、種族等社會議題。 2.全球視野:橫跨美、歐、非、亞各洲不同國家的門牌號碼,展現各地的文化和風俗民情。 3.取材多元:從歷史資料到口述訪談,描繪出許多彷彿讓人身歷其境的故事。

  • 電子書: NT$ 343

    一個移民而又回流的香港家庭 一位長期關注弱勢的香港記者,揭開自家封印多年的傷痕之作

  • 電子書: NT$ 280

    在台灣社會中,長女常常承受各種期待,對上要體諒爸爸媽媽的辛苦,對下要照顧弟弟妹妹、最好成為弟弟妹妹的榜樣。同樣是子女,長女總是要出類拔萃,又能體恤父母,還要操持家業。為了探究「長女」如何養成,作者透過觀察與採訪,紀錄了十幾位長女的生命故事,涵蓋不同世代與階級。這些故事呈現當代台灣「女兒」、「女性」在...

  • 電子書: NT$ 301

    他努力維持我熟悉的父親形象,同時在黑暗的陰影中掙扎求生…… 一個頂尖知識分子, 何以走向碎裂潦倒的結局? 因恐懼而背棄父親的獨子,因理解而走進父親的人生。 【精神疾病書寫史上,極致動人的經典之作】 郭彥麟(精神科醫師)、劉仲彬(臨床心理師)專文作序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宋文郁(作家)、翁禎翊(...

  • 電子書: NT$ 350

      「國安法下的香港就像一個黑暗大海裡的孤島群,島上都有人在耕耘,但他們彼此看不見對方,需要偶而有船經過,發出亮光,讓島上的人看到彼此,船經過後,大家又各自默默地工作。」   香港曾以一波波街頭行動追求民主與自由,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然而,隨著國安法與國安條例相繼施行,公共空間急速收緊,曾經流動如水...

  • 特價 電子書: NT$ 330

    ★★★ 亞馬遜年度編輯選書 ★★★ 當我們不再相信人性,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愈來愈覺得這個世界冷漠、自私、甚至可怕? 社會不公、假新聞、詐騙橫行,讓我們愈來愈難相信他人, 也愈來愈懷疑,人性是否早已腐敗?

  • 出版日期:2025-01-22
    電子書: NT$ 273

    美國上流家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有錢人都生三胎? 耶魯畢業的富家女為什麼選擇當全職媽媽? 每小時一萬六千元的親子課程在上什麼?  ──問他們的保母就知道! ★房慧真、鄧九雲 誠摯推薦

  • 電子書: NT$ 406

    社會學經典《區判》漫畫改編 揭開「窮人思維」形成的關鍵因素! 老百姓就算有錢,也難以掌握上流社會的品味? 原來「階級」甚至能決定我們會愛上誰?

  • 電子書: NT$ 263

    男生當什麼女性主義者? 正因為女性主義與男性的人生息息相關, 且能為男性解除枷鎖、得到不亞於女性的真正自由。 所以,無論男女,我們都應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 電子書: NT$ 364

    一個被焦慮養大的市場,靠時間估值、用科技包裝, 在這場冷凍革命裡,當愈來愈多人忙著以科技延長時間,以資本換取更多選擇, 我們是否逐漸忘記,生或不生本來就是與生俱來的自由? \\烏恩慈(烏烏醫師)共感推薦// \\感電出版 × Dr.情趣 聯名活動:購書即享專屬限量贈品//

  • 電子書: NT$ 385

    電玩歸電玩,政治歸政治!只要夠好玩,有什麼不可以? 結果就是厭女思維、微交易斂財、剝削式開發生產充斥…… 電玩能改變世界,問題是,改成誰喜歡的模樣? 金獎電玩工作室產業評論家 Marijam Did直擊電玩產業的反思之作

  • 電子書: NT$ 315

    波蘭最重要文學獎Nike Award得主 驚心叩問「垃圾文化」的生態浩劫觀察實錄! 人類經濟已落入只有加速發展、加速產生廢棄物的情況下才能維持。 每個人可以如何務實行動?

  • 特價 電子書: NT$ 330

    本書將是你最後一次能讀懂霍金的機會 牛頓給了我們答案,霍金卻給了我們問題。 而且霍金所提出的問題,仍將在往後數十年間, 持續引領出重大的突破與進展…… 我們將可歸因於,我們是站在霍金肩膀上的緣故。 ——索恩(Kip S. Thorne),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 電子書: NT$ 280

    從一片將被開發的溼地,漫流出對自然與歷史的思考 充滿詩意的社會實踐與反思

  • 電子書: NT$ 273

    耗時三年、多方調查 首部臺灣女性連續殺人犯的罪案書寫 卓越新聞獎得主胡慕情獄中多次採訪死刑犯林于如 取得親筆自傳 試圖探討悲劇成因、判決過程與真相 「我恨不得一聲槍響,讓我脫離苦海,但是為什麼,我是驚世媳婦?」

  • 出版日期:2023-11-01
    電子書: NT$ 322

    ★德國不敗長銷書,攻佔韓國百大暢銷榜近三年! ★讀者熱評:「比別人早一點讀到書中見解,就是天大的幸運!」 你是富一代、富二代,還是正努力往上攀爬的中產階級? 你期待孩子比你活得更自由、更有成就嗎? 了解創造財富與身分地位的「慣習」, 擴充知識、物質、社會、文化、語言、身體與心理七大...

  • 電子書: NT$ 364

    ★連續7年登上美國亞馬遜犯罪紀實類暢銷排行榜 ★Amazon4.7星,入選年度編輯精選最佳非小說類作品 ★Goodreads4.4星,入圍年度讀者選書最佳非小說類獎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尼克.比爾頓震撼人心的史詩級巨作! ──服刑12年,川普連任後首位特赦囚犯── ──好萊塢導演操刀,...

  • 電子書: NT$ 294

    基於對欲望的全新認識,丹尼爾‧貝爾二世完成了這本《欲望經濟學》。一方面,貝爾從聖經的神論、人論、救恩論出發,闡述基督教神學對欲望的觀點,如何幫助教會面對這個世界,乃至於深深影響世界的經濟和政治力量;另一方面,貝爾也根據他對經濟學理論的研究,提出「屬天的經濟學」,以基督教兩千年來的屬靈智慧和傳統,與當...

  • 特價 電子書: NT$ 462

    當AI化身戰場利器 民主與專制的對峙,超越意識型態之爭 科技實力,決定未來勝負! AI引爆的全球新冷戰――誰將主宰未來? 當人工智慧成為大國博弈的戰略資產 在瞬息萬變的地緣政治格局中 台灣,準備好了嗎?

  • 詳細資訊

    美國高等教育正全面崩壞,臺灣未來也將避無可避!?

    范雲(立法委員、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番紅花(親職作家)、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藍佩嘉(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拚教養》作者)、顏擇雅(出版人、作家)
    一致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當兼任取代專任、約聘取代終身聘、大學變成企業、學生變成消費者,
    大學教師跟所謂的授課內容,不過僅是「以最低價格提供的商品」,
    二十一世紀的高等教育將走向何方?

    你可知道,在全美──

    ◇ 大學裡的終身聘教授從1975年的45%下滑到如今的25%。
    ◇ 博士人數從1960年代的9000多人飆升至1975年的3萬2千多人,2015年更成長到5萬5千多人。
    ◇ 無論學校排名好壞,平均每一個大學教師職缺有11.5個博士在競爭。
    ◇ 高達70%的教師是按課堂數計酬,沒有福利,甚至沒有保險,然而一心擠進學術窄門的博士人數仍未減少。

    本書是對美國高教體制最犀利而沉痛的近身觀察,深入探討當今美國在大學公司化、教師商品化以及全國少子化的衝擊下,兼任教師與研究生如何成為教育生產線上的作業員,而此事又將如何促使高等教育品質更加低落,最後造成校方、教授與學生三方皆輸。

    一如臺灣,數十年來,美國高中生進入大學的比例急遽增加,在資金考量之下,對學生成績篩選並不嚴格的中後段班大學更容易聘請約聘教師來上課。廣設大學也使學校深受全國出生率起伏所影響,當九○年代新生兒人數減少的這批人在二○一○年陸續進入大學後,大多數學校便面臨招生人數不足的窘境。如今美國大學有很大比例都由兼任老師來教學,其中一個理由便是為了因應起伏不定的註冊率。

    隨著博士供給過剩,即使二流大學也有許多名校博士前來申請教職,因為名校博士已無法全部進入一流大學教書。在新自由主義席捲全球的影響之下,零工經濟取代傳統商業模式,美國的高等教育系統似乎也無法倖免,即使身在學術殿堂,兼任教師同樣只能淪為按件計酬的臨時工。

    單從市場角度來看,這是供需失衡的現象,大學培養出太多博士,就業市場上對應的職缺卻太少。除此之外,學生註冊人數起伏不定、政府與私人機構補助變少、「希望勞動」常態化、嬰兒潮衝擊等因素,在在都加劇兼任教師的困境,也反映出他們的問題只是整體大環境惡化的縮影。不過,教育並不能與一般行業畫上等號,當傳統上需要長時間沉潛於學術研究的教授或博士逐漸失去在這個時代存活的條件,隨之而來的,是知識的斷裂與扁平化。

    「史達林曾說過:『一個人死是悲劇,但一百萬人死就只是統計。』……我要做的事是把個人的悲劇放到一個更大的脈絡裡,幫我們了解高等教育的系統缺陷可能為何,就這麼簡單。」這是柴爾德瑞斯在接受訪談時提到他寫作本書的初衷,用「社會學想像」的說法,他是在試圖找出個人苦難背後的制度性因素。

    他在本書裡談的是大學的輓歌,一種我們所熟知的大學樣貌,一種一去不復返的大學樣貌。唯有看清這個現實,才能夠免於將這一切歸於個人失敗。早在臺灣博士滿街走之前,美國大學崩潰與瓦解的跡象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顯露端倪。一項職業(大學教授)是如何消失的?大學又是如何沉淪?作者雖從個人的經歷來回答上述問題,但本書並不只限於個人體驗。為了使解釋更具說服力,附錄中亦使用各種數據來證明美國高等教育的風雲變化。柴爾德瑞斯以其親身經驗出發,對高等教育的前因後果提出細緻分析與批判,最終宗旨仍在於重新尋回大學的真正價值。對於仍在學術之路上匍匐前進的研究生們,他則是提供了最實用的生存之道。

    │本書特色│

    作者對於想要攻讀博士或渴望在大學尋覓教職者提出了珍貴的建言,也對美國大學的崩壞問題做出精闢而詳細的診斷,是有心從事學術研究者必讀之書。

    作者簡介

    赫伯‧柴爾德瑞斯Herb Childress
    生於美國密西根州,建築學博士。二〇一三年前曾於波士頓建築學院擔任研究與評估主任(dean of research and assessment),更早是在杜克大學擔任梅隆講師(Mellon Lecturing Fellow)與寫作中心副主任。柴爾德瑞斯現專事寫作,並且是Teleidoscope Groups公司的合夥人,這是一家以民族誌研究方法提供諮詢的顧問公司。著有《博士字典:你不知道(但應該知道)的博士與教授生活》(The PhDictionary: A Glossary of Things You Don’t Know〔but should〕about Doctoral and Faculty Life),《兼任下流:流浪博士何處去?直擊高教崩壞現場,揭發兼任教師血汗、低薪、難以翻身的真相,從美國經驗反思大學院校公司化、教師商品化的巨大影響》(The Adjunct Underclass: How America’s Colleges Betrayed Their Faculty, Their Students, and Their Mission)。

    譯者簡介

    李宗義
    畢業於政治大學英語系、東亞所,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現為安徽大學社會與政治學院副教授,近年關注災難中的政府與災民的決策,翻譯的作品包括《叛離、抗議與忠誠》(商周)等近二十本。

    許雅淑
    畢業於台大圖資系、清華大學社會所,清華大學社會所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社會學、文化社會學、金融、文化財富等,翻譯作品包括《窮人的經濟學》等書。

    媒體推薦

    │各界推薦│

    《兼任下流》是對美國高等教育的心碎控訴。在本書的結語中,柴爾德瑞斯回憶起自己無法找到永久教職的記憶……(他)悔恨於自己的失敗,但他不該如此。這次失敗讓他得以自由地真實寫出少有他人看見的不正義。——《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柴爾德瑞斯指稱,高等教育的生態系統被數百萬個錯誤的決定所摧毀,雖然會有許多人不同意他對這場災難誕生原因的看法,但閱讀本書讓我們得以投入一種連連看以及關係修補的過程,這是作者敦促我們所進行的。這樣一來,我們可能可以重新恢復高等教育的生態系統,並消除「兼任下流」這個階級。——《美國大學教授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兼任下流》是一本全面且必要的作品。柴爾德瑞斯帶著真正的熱情所寫,即使如此,文字還是沉著冷靜:一直讀到最後,我才意識到他也一直受到自己描寫的那個體系所折磨。他完全可以憤怒,也可以悲傷,而他也沒有壓抑自己的情感。透過作者所檢視的學院,一切如實呈現。《兼任下流》豐富且清楚地說出,我們現在做的完全沒用。從如實的分析到內心的感觸,最後得出具人道關懷的結論,本書帶著我們看清事實,並且走向正確的道路。
    ——李歐納‧卡蘇托(Leonard Cassuto),《一團亂的研究所:原因與解方》(Graduate School Mess: What Caused It and How We Can Fix It)作者

    這絕對是本精彩之作。從某層面來說,作者從批判的角度分析目前美國高等教育生態中約聘老師受到的剝削。但我這樣的描述是太過和緩、過於公正且太過平實了,無法傳達出本書是多麼有力量。作者的寫作處處流露出睿智、風趣、憤怒與挖苦。他讓讀者瞭解、讓讀者投入、讓讀者憤怒、也讓讀者開心、讓讀者捨不得把書放下,從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前言一路讀到動人的結語。
    ——大衛‧拉巴里(David F. Labaree),《完美的亂象:美國高等教育的絕地突起》(A Perfect Mess: The Unlikely Ascendancy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作者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17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