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的身體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遠不知道打開後裡面會是什麼。
這本書是專門介紹鳥類骨骼的標本圖鑑,收錄145種完整組裝的鳥類骨架,同時附上姿勢相近的活體照片供讀者比對。
五顏六色的蔬食,交織出餐桌上繽紛的浪漫饗宴。 摘一顆番茄、咬一口香蕉、嚐一塊酪梨,一窺植物性學的萬花筒! 你知道花朵裡藏有性的數字密碼?甜菜種子是遠距戀愛高手? 工業化農業生產偷走了香蕉的性,害香蕉只能無性過一生? 酪梨的性生活靠機緣,故事就像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一樣動人。 性與食物緊密交織,最...
為了捕食與保命,牠們玩的是「終極版躲貓貓」! 令人驚嘆的生存與捕食技巧, 在輕鬆有趣的閱讀中認識動物界的奇門遁甲。 快來試試你的眼力,你會發現更多大自然的驚喜與奧祕。
從浣熊小屋到亞馬遜的咖啡農場, 從後院花圃到印度喀拉拉邦的香料之路, 本書將帶給你一場知識、冒險以及驚奇的饗宴。
小心有毒?! 卸下防備(牠們又不會從書裡跳出來咬你)、拋開恐懼(這些生物遠比你以為的有趣) 全面扭轉你對有毒動物或毒液刻板看法的一本書
想守護生物多樣性,就得先全盤了解它究竟是什麼? 一本由英國皇家植物園科學主任撰寫的人文科普書, 結合充滿啟發性的故事和最新科學研究,為我們展示生物多樣性的奇蹟!
人類的過去,與鳥緊密相依 鳥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 倫敦塔渡鴉、飛鴿傳書、感恩節火雞、達爾文雀、納粹黨之鷹…… 看鳥類如何影響文明進程,甚至改變世界!
你可知道…… 植物能透過化學信號傳遞資訊,相互交流,並且辨識敵友。 植物根部自成網絡系統,每條根彼此溝通時,不完全沿植物內部傳遞。 為求成功授粉,蜂蘭花朵的擬態能力,可不遜於變色龍和竹節蟲。 如果說「擁有智能」的意思,是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麼,植物解決問題的能力,肯...
BBC英國廣播公司 × 英國皇家植物園 聯手呈現250年植物學大觀 百幅珍貴圖片與原始手稿首度披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嚴新富博士 專文推薦 1759 年皇家植物園成立,宣示大英帝國領導全世界科學發展的決心,隨著日不落國在世界建立殖民地,探險家也帶回許多標本資料,遂使英國在植物...
面對「人類世」 潛入深度時間,見證大自然的冰與火之歌! 邀你沉浸閱讀、一瞬穿越時空 走進地球46億年創造、滅絕、再創造的生命劇場 預見未來10億年生命圖景!
在久遠得難以想像的時代, 一顆古樹的種子是如何在這片土地萌芽、紮根? 爾後又得拿出什麼樣的本領, 才能泅泳過時間的長河,長成近乎永恆的生命? 橫跨環境生態學、樹齡學、地理學、人類學、人類史等領域, 一場時間跨度長達數千、數萬年,追尋古樹的時空旅行。
你或許會認為,孔雀的華美尾巴是演化的成就, 若純粹從美學觀點來看,確實如此。 但如果是一隻有自省能力的孔雀,恐怕就無法對此有認同的熱情…… ★怪誕又令人腦洞大開的演化案例與BUG★ 如果有什麼能囊括一切的說法, 那就是演化並非朝著哪個方向前進。 相反地,天擇漫無方向、被動且不講道德, 而且有可能...
▶香草、香料知識全方位收錄:除了帶你認識香草、香料的基礎知識,還會告訴你常見的料理手法、保存技巧,甚至是每一種香草、香料的獨特風味! ▶來一場香草與香料的飲食文化之旅:從香草、香料的歷史發展脈絡開始,一窺它們如何扮演人們生活中的關鍵角色,並透過背後的文化與軼事,讓你在品嚐香草、香料的同時,也能...
鳥的身體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遠不知道打開後裡面會是什麼。
骨字旁加個豊寫作「體」。骨頭加上豐富(豊)的肉,就成了身體;從身體去除掉肉,則會成為骨頭。這個傑出的文字,成功掌握了脊椎動物的結構。
包含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都是由骨骼支撐而活著。假如沒有骨骼,哪怕想站也沒法子。少了骨骼,大力水手卜派救不了奧莉薇,湯姆.克魯斯無法飛簷走壁,只會徒剩躺在沙發上看電影的不起眼能耐。這種沙發馬鈴薯(couch potato)的慵懶生活也不是不好,但再怎麼說骨骼都是舉足輕重。
在四億多年前,當我們祖先還待在海裡的那陣子,體內就已經形成骨頭了。據信當時進化出的骨頭,是用來當成鈣元素的儲藏庫,其後才漸漸有了支撐身體的能耐。
正因為骨骼撐起身體,魚類才能朝兩生類發展,以至於邁向陸地。後來羊膜動物出現,進化一路寫下新頁,爬蟲類發展出了恐龍,恐龍發展出了鳥類。脊椎動物之所以得以踏遍世界的各個角落,骨骼正是最大功臣。
而說到鳥類的特徵,自然就是能在空中飛翔。由羽毛組成的翅膀,使牠們能夠飛行。在現生動物之列,唯獨鳥類擁有羽毛這項獨特的器官。
也有人會說,鳥的特徵就是那美麗的羽毛外衣。藍色的白腹琉璃、紅色的日本歌鴝、奢侈地披掛彩色的八色鳥,那多彩多姿的奧妙色彩,都是由羽毛妝點而成。
如同前述,生物是從遙遠祖先的身上繼承了骨頭,無論水滴魚、青蛙,甚至美國的傳說生物多佛惡魔,全部都有著骨頭。在這一點上,骨頭算是脊椎動物普遍擁有的器官。另一方面,羽毛卻是僅鳥獨有。我們甚至可以說,鳥之所以像鳥,就是因為有著羽毛這項特徵。
這樣說起來,談到鳥就會想到羽毛。拜此所賜,鳥兒總是只有外觀備受矚目。過去我自己確實曾在各式各樣的場合,談論過羽毛讓翅膀進化的奧妙和魅力。但在鳥類圖鑑裡頭,卻總是只有外觀受到關注,人們根本忘了裡頭還有骨骼。
不過,小學的老師跟李奧納多.達文西都曾說過,不能從表面判斷事物。羽毛、肌肉和內臟等,說穿了都是易逝之物。只要還活著,代謝就會使形狀產生日日年年的改變;死去後則會受到分解,轉瞬間消失殆盡,實在短暫又無常。
然而骨頭可就不同了。骨頭一旦成形,便是堅實牢固、穩定至極。哪管軟組織會逐漸腐爛,骨頭就算過了1億年、2億年,也能夠依然如故。
想要認識鳥類,聚焦於鳥所獨有的羽毛這項特徵,將是一條捷徑。不過,關注「骨頭」這項其他脊椎動物亦共同擁有的平凡素材,從普遍中尋出鳥之所以為鳥的因素,也是一種不錯的見地。
所以說,希望大家能在此暫且忘掉鳥兒那脆弱至極而不穩定的外觀,將焦點放在骨頭上。骨頭是由磷酸鈣所組成的器官,負責支撐鳥兒的身體。這一點其他脊椎動物也是一樣。但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是,鳥必須在空中飛翔。
在地面生活的動物,大可逍遙自在地坐擁堅實的骨骼。畢竟地面會幫忙撐住一切,只要別碰到陷阱,就算有些許重量,也不會往下陷落。不容易骨折的牢靠骨骼,對生存想必相當有利。
不過,鳥兒就沒辦法這樣了。鳥的骨頭必須兼顧相互矛盾的兩樣目的:撐住身體的穩固性,以及飛行所需的輕盈性。為此,鳥兒才一路進化出了運動員型的骨骼,能夠維持住運動所需最小限度的結構,同時去蕪存菁直到極限。一言以蔽之,鳥的骨頭盡在「機能美」。
這本書是專門介紹鳥類骨骼的標本圖鑑,收錄145種完整組裝的鳥類骨架,同時附上姿勢相近的活體照片供讀者比對。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