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
植物能透過化學信號傳遞資訊,相互交流,並且辨識敵友。
植物根部自成網絡系統,每條根彼此溝通時,不完全沿植物內部傳遞。
為求成功授粉,蜂蘭花朵的擬態能力,可不遜於變色龍和竹節蟲。
如果說「擁有智能」的意思,是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麼,植物解決問題的能力,肯定遠高過你我的理解與想像。
小心有毒?! 卸下防備(牠們又不會從書裡跳出來咬你)、拋開恐懼(這些生物遠比你以為的有趣) 全面扭轉你對有毒動物或毒液刻板看法的一本書
五顏六色的蔬食,交織出餐桌上繽紛的浪漫饗宴。 摘一顆番茄、咬一口香蕉、嚐一塊酪梨,一窺植物性學的萬花筒! 你知道花朵裡藏有性的數字密碼?甜菜種子是遠距戀愛高手? 工業化農業生產偷走了香蕉的性,害香蕉只能無性過一生? 酪梨的性生活靠機緣,故事就像電影《當哈利遇上莎莉》一樣動人。 性與食物緊密交織,最...
為了捕食與保命,牠們玩的是「終極版躲貓貓」! 令人驚嘆的生存與捕食技巧, 在輕鬆有趣的閱讀中認識動物界的奇門遁甲。 快來試試你的眼力,你會發現更多大自然的驚喜與奧祕。
從浣熊小屋到亞馬遜的咖啡農場, 從後院花圃到印度喀拉拉邦的香料之路, 本書將帶給你一場知識、冒險以及驚奇的饗宴。
鳥的身體就像一盒巧克力。 你永遠不知道打開後裡面會是什麼。 這本書是專門介紹鳥類骨骼的標本圖鑑,收錄145種完整組裝的鳥類骨架,同時附上姿勢相近的活體照片供讀者比對。
想守護生物多樣性,就得先全盤了解它究竟是什麼? 一本由英國皇家植物園科學主任撰寫的人文科普書, 結合充滿啟發性的故事和最新科學研究,為我們展示生物多樣性的奇蹟!
人類的過去,與鳥緊密相依 鳥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 倫敦塔渡鴉、飛鴿傳書、感恩節火雞、達爾文雀、納粹黨之鷹…… 看鳥類如何影響文明進程,甚至改變世界!
BBC英國廣播公司 × 英國皇家植物園 聯手呈現250年植物學大觀 百幅珍貴圖片與原始手稿首度披露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嚴新富博士 專文推薦 1759 年皇家植物園成立,宣示大英帝國領導全世界科學發展的決心,隨著日不落國在世界建立殖民地,探險家也帶回許多標本資料,遂使英國在植物...
面對「人類世」 潛入深度時間,見證大自然的冰與火之歌! 邀你沉浸閱讀、一瞬穿越時空 走進地球46億年創造、滅絕、再創造的生命劇場 預見未來10億年生命圖景!
在久遠得難以想像的時代, 一顆古樹的種子是如何在這片土地萌芽、紮根? 爾後又得拿出什麼樣的本領, 才能泅泳過時間的長河,長成近乎永恆的生命? 橫跨環境生態學、樹齡學、地理學、人類學、人類史等領域, 一場時間跨度長達數千、數萬年,追尋古樹的時空旅行。
你或許會認為,孔雀的華美尾巴是演化的成就, 若純粹從美學觀點來看,確實如此。 但如果是一隻有自省能力的孔雀,恐怕就無法對此有認同的熱情…… ★怪誕又令人腦洞大開的演化案例與BUG★ 如果有什麼能囊括一切的說法, 那就是演化並非朝著哪個方向前進。 相反地,天擇漫無方向、被動且不講道德, 而且有可能...
究竟昆蟲用怎樣高明的手法,讓牠的獵物保有生命力,甚至連蝶翅上精細的彩色鱗片都絲毫不損?是靠後天的苦練或是本能無意識的啟發?且看法布爾如何用實驗與推理解開謎團!本書主要以各種蜂類為觀察對象,生動細膩的描繪蜂的狩獵方法、方向感、築巢方法等,探討昆蟲的本能問題,法布爾對昆蟲本能的主要觀點,在本書中有精彩的...
自然植物+神話傳說+實用知識 101種花草木果的自然知識與傳奇故事 為你揭開被遺忘的傳奇世界 蘋果代表永生不朽、橄欖象徵安全與和平,杏仁樹是由心碎的公主化身而成,蘆薈則是天神留給鱷魚的警告…… 本書精選101則與花草木相關的動人故事,搭配超過一百幀精美圖片和實用小知識,引領你和神話傳...
★出版至今長據亞馬遜網路書店自然書寫類/植物學類/生態學類 第一名 ★榮獲2014年美國自然文學指標性獎項 Sigurd F. Olson自然寫作獎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暢銷書,亞馬遜網路書店全5星、破萬則高度評價 ★原住民植物學家兼詩人作家基默爾,繼《三千分之一的森林》後,結合植物學、人類誌和自...
▶香草、香料知識全方位收錄:除了帶你認識香草、香料的基礎知識,還會告訴你常見的料理手法、保存技巧,甚至是每一種香草、香料的獨特風味! ▶來一場香草與香料的飲食文化之旅:從香草、香料的歷史發展脈絡開始,一窺它們如何扮演人們生活中的關鍵角色,並透過背後的文化與軼事,讓你在品嚐香草、香料的同時,也能...
你可知道……
植物能透過化學信號傳遞資訊,相互交流,並且辨識敵友。
植物根部自成網絡系統,每條根彼此溝通時,不完全沿植物內部傳遞。
為求成功授粉,蜂蘭花朵的擬態能力,可不遜於變色龍和竹節蟲。
如果說「擁有智能」的意思,是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麼,植物解決問題的能力,肯定遠高過你我的理解與想像。
植物有智能嗎?是否能夠解決問題、相互(也對外部)溝通、對於周遭環境有一定的認知?或者植物是被動的,無法有獨立的行為的呢?關於這個問題,哲學家跟科學家從古希臘時期就開始思索了,當時的人們認為植物不會思考,是惰性的、沉默的、幾乎連動也不會動的存在,在整個生物的譜系中,就像是二等公民一樣的。然而,過去五十年,這樣的想法被推翻了,植物非凡的能力以及內在的複雜多變,讓人驚歎不已。
在《植物比你想的更聰明》中,司特凡諾・曼庫索這位植物神經學領域的頂尖科學家,提供了我們理解植物世界的全新視角。從相關的歷史觀點以及科學研究,作者認為我們基於文化偏見與人類的傲慢,總是低估了植物的能力。
我們擁有五官,植物也有,只是不像我們一樣集中在某個器官罷了。植物看得見,能夠感受到光,如果想要長得更快,自然會朝著向陽的地方,如果植物感受到威脅,也會縮在陰暗的地帶。植物聞得到味道,可以捕捉到揮發性有機物或是生物性揮發有機化合物(一般認為這兩者是產生氣味的物質)。植物可以探測土壤,並找出需要的維生元素,就像動物找尋食物一樣。植物也能感受到觸覺(想想含羞草就知道了),並且可以聽到聲音,能夠依據音波的震動,決定發芽和成長的程度。植物能夠處理資訊,記憶、睡覺,並且發送訊息給其他的存在,比我們以前所認知的,聰明得太多太多了。
而植物所擁有的頂尖智慧,有很多值得人類去學習。從網絡的建立,到新型機器人的發明,以及各種人造物質都包括在內。
本書作者司特凡諾・曼庫索是植物神經生物學研究的創始者,從遺傳學到分子、細胞和生態群落等方面,探討各層級生物組織中的信號和通訊。根據研究,植物在五感之外,至少還有十五種感覺機能,可以感受並計算地心引力、電磁場、濕度等等。書中提供了植物學研究的重要資訊,以及理解植物的全新方向,我們將驚歎於這些沉默的夥伴所展現的非凡智慧。
作者簡介
司特凡諾・曼庫索Stefano Mancuso
於佛羅倫斯大學任教,是植物神經生物學(LINV)研究的創始者。2015年4月,曼庫索和他的研究團隊以「Jellyfish Barge」研究,榮獲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Ideas For Change」獎(UNECE Ideas for Change Award)。
官方網站:http://www.pnat.net
阿歷珊德拉・維歐拉Alessandra Viola
科學記者、紀錄片作家和電視編劇。
譯者簡介
謝孟宗
東海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碩士。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臺北文學獎等多種創作、翻譯獎項。譯有《偶然的宇宙》、《雙人舞:艾倫‧萊特曼科學散文選》、《大驅離:揭露二十一世紀全球經濟的殘酷真相》、《我所嚮往的生活:亨利‧梭羅的公民不服從和他的政治書寫》(合譯)等書。
譯者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kafka17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