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傷痕在說話
0 篇書評

聽,傷痕在說話

呂立的兒少保護醫療現場紀實,守護受虐兒,重拾家的力量

12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4/0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9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051980
  • eISBN: 9786263052192
  • 字數: 83,445
紙本書定價:NT$ 400
電子書售價:NT$ 28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看到一次次被救回的孩子,最後來到醫院卻還是被打死,
我認為,保護兒童不只是醫生能做,你同樣能盡一份力!
∼呂立醫師∼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5-01-22
    電子書: NT$ 273

    美國上流家庭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為什麼有錢人都生三胎? 耶魯畢業的富家女為什麼選擇當全職媽媽? 每小時一萬六千元的親子課程在上什麼?  ──問他們的保母就知道! ★房慧真、鄧九雲 誠摯推薦

  • 電子書: NT$ 224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 電子書: NT$ 462

    「我靠這本書重新再活了一次!」 ★網友按讚淚推 當當網5顆星好評★ 從業20多年,心理學者武志紅幫助數百萬人活出自我的又一重磅巨作! 你將重新認知自我、擺脫情感操控、建立清晰邊界、成就更自信的自己。 百萬暢銷書作者繼《為何家會傷人》後再一經典 ——如何從自戀走到自信、活出真正的自我—— \ 第1...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 震驚全日本!兒少司法史上的重大案件 ◢◤◢◤ ◥◣◥◣ 12歲的被害人,11歲的殺人兇手 ◢◤◢◤ 一樁令人措手不及的校園悲劇發生之後,所有倉皇困惑的大人如何繼續生活下去 二○○四年六月一日,日本長崎佐世保市的郊區, 全校只有一百八十七名學生的大久保小學, 六年級的御手洗怜美...

  • 特價 電子書: NT$ 213

    我是一個精神專科醫師, 特別的是,我專門傾聽那些彩虹病人的苦惱。 對他們來說,彩虹是一個繽紛的祝福,卻也是深受痛苦的詛咒……

  • 電子書: NT$ 245

    內容簡介: 「我的存在是不是一個錯誤?」 孩子究竟多麼絕望,才會如此自我責問…… 要梳理清楚孩子的狀況, 源頭往往必須溯及大人。 / 兒心科醫師想說: 一個孩子破碎,是傷痕疊加,壓力積累; 修復之路也需要伴著孩子和家庭,一步一步地走, 無論前進或後退,每一小步的鬆動...

  • 電子書: NT$ 315

      當前全球的監獄系統普遍面臨著各種挑戰,包括人權問題、過度擁擠、缺乏醫療保健等等。然而,這些問題的影響對囚犯和監獄工作人員同樣巨大,而尤薩夫這位在監獄中照顧所有人健康的監獄醫生,就在這鐵幕圍牆之中,親眼見證了無數由此而生的悲劇與問題。

  • 電子書: NT$ 175

    本書是國際知名的家庭治療師李維榕博士近年新作,面對不同家庭的奇疾怪症,但看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如何讓他們各歸各位,療疾不如療心,走出家庭的生天。

  • 特價 電子書: NT$ 333

    ★當代英國知名兒童心理治療師與精神分析師瑪格麗特.羅斯汀,畢生工作與研究的結晶 ★整合臨床實務、理論和研究:植根於羅斯汀在英國國民保健署和塔維斯托克診所超過五十年的工作經驗和研究。 ★強調社會與政治因素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塔維斯托克診所的患者包羅萬象,有助於說明社會和政治因素如何影響心理發展。...

  • 特價 電子書: NT$ 228

    【日本熱銷破50萬本!!】 兒童精神科醫師、少年院法務技官,揭露犯罪少年的真相── 從教育、司法、社會,乃至我們每個人, 如何一步步將需要協助的孩子推往地獄?

  • 特價 電子書: NT$ 320

    ★Amazon編輯精選最佳非小說類選書,讀者4.5星著迷推薦 ★下載次數突破5,500萬!知名犯罪實錄Podcast節目《Cults》改編,更加深入邪教信仰的駭人內幕   「令人不寒而慄……本書深刻探討了人們被邪教吸引的原因,以及邪教領袖的心理。」——《出版者週刊》   曼森家族聽命犯...

  • 特價 電子書: NT$ 226

    本書是家族治療師賴杞豐多年治療、教學歷程的真誠分享,每個故事都標記著華人家庭的關鍵字:掌控、權威、以愛為名、義務、父母期望、失去自我…… 賴杞豐從童年痛絕的傷中走出來,陪伴受傷的人找回自己,還有與家人的愛。

  • 電子書: NT$ 245

    年輕人,你是灰姑娘、青鳥,還是魔鏡!還有,巫婆也曾經是公主!? 夢與童話都是內心的投射,只要看懂暗示,每個人自會找到出路。 透過23篇個案故事,從童話、夢境乃至繪畫創作,抽絲剝繭隱喻的幽微線索,復原人生的幸福。

  • 特價 電子書: NT$ 268

    我想要把自己的所學傳遞下去,而且,愈快愈好。──歐文‧亞隆,71歲   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年屆七旬時,有感於年歲增長,開始希望把多年專業生涯淬煉出來的智慧分享給後輩。   亞隆特別關注人生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死亡、孤獨、人生的意義,以及自由與責任。讓人們內心痛苦的,不只是童年創傷、壓抑本能...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家族治療是一種藝術。每一個治療師,都要面對三個問題的挑戰:如何更有技巧來掌握家族治療的藝術?如何發揮自己的能力和特色,創造自己的治療風格?如何催化個案家庭有更好的溝通,促動家人們彼此了解、一起成長?   身為家族治療師,最夢寐以求的就是有大師在旁督導,指點迷津。而薩爾瓦多.米紐慶絕對是家族...

  • 出版日期:2024-04-01
    特價 電子書: NT$ 341

    為什麼家庭會把我們逼瘋? 為什麼有些家庭在逆境中能茁壯成長,有些卻支離破碎? 家庭如何共同度過艱難的過渡期?

  • 出版日期:2012-10-01
    電子書: NT$ 196

    教好孩子其實很簡單?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婚外情過後,夫妻如何收拾殘局? 為什麼有些夫婦成為歷久不變的有情人,有些卻把對方當箭靶? 李維榕博士多年往返歐美、亞洲各地從事家庭治療工作,對於東西方的家庭和文化有獨到而深刻的見……

  • 詳細資訊

      「是爸爸打的,可是你不要怪爸爸喔!是因為我不乖,他才會拿『愛的小手』打我」---5歲男孩陽光笑臉下的遍體麟傷。
      「為什麼媽媽不救我?」---被媽媽同居人浸燙的9歲男孩,在病房內冰封了對媽媽的愛。
      「欸!老師,我被性侵了。」--智能障礙生說不出清楚的求救聲。
      「我不想死掉,為什麼媽媽要抱我從橋上跳下去?」攜子自殺而倖存的孩子被迫一瞬間長大。
      「我的孩子只是感染病毒。」3歲白血病男孩因著媽媽抗拒化療而在家中死在媽媽眼前。
      「石頭夠熱才能把毒氣逼出來。」迷信另類熱療法的媽媽把孩子的肉都燙焦了。
      「我想活下去,為什麼媽媽不讓我接受治療?」17歲白血病少年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真實版。

      呂立,除了是台灣友善兒童醫療之父,也是兒少保護醫療的關鍵推手,曾獲紫絲帶楷模獎,他努力救受虐兒的命,更想醫治他們的恐懼!

      25個受虐兒身與心的紀實故事,如同揭開了潘朵拉的盒子,
      每個故事的背後,都是一個生命教育的思索、一個社會議題的探究、一個制度疏漏的反思。

      17歲白血病少年求生意志堅強,卻苦於沒有醫療自主權,被迫與反對他治療的媽媽對抗,因而母子絕裂,這個故事承裝的是生命權與親權孰輕孰重的思考,更撞擊了現行的法律制度。

      由呂立來述說這一個個看似生命悲歌的故事,沒有天問式的悲情吶喊,而是以他獨有的醫者仁心,用理性客觀,卻又不失人性溫暖的帶領讀者同理施虐者的心理狀態、處境,以及所有兒少保護工作人員所面臨的掙扎與困難。

      這本書提醒所有讀者,兒虐的可怕之處不僅是孩子身體上的傷痕,還有對孩子未來造成的扭曲與影響。作者試圖喚起你我人性的光輝,提醒大家還能夠做些什麼,而不是急著責怪什麼。

      透過本書,讀者看到的不只是一個個令人揪心的故事,還有許多相關兒虐的知識,比如疏忽、生命權等概念,讓讀者能更加理解兒少保護需要重視的各種層面。不僅如此,作者也提供了許多相對應的解決方式,讓讀者在心情沉重之餘,也能對未來有光明的期待。

      身處20年兒少保護現場,呂立醫師最真心的呼籲與建言~~

      ◎兩聲清脆的巴掌聲在警察局內響起,隨之引爆的是一陣怒斥:「又當小偷!講都講不聽!看我把你手打斷!」

      →台灣多年來透過倡議、立法推動「校園零體罰」,那麼,在學校不能打小孩,為什麼在家裡就可以?老師不能打,為什麼家長就可以?
      
      ◎「我們常聽到照顧者說『我保證不會再打小孩』,但他自己可能從小被打到大,只會這一招,沒有學過、看過別的正向教養方式,如果無法積極幫忙這樣的家庭,誰能保證沒有下一次?」

      →藉由社工,鄰里街坊的關心與協助,我們才有機會打開門,讓照顧者知道,他們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來照顧、教養孩子。

      ◎「小孩反覆受傷,卻找不到可歸責的對象,真是件讓人沮喪的事。司法上的證據要求很嚴謹,只是從醫師的立場,我會覺得,醫學影像傳遞出的資訊其實很強烈,沒有那麼薄弱。」

      →台灣受虐致死的兒童數量與施虐者被起訴案件量相較不成比例,我們的司法就像是受虐兒的上衣,隱藏在衣服內的受虐兒不知凡幾,但有誰能掀開上衣,檢視司法通報、偵辦體系的問題呢?

      ◎「『因注意而未注意』或『應就醫而未就醫』,在我看來都屬於『疏忽』型態的兒虐事件,而找出『疏忽』的個案是為了幫助有需要的孩子與家庭,並不是為了責難照顧者。」

      →瑞士專業育兒指導員主動進入家戶關心的制度是「同村共養」的概念,而且是政府把專業人士送給媽媽,成為大家的「媽媽友」。


    作者簡介

    呂立

      身為台大醫院兒少保護醫療中心主任,呂立有台灣兒童友善醫療之父美譽,參與打造台大兒童醫院醫療人文的軟硬體,引進兒童醫療輔導、表達性藝術治療、紅鼻子醫生。

      二十多年前成為兒科主治醫師時,呂立選擇了資源少、壓力大、又「不賺錢」的兒童加護病房,和他困頓的成長歲月有關。但正因為這一段歷程,讓他更能共感重症兒童和家長的痛苦與匱乏。

      為了讓受虐兒獲得更全面的健康照顧,在醫院支持下,率先成立「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號召各領域醫療專家共同為兒少保護個案的孩子們提供身心評估與照顧,並串聯兒少保護網絡夥伴,一起踏上努力減少兒少不當對待的旅途。更因在兒少保護工作領域榮獲紫絲帶楷模獎,被封為受虐兒童的醫療守護神。

    媒體推薦

    名人推薦

      ▌感動推薦 ▌
      隋棠(知名演員)
      夏嘉璐 (主播、主持人)
      台灣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

      ▌真誠推薦 ▌
      張秀鴛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
      林志嘉 (兒童福利聯盟董事長)
      白麗芳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
      家扶基金會
      蘇巧慧 (立法委員、水獺媽媽巧巧話節目主持人)
      王婉諭 (立法委員)

      ▌專業推薦 ▌
      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
      黃立民(台大兒童醫院院長)
      黃璟隆(新北巿立土城醫院院長兼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兒少保護中心公益計畫主持人)
      吳美環(台大醫學院特聘教授)
      夏紹軒(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兒童加護病房主任、衛福部推動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計畫主持人)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小劉醫師(外科)
      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

       ▌好評推薦 ▌
      哇賽心理學
      孫明儀(社工師、嬰幼兒心智健康治療師)
      郭葉珍(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與家庭教育學系副教授)
      賴芳玉(家事法知名律師)
      黃致豪(執業律師/司法心理學研究者)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76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