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兒少精神科醫師與他陪伴的風雨家庭
0 篇書評

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兒少精神科醫師與他陪伴的風雨家庭

15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3/07/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09.7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4063710
  • eISBN: 9789864063734
  • 字數: 74,301
紙本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定價:NT$ 350
電子書售價:NT$ 245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內容簡介:

「我的存在是不是一個錯誤?」
孩子究竟多麼絕望,才會如此自我責問……

要梳理清楚孩子的狀況,
源頭往往必須溯及大人。



兒心科醫師想說:
一個孩子破碎,是傷痕疊加,壓力積累;
修復之路也需要伴著孩子和家庭,一步一步地走,
無論前進或後退,每一小步的鬆動都是進步。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30

    每一次跌進情緒裡,都是提取答案的機會 你需要的安慰、靈感與答案,都在遺書裡得到解答 寫給自己的禮物:揮別執念,整頓情緒,像一種靜心,傾聽內境的聲音。 寫給親友的心意:從感謝開始,清理與拾起遺忘的情分,讓愛再度流動。

  • 特價 電子書: NT$ 226

    本書是家族治療師賴杞豐多年治療、教學歷程的真誠分享,每個故事都標記著華人家庭的關鍵字:掌控、權威、以愛為名、義務、父母期望、失去自我…… 賴杞豐從童年痛絕的傷中走出來,陪伴受傷的人找回自己,還有與家人的愛。

  • 電子書: NT$ 224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 電子書: NT$ 280

    看到一次次被救回的孩子,最後來到醫院卻還是被打死, 我認為,保護兒童不只是醫生能做,你同樣能盡一份力! ∼呂立醫師∼

  • 電子書: NT$ 245

    年輕人,你是灰姑娘、青鳥,還是魔鏡!還有,巫婆也曾經是公主!? 夢與童話都是內心的投射,只要看懂暗示,每個人自會找到出路。 透過23篇個案故事,從童話、夢境乃至繪畫創作,抽絲剝繭隱喻的幽微線索,復原人生的幸福。

  • 特價 電子書: NT$ 268

    我想要把自己的所學傳遞下去,而且,愈快愈好。──歐文‧亞隆,71歲   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年屆七旬時,有感於年歲增長,開始希望把多年專業生涯淬煉出來的智慧分享給後輩。   亞隆特別關注人生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死亡、孤獨、人生的意義,以及自由與責任。讓人們內心痛苦的,不只是童年創傷、壓抑本能...

  • 特價 電子書: NT$ 250

      家族治療是一種藝術。每一個治療師,都要面對三個問題的挑戰:如何更有技巧來掌握家族治療的藝術?如何發揮自己的能力和特色,創造自己的治療風格?如何催化個案家庭有更好的溝通,促動家人們彼此了解、一起成長?   身為家族治療師,最夢寐以求的就是有大師在旁督導,指點迷津。而薩爾瓦多.米紐慶絕對是家族...

  • 出版日期:2024-04-01
    特價 電子書: NT$ 341

    為什麼家庭會把我們逼瘋? 為什麼有些家庭在逆境中能茁壯成長,有些卻支離破碎? 家庭如何共同度過艱難的過渡期?

  • 特價 電子書: NT$ 333

    ★當代英國知名兒童心理治療師與精神分析師瑪格麗特.羅斯汀,畢生工作與研究的結晶 ★整合臨床實務、理論和研究:植根於羅斯汀在英國國民保健署和塔維斯托克診所超過五十年的工作經驗和研究。 ★強調社會與政治因素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塔維斯托克診所的患者包羅萬象,有助於說明社會和政治因素如何影響心理發展。...

  • 電子書: NT$ 175

    本書是國際知名的家庭治療師李維榕博士近年新作,面對不同家庭的奇疾怪症,但看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如何讓他們各歸各位,療疾不如療心,走出家庭的生天。

  • 出版日期:2012-10-01
    電子書: NT$ 196

    教好孩子其實很簡單?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婚外情過後,夫妻如何收拾殘局? 為什麼有些夫婦成為歷久不變的有情人,有些卻把對方當箭靶? 李維榕博士多年往返歐美、亞洲各地從事家庭治療工作,對於東西方的家庭和文化有獨到而深刻的見……

  • 詳細資訊

    「我的存在是不是一個錯誤?」
    孩子究竟多麼絕望,才會如此自我責問……

    要梳理清楚孩子的狀況,
    源頭往往必須溯及大人。



    兒心科醫師想說:
    一個孩子破碎,是傷痕疊加,壓力積累;
    修復之路也需要伴著孩子和家庭,一步一步地走,
    無論前進或後退,每一小步的鬆動都是進步。



    謝依婷醫師:「兒心醫師的服務對象一直都不只是小孩,還有疲憊挫折的爸爸媽媽、充滿疑惑的阿公阿嬤,甚至是需要支持、陪伴的學校老師和其他專業人員。」

    一位媽媽帶小男孩看診,因為孩子「想爸爸想到心痛」──其實真正心痛的是不甘丈夫離去的媽媽。
    夾在爭監護權、相互指責的父母之間,小女孩左右為難──才六歲的她,只能以沉默守護她的家。
    遭性騷擾的女孩強忍委屈,最終不堪壓力而崩潰──被母親質問「你為什麼不小心」,讓她自責都是自己的錯。
    高三少年嚴重失眠,爸媽卻只問「考試有沒有考好」──難道在爸媽眼中,只有考上頂大,他的存在才有意義?
    媽媽內疚帶孩子看診,害他被貼上過動標籤──但標籤從來不是診斷本身,而是光看到診斷,就對孩子下意識地負面評斷。

    愛是長大的養分,但成長環境中的傷,孩子亦默默地盡數承接、吸收了。
    在診間,叛逆少女無力地說:「能不能叫我爸媽別再吵架了?」家長指責拒學小孩:「廢物!不努力!」自殘的憂鬱女孩,媽媽生她時難產死亡,她被整個家視為罪人……謝醫師以行醫十年所見,描寫二十餘種親子困境的典型。但這些孩子不只出現在診間。這些孩子,就在我們身邊,是我們最心愛的寶貝。
    兒心科往往是門診大樓最後亮著的燈,這本書也彷彿一盞燈,為所有不安而無助的迷茫家庭,點亮修復及重建之光。

    本書特色:
    ●當孩子為了維持完美小孩形象,逼迫自己到崩潰,當回家只剩空蕩蕩的孤寂與不安,當家不再是避風港,反而變成施暴的魔王……還有哪裡,能讓孩子安心哭泣,不必再過度堅強地撐起自己?
    ●從少少一、兩次乃至持續數年的看診,兒少精神科診間的親子互動便是真實家庭關係的縮影。
    ●資深兒少精神科主治醫師謝依婷,繼前作《我們的孩子在呼救》探入孩子失序、難解背後,那顆很想被看見、被好好愛著的心,透過本書《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提醒我們:孩子需要的陪伴,是一種持之以恆的陪伴──「無論你的狀態好壞,我都願意在你身邊,支持你找到自己的平衡,以及屬於自己繼續生活下去的方式」。
    ●謝依婷醫師:「過去十年,我看了無數的孩子與他們的家庭,每個人、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在陪伴和看見的過程中,那些喜怒哀樂的情緒、那些互動的細膩轉折,漸漸地都滲透進我的生命裡,當我重新將之萃取、書寫出來,這本書中的故事便逐漸成形。這也是我對這個總是要以一.五倍速看短影片的時代做出的回應──希望透過閱讀的體驗,讓人放慢腳步,感受能夠停留,改變得以發生。」──摘於自序〈為向光的家庭點亮一盞燈〉
    ●蔡淇華老師:「我見過太多孩子,被父母親如刀劍的眼神傷害過,終生,無法痊癒。如同謝依婷醫師在《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兒少精神科醫師與他陪伴的風雨家庭》一書中所言:被認為有狀況的小孩,其實是家庭問題的照妖鏡。這本書呈現青少年的病徵,也爬梳問題背後的問題。期待關心下一代的每個人,都能翻閱這本書。讓我們一起從孩子淚水的來處,陪他們走向溫暖、有光的所在。」──摘於推薦序(蔡淇華◎台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作家)
    ●本書所舉之診間故事皆為揉合臨床經驗書寫創作,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作者簡介:  
    謝依婷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專科醫師)


    「人與人相遇是一種機緣巧合,能夠傾聽和幫助孩子,是身為兒心科醫師的使命和幸運,雖然不一定能幫上每一個孩子,但總是要盡力去做。」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畢。
    曾任成大醫院精神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系住院醫師、總醫師,兒童心智科代訓醫師。亦曾擔任衛福部心智障礙者精神醫療服務品質改善計畫雲嘉南區執行醫師。現服務於安平心寬診所。

    兒少精神科也稱為兒童心智科,主要是看十八歲以下的對象,這個領域的專科醫師在全台灣僅有三百位左右。通過精神科專科醫師考試後,需再接受額外一年的次專科訓練,通過考核,方能成為兒少精神科專科醫師。
    兒心科醫師在看診時,必須扮演多重角色,跟不同年齡層的病人對話。比如:與兩歲小小孩牙牙學語地對話,和國小孩子聊寶可夢機台,與青少年討論手遊和YouTuber。除此之外,也時常得扮演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翻譯」,安撫焦慮,疏通與重建親子溝通的小徑。

    以兒心醫師身分執業近十年,終於走出醫院,開始成為小鎮醫師。渴望兒心的專業和價值能得到重視,有更多人力和資源願意投入,最終為我們孩子的身心健康多一份守護的力量。

    媒體推薦

    攜手關心:
    ●專文推薦:蔡淇華(台中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作家)
    ●溫柔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心理特攻隊psy」粉絲團
    宋怡慧(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李旻珊(身心科醫師)
    周文君(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長庚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長庚大學兼任部定副教授/精神科部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
    張祐嘉(楊陽老師/資深英文補教老師)
    陳柏熹(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精神學科教授/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部一般精神科主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行為醫學研究所教授)
    廖泊喬(精神科醫師/《古人解憂療鬱帖》作者)
    蔡伯鑫(兒心科醫師/作家)
    蔡景宏(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
    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諮商心理師)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296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