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相遇:家族治療師的陪伴之旅

6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9/01/18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0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3571407
  • 字數: 102,133
紙本書定價:NT$ 380
電子書售價:NT$ 266
電子書特價:NT$ 22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本書是家族治療師賴杞豐多年治療、教學歷程的真誠分享,每個故事都標記著華人家庭的關鍵字:掌控、權威、以愛為名、義務、父母期望、失去自我……

賴杞豐從童年痛絕的傷中走出來,陪伴受傷的人找回自己,還有與家人的愛。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4-04-01
    特價 電子書: NT$ 341

    為什麼家庭會把我們逼瘋? 為什麼有些家庭在逆境中能茁壯成長,有些卻支離破碎? 家庭如何共同度過艱難的過渡期?

  • 電子書: NT$ 224

    這套書分成兩冊,內容包括八個家庭、十次會談,學習基模是依據維琴尼亞.薩提爾家族治療的體驗性訓練工作坊,呈現瑪莉亞.葛莫利現場工作的內涵,以及如何多元運用薩提爾模式為家庭工作。每次會談,先由治療師介紹自己與案主工作的重點;接著是瑪莉亞與家庭的會談;最後是小組討論的回饋、提問和瑪莉亞的教導。

  • 電子書: NT$ 266

    這套書分成兩冊,內容包括八個家庭、十次會談,學習基模是依據維琴尼亞.薩提爾家族治療的體驗性訓練工作坊,呈現瑪莉亞.葛莫利現場工作的內涵,以及如何多元運用薩提爾模式為家庭工作。每次會談,先由治療師介紹自己與案主工作的重點;接著是瑪莉亞與家庭的會談;最後是小組討論的回饋、提問和瑪莉亞的教導。

  • 電子書: NT$ 210

    第一本寫給青少年的諮商圖文書! 幽默風趣的專業心理醫生與青少年對話,針對問題和困擾,提供有效解方! ★集結現代人會遇上的心理健康問題,透過有趣的圖文達到諮商效果! ★幫助青少年與家長,輕鬆吸收心理學知識,解決身心困擾!

  • 電子書: NT$ 252

    拒學、繭居真的是一種病嗎?網路成癮、沉迷電玩真的沒藥救? 其實,逃避不可恥,這是生理正常的防衛機制,不要「搶救」──操之過急。 幫助這群人的最佳方法,不是學校、也不是父母, 本書有好多好多案例,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 電子書: NT$ 224

      老愛啃指甲、考試流手汗、上學肚子痛、上臺就口吃、分離焦慮、社群憂慮、別人被罵他卻哭、分組就想逃、不斷洗手的強迫行為……   {{焦慮,需要被懲罰嗎?}}   →焦慮無法完全消失,但學會辨識、彈性思考、適切表達,大人跟孩子都一定能與焦慮和平共處。   ◆◆◆   ●市面少見,專...

  • 電子書: NT$ 266

    ─────沒有完美的童年,一樣能擁抱美好的人生───── 傷口的背後一定都有一個等待被理解的原因 內在小孩6種需求X 6種情緒釋放X 5種自我價值重建X3種整合 這是屬於曾經受過傷的你我,應該好好面對自己的成長課, 讓傷口成為座標,為自己啟程,活出強大、自信、內在安穩的自己。

  • 電子書: NT$ 224

    「我都有在關心,這孩子什麼都不說啊!」 其實孩子什麼都說了,透過笑或不笑、哭或不哭,沉默、憤怒或自傷……

  • 電子書: NT$ 280

    看到一次次被救回的孩子,最後來到醫院卻還是被打死, 我認為,保護兒童不只是醫生能做,你同樣能盡一份力! ∼呂立醫師∼

  • 電子書: NT$ 245

    年輕人,你是灰姑娘、青鳥,還是魔鏡!還有,巫婆也曾經是公主!? 夢與童話都是內心的投射,只要看懂暗示,每個人自會找到出路。 透過23篇個案故事,從童話、夢境乃至繪畫創作,抽絲剝繭隱喻的幽微線索,復原人生的幸福。

  • 電子書: NT$ 245

    內容簡介: 「我的存在是不是一個錯誤?」 孩子究竟多麼絕望,才會如此自我責問…… 要梳理清楚孩子的狀況, 源頭往往必須溯及大人。 / 兒心科醫師想說: 一個孩子破碎,是傷痕疊加,壓力積累; 修復之路也需要伴著孩子和家庭,一步一步地走, 無論前進或後退,每一小步的鬆動...

  • 特價 電子書: NT$ 268

    我想要把自己的所學傳遞下去,而且,愈快愈好。──歐文‧亞隆,71歲   存在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年屆七旬時,有感於年歲增長,開始希望把多年專業生涯淬煉出來的智慧分享給後輩。   亞隆特別關注人生不得不面對的事實:死亡、孤獨、人生的意義,以及自由與責任。讓人們內心痛苦的,不只是童年創傷、壓抑本能...

  • 電子書: NT$ 175

    本書是國際知名的家庭治療師李維榕博士近年新作,面對不同家庭的奇疾怪症,但看經驗豐富的治療師如何讓他們各歸各位,療疾不如療心,走出家庭的生天。

  • 出版日期:2012-10-01
    電子書: NT$ 196

    教好孩子其實很簡單?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婚外情過後,夫妻如何收拾殘局? 為什麼有些夫婦成為歷久不變的有情人,有些卻把對方當箭靶? 李維榕博士多年往返歐美、亞洲各地從事家庭治療工作,對於東西方的家庭和文化有獨到而深刻的見……

  • 詳細資訊

    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許多角色。
    但若你沒有自己,就永遠只能活在角色裡。
    卸下所有角色後,你……認識自己嗎?

     

    ★高壓教養之下,她不被允許表達真正感受,學會了心口不一……
    ★以為是老公外遇引發的失眠、憂鬱,孰知關鍵竟在自己身上?
    ★從小厭惡爸媽的相處模式,卻在走入婚姻後,赫然發現自己複製他們的行徑!

     

    家,是愛與創傷的源頭。本書是家族治療師賴杞豐多年治療、教學歷程的真誠分享,每個故事都標記著華人家庭的關鍵字:掌控、權威、以愛為名、義務、父母期望、失去自我……

    賴杞豐從童年痛絕的傷中走出來,陪伴受傷的人找回自己,還有與家人的愛。

    他的學生說:沒見過這麼「不正經」的老師。

    他從來就不正經:身為老么,卻中學就扛起家計;在同志議題不見天日的年代,將同志酒吧經營得有聲有色;更投身諮詢工作,人稱「同志教父」。

    四十歲,更大的翻轉等著他:一頭栽入家族治療,跟著瑪莉亞.葛莫利等大師學習,走上治療師之路,認真地不正經起來。

    他的教學風格獨樹一格,嘻笑怒罵,信手拈來。朋友說:「你天生就是要當治療師的。」他搖頭:「我懂那種痛有多苦,我無法替他們苦,但我可以陪伴。」

    光是陪伴,就能打開糾結的心,讓改變滲透到身體裡,一切便慢慢不一樣了。

    本書特色

    ★最不正經的家族治療師,最正經的感動分享!
    ★直指華人家庭核心議題的療癒故事,碰觸你我心中最脆弱的傷口
    ★犀利嘴賤又堅定陪伴的治療風格,讓個案又哭又笑,穿越傷痛遇見真正的自己
     

    作者簡介

    賴杞豐

    在台灣同志運動界,只要提到「二哥」賴杞豐,無人不曉。

    出身金山漁村,經營最負盛名的同志酒吧FUNKY多年,「二哥」是他的綽號,英文名字Jerry,很少人叫他的本名「賴杞豐」。四十歲初次參加個人成長工作坊,他經歷前所未有的震撼,深刻體驗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根深柢固地伴隨著生命,從童年延伸到學校、職場,以及日後組成的家庭。從此他開始參與與家庭有關的專業訓練,專心投入心理學教學及個人成長課程,這幾年在大陸開課、演講等的簡介資料上,他是「賴杞豐博士」。

    他學習、教導心理學二十餘年,不只專精薩提爾家庭治療模式,並融會貫通結構家庭治療、系統家庭治療、敘事治療、完形治療、心理劇和動力學、客體關係等。取得博士學位後,他來回於大陸、臺灣的學府教育及醫療單位,從事教學和培訓專業人員,也協助企業和個人的家庭治療團體。

    曾任臺灣實踐大學特聘助理教授、呂旭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現任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國際組副祕書長、青島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專家委員、上海高校薩提爾研究發展中心臨床督導、陝西省衛生協會家庭治療專業委員會文化顧問、臺灣華人心理研究發展基金會顧問等。
     作者簡介

    賴杞豐

    在台灣同志運動界,只要提到「二哥」賴杞豐,無人不曉。

    出身金山漁村,經營最負盛名的同志酒吧FUNKY多年,「二哥」是他的綽號,英文名字Jerry,很少人叫他的本名「賴杞豐」。四十歲初次參加個人成長工作坊,他經歷前所未有的震撼,深刻體驗原生家庭對人的影響,根深柢固地伴隨著生命,從童年延伸到學校、職場,以及日後組成的家庭。從此他開始參與與家庭有關的專業訓練,專心投入心理學教學及個人成長課程,這幾年在大陸開課、演講等的簡介資料上,他是「賴杞豐博士」。

    他學習、教導心理學二十餘年,不只專精薩提爾家庭治療模式,並融會貫通結構家庭治療、系統家庭治療、敘事治療、完形治療、心理劇和動力學、客體關係等。取得博士學位後,他來回於大陸、臺灣的學府教育及醫療單位,從事教學和培訓專業人員,也協助企業和個人的家庭治療團體。

    曾任臺灣實踐大學特聘助理教授、呂旭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等,現任臺灣心理治療學會國際組副祕書長、青島大學兼職教授、北京心理衛生協會專家委員、上海高校薩提爾研究發展中心臨床督導、陝西省衛生協會家庭治療專業委員會文化顧問、臺灣華人心理研究發展基金會顧問等。
     

     

    媒體推薦

    王浩威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執行長、精神科醫師、作家
    吳熙琄 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執行長
    林亮吟 心禾診所負責人
    林麗純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家族治療師
    洪素珍 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
    楊蓓 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劉丹 北京清華大學學生心理發展指導中心副主任
    謝文宜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與兒童發展學系教授

    Jerry是個性情中人,總是那麼願意去陪伴來到他前面的人。Jerry也是個充滿理念和經驗的老師,在他的關懷中,人們有了好多的變化和進展,能有他的在,真的很好。Jerry能將他多年陪伴不同家庭的經驗整理成書,實在是大家的福氣。這是一本貼近華人家庭文化的好書,極具啟發性,值得好好閱讀。――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執行長)

    Jerry是江湖中人,獨樹一格的治療手法,有時舞大刀,有時細繡花,撩撥著在人生舞台上受苦的人,在嬉笑怒罵間,讓人丟盔棄甲,臣服在娑婆世界的不得不。前半生的經歷,讓他在提起、放下之間增添了直面逆境的坦然和勇氣,因此學院派的人可能無法領略各種不按牌理出牌的痛快,因為他心中自有洞天,可以容納五湖四海。――楊蓓(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47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