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訊地圖看臺灣
0 則劃線

從資訊地圖看臺灣

用最直觀的資訊圖表,重新認識島嶼大小事

7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8/02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1.6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6263183797
  • eISBN: 9786263183902
  • 頁數: 228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2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突破數據框架
第一本 臺灣資訊地圖 專書

從環境、經濟、教育到政治
超過100張資訊地圖 × 資訊圖表
述說一個個臺灣的在地故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94

    日本學界研究臺灣政治的第一人若林正丈, 第一本的研究生涯回顧,第一手的臺灣觀察紀實。

  • 電子書: NT$ 315

    採訪三十位幕僚、政務官、社會運動者等政策相關人士 從九大議題看八年來臺灣的改變 從執行者、幕僚的訪談中得知重要政策溝通與執行的關鍵時刻 「EPUB電子書版本皆有附贈惠菁親聲朗讀前言音檔」 八年來,世界經歷了動盪與巨變 臺灣也經歷著體質的改變與成長 我們是否在這個時代,寫下了屬於自己的...

  • 電子書: NT$ 378

    比推理小說還精采的重大犯罪! 英國自然史博物館創館以來最離奇的竊案! 華萊士可能作夢都想不到, 他費盡心力在南美洲紀錄鳥類、於馬來群島帶回世界第一隻天堂鳥標本, 會有個狂人在一百六十年後,為了偷羽毛, 只是要重現與華萊士同時代的古典運動:毛鉤綁製。 什麼叫毛鉤綁製? 十八世紀,...

  • 電子書: NT$ 392

    這個時代的妖怪研究者  瀟湘神 邀您一同秉燭夜話 神遊東海岸的傳說世界  

  • 電子書: NT$ 349

    臺灣不是世界之外, 而是世界發生的地方! 一部從臺灣出發的全球史,看見世界如何與這座島嶼交織。

  • 電子書: NT$ 322

    天然獨世代 × 信仰社會主義的左派阿公 × 政治冷感又政治敏感的媽媽 思考白色恐怖的家族痕跡 迢迢迂迴路,終點仍是回家 本書為白色恐怖受難者蔡再修的孫女范容瑛,對阿公的「左派生涯」所做的紀錄,以及自己在面對家族史及世代衝突時,如何思考及重新理解世代間的生命際遇。

  • 電子書: NT$ 385

    何謂「臺灣人」?這是一九二〇年代臺灣知識分子提出的問題,百年來不斷迴盪,鋪展出一條追尋認同的崎嶇道路。 本書將帶領我們回溯從日治中期到戰後初期,臺灣國族認同逐步確立的曲折歷程。

  • 電子書: NT$ 392

    嚴重分裂的族群,如何打造一個屬於所有人的共同故事? 釐清族群撕裂、長久歧異的臺灣問題根源 尋求肇因於「雙螺旋政治時差」的結構性異化解方

  • 電子書: NT$ 364

    遺書無語,卻是我們僅有的少數材料。 讓我們重新尋回丟失在時間裡的細節,一同延續這場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增訂版收錄政治受難者王文培與父親王大銘故事、遺書綜合分析〈白色畫廊〉

  • 電子書: NT$ 266

    他的傳奇前半生, 足以拍成NHK晨間劇! ●首位臺裔直木賞作家●邱永漢親筆自傳●百年誕辰全新譯本 見證臺灣的動盪與希望,書寫青春的革命與夢想, 從落魄流亡者到賺錢之神的傳奇人生。

  • 電子書: NT$ 525

    臺灣山地自然史失落的環節 以百萬年的尺度追尋高山植物的地理起源與身世 從橫斷山、東海大陸棚到琉球支路,臺灣的高山與植物揭示我們與世界的獨特連結 ★本書特別收錄,〈植物圖集──從橫斷山到臺灣,以及間斷分布〉,為作者來自橫斷山第一手的生態與山岳影像。

  • 電子書: NT$ 476

    融合植物分類學、民俗植物學、歷史學與社會學 以標本重新發現臺灣第一代植物學家的故事 在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與人類學博物館裡面,有超過六千件植物標本,以及十五件來自密克羅尼西亞與蘭嶼的藏品(包含一件草裙),都跟細川隆英這個人有關。 任教於臺大生態演化所、同時身兼植物標本館館長的胡哲明,十年...

  • 電子書: NT$ 434

    當一群深具野心、勇於跨海工作的人,撞上僵固的法律與移工制度; 這就是在「另一面」的臺灣,正不斷發生的事。 ☆★收錄2019臺灣新聞攝影大賽系列照片第一名作品:屍骨還鄉路 ☆★深入田野,看見來臺移工的真實血肉與人生

  • 電子書: NT$ 462

    從1624年到清治末年,台灣是一個傳統而落後的農業經濟。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總督府推動全面性的基礎建設,包括公共衛生,土地調查,戶口調查,與現代化的交通系統,也啟動了台灣的現代經濟成長。到了日治中期,台灣已經從一個傳統落後的社會,轉型為現代化的經濟,台灣人的所得也大幅上升。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著眼臺灣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臺北圓山動物園,集中探討動物園在面對民間、國家、戰爭與環境變遷之際,呈現哪些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又是如何被凝視、想像與操作。本書不僅是臺灣首部動物文化史,更是一部宏觀的自然史與生命史,透過爬梳動物與人類社會相遇的過程,進一步思考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之道。

  • 電子書: NT$ 196

    臺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數不清的鳥事蠢事搞笑事傷心事正經事, 想更了解臺灣、更珍惜我們所居住的地方, 不如就從本書開始,一起對臺灣史動真感情吧!

  • 電子書: NT$ 294

      十九世紀末日治時期,日籍學者紛紛來臺,是近代臺灣各種科學研究的起始。本書以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地質學講座教授早坂一郎(1891-1977)為核心,向前回溯西方人如何因交通、貿易、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來到島嶼;向後探究臺灣學者接續科學研究至今的努力,引領讀者認識近代地質知識體系進入臺灣的歷程,並透過...

  • 電子書: NT$ 455

    荷蘭萊頓大學博士鄭維中,深入荷蘭文、中文史料研究, 超越民族國家史觀、陸上帝國疆界, 以世界史角度,看見十七世紀東亞海上的無國家空間,與其中的行動者。 這段歷史與台灣早期歷史關係密切, 本書在世界海洋史中看見台灣,是了解早期台灣史的必讀之作。

  • 電子書: NT$ 15

    《風光臺灣》出版於日治時代昭和十四年(1939),由當時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所發行的一本寫真帖,書裡收錄了約90張臺灣風景人文照片。 這是一本為促進觀光而發行的臺灣風景寫真集,目標市場則是日本內地的民眾,希望藉由寫真帖的宣傳,以吸引日本本土的遊客前來臺灣觀光。

  • 電子書: NT$ 49

    《臺灣寫真帖》是日治時代臺灣寫真會所出版的期刊,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古籍研究資料庫」蒐錄了從大正三年(1914)十一月至大正四年(1915)十二月共14期的《臺灣寫真帖》。

  • 電子書: NT$ 12

    《臺灣風景》為日籍攝影師西川榮一的作品,出版於昭和十六年(1941)十二月,共蒐錄了58張攝影作品,景點包括臺北新公園、植物園、草山溫泉、大稻埕、臺中、臺南、花蓮等地,除了自然風光之外,也有人物寫真。

  • 出版日期:2017-05-16
    電子書: NT$ 30

    本書蒐錄了日治時期官方及民間發行的彩色版臺灣風景明信片共225幀,並且附錄123幀與內容相關的當代臺灣的風景照片,總計348幀照片。

  • 電子書: NT$ 245

    四百餘幀舊照片與今日影像對比,構築歷史印象 日本治台期間於西元一九三○年,頒布「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保存法」,設立「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調查會,「任命台北帝國大學教授擔任委圓,來進行調查及保存的工作。至終戰(一九四五年)止,共分三次(一九三三、一九三五、一九四一年)公布國指定史蹟及天然紀念物的保護名單,...

  • 詳細資訊

    突破數據框架
    第一本 臺灣資訊地圖 專書
    ★附臺灣地圖全彩拉頁★

    ▶ 屏東為什麼盛產洋蔥和紅豆?大湖的草莓為何這麼有名?
    ▶ 怎樣從核能公投結果的空間分布,重新思考核四議題?
    ▶ 全臺竟然這麼多以「中正」、「中山」為名的村里和學校!
    ▶ 年均雨量圖除了顯示陽明山的降雨量最大,還透露什麼訊息?
    ▶ 「去糖廠吃冰」是許多人的美好回憶,那些糖廠還在嗎?
    ▶ 歷年各地選民對政黨的偏好有何變化?得票率地圖告訴你!

    從環境、經濟、教育到政治
    超過100張資訊地圖 × 資訊圖表
    述說一個個臺灣的在地故事

    這是一本「資訊地圖」的書,
    讓你從空間的角度,一目了然各種議題的基本知識;
    這也是一本「臺灣議題」的書,
    讓你透過不同觀點,再次發現這座島嶼的精采故事。

    身處網路時代,我們每天接收的數據或資訊,已是過去的數百倍以上。但這麼多訊息,對我們了解這塊土地究竟有多少幫助?本書作者認為,即使我們被各種資訊環繞,但對事物的理解,有可能不會更清晰,而是更模糊。於是希望以視覺化的資訊地圖,提供一條探索臺灣的新路徑,你將發現:許多看似跟地理空間無關的主題,其實藏著有趣的訊息!

    全書包括自然環境、人口族群、產業經濟、教育政治等10大主題,不僅選擇臺灣人最關注的議題或最新事件,且以短文搭配滿版地圖的形式呈現,滿足現代人講求的高效閱讀方式,也讓讀者重新認識臺灣的多元面貌,甚至按圖索驥,進一步尋找其他的臺灣在地故事或被人們忽略的資訊。

    作者簡介

    王昱堯
    臺灣大學地理系畢業,曾參與中學地理教科書地圖繪製工作。樂於結合資料及圖像,並分享其中的故事。2020年創辦社群帳號「圖地」,發布圖表、地圖、懶人包等資料視覺化作品,迄今累計2萬多名追蹤者。

    賴進貴
    臺灣大學地理系教授,美國夏威夷大學地理系博士。關心臺灣地理及地圖教育,創立「地圖多媒體研究室」,從事人才培育、地圖創作及教育推廣,藉由多元管道推廣地圖,增進民眾以空間思考認識臺灣。

    媒體推薦

    聯合推薦(依姓名筆畫排序)
    巫仰叡│「巫師地理」粉專社群版主
    韋煙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系主任
    陳國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名譽教授
    彭其捷│資料視覺化專書作者
    黃誌川│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系主任
    蕭宇辰│臺灣吧執行長

    各方讚譽
    穿插有趣資料及冷門數據,搖身一變成為意想不到的觀點,洞察我們社會空間與自然環境,挖掘你生活裡的地理!
    巫仰叡│「巫師地理」粉專社群版主

    本書是引導社會大眾認識臺灣歷史、地理與社會變遷的科普書,並潛藏許多公民備用的生活知能,加上生活化主題與軟性筆調,更添增本書的可讀性。本書亦可作為學校教學的輔助教材,有助於提升師生對生活地圖應用的素養。
    韋煙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系主任

    本書以今日臺灣社會議題的資訊為主軸,以短文解說為側翼,向你我訴說家園的故事。既是你我今日的傳記,也將是明天探究生活歷程的資料。感謝本書讓我們進一步認識自己,也讓我們多一份值得珍藏的史料。
    陳國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名譽教授

    臺灣是我們成長的地方,但我們真的夠認識這塊土地嗎?翻開這本書,透過作者精心整理與繪製的資訊地圖,神遊於精彩的臺灣在地故事!
    彭其捷│資料視覺化專書作者

    出國開會時,總會在書店的地圖區佇足瀏覽,透過地圖走入當地。這本地圖書引導讀者從空間角度解讀臺灣的環境、經濟、交通、政治……精心繪製的地圖配合精簡的說明,令人有豁然開朗、暢快淋漓之感。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臺灣地圖集!
    黃誌川│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系主任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