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藝之道:臺灣南島語族之物、意象與新性的人類學觀點
0 篇書評

創藝之道:臺灣南島語族之物、意象與新性的人類學觀點

1 人評分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8.1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328207
  • eISBN: 9789865328306
  • 字數: 135,354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1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創藝之道》是一本觀察與思考超過40年而成就的書,作者王嵩山在多年積累的後結構主義背景架構下,提出對於臺灣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底蘊之「社會形成」如何成為其多樣多元藝術表現基礎依據之宏大論述,洋溢著企圖、熱情與功力。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出版日期:2025-07-16
    電子書: NT$ 952

    一部精彩「藝術史」啟蒙小說 藝術版的《蘇菲的世界》 法國現象級出版巨作 暢銷35萬冊 ——全球37種語言版本—— 榮獲 2025年 「法國出版獎」 (Trophées de l’édition) 年度作家大獎 在即將失明以前 10歲小女孩蒙娜與她的祖父 每週三下午...

  • 電子書: NT$ 420

    「本書刷新了我對人性的長久信念。」——《人類大歷史》作者 97%的人認為,人性自私又貪婪, 但當危機來襲,我們展現的是人類最好的本質。    

  • 出版日期:2025-07-16
    電子書: NT$ 336

    一部精彩「藝術史」啟蒙小說 藝術版的《蘇菲的世界》 法國現象級出版巨作 暢銷35萬冊 ——全球37種語言版本—— 榮獲 2025年 「法國出版獎」 (Trophées de l’édition) 年度作家大獎 ​ 在即將失明以前 10歲小女孩蒙娜與她的祖父 每週三下...

  • 電子書: NT$ 280

    ★觀光人類學最佳入門書★ 旅人所到之處,會對當地帶來什麼影響? 當地人要如何回應,才能避免觀光的負面衝擊? 本書整合了人類學者的觀光研究,分析什麼因素影響了一地的觀光走向,並且呼籲在發展觀光時,應將底下原則奉為圭臬: 永續的資源管理、真實與公正地呈現旅遊地點與當地人、想辦法讓觀光收益...

  • 出版日期:2025-04-01
    電子書: NT$ 273

    每一件文物都是一個驚喜的起點,故事性十足!超人氣粉專「不務正業的博物館吧」版主,帶你我重新看見文物的魅力!

  • 電子書: NT$ 298

    清代奏摺,是揉合明代(1368-1644)題本、奏本公文書格式與滿洲請安習俗,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文書制度。明代官員報告公務用題本,私人事情則用奏本。不論題本或奏本,規定須經內閣進行格式審核,簽擬意見後,才能送到皇帝手上。審核駁斥不僅造成緊要公文的延誤,層層轉手更易使機密事情泄露。康熙皇帝(165...

  • 電子書: NT$ 284

    托爾斯泰以充滿熱切的口吻,表達了他對藝術的不滿、期許,以及真正的藝術應當有的模樣。 百年以來,《藝術論》以其高度爭議的內容、充滿力量的語言,影響了好幾個世代、遍及全球的藝術工作者。

  • 電子書: NT$ 336

    穿梭科技與政治之間,一部關於g0v與其行動者的數位民族誌 g0v透過線上協作與實體黑客松打造「公民科技」,以介入社會運動、推動開放政府、對抗錯假訊息,展現了一種創新且去中心化的政治實踐。 當「開放」已成為當代民主的新語彙,g0v一路走來的軌跡正反映出一個時代的切片,啟發我們重新思考民主政...

  • 電子書: NT$ 298

    集合故宮菁英心力,大手筆、不計成本重新編印的「故宮勝概新編」出版了。內容豐富翔實,巨細靡遺的介紹故宮典藏及歷史沿革;其活潑精湛的編印手法,將國寶瑰麗璀璨的光華,更完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展卷如睹真蹟,令人心脾俱暢。全書厚達255頁,平價供應,物超所值。

  • 電子書: NT$ 398

    本展以青銅兵器為核心,將展覽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開刃─有刃器的發展」,主要為探索青銅兵器的源頭,最早追溯至新石器晚期,著重在磨製的玉石有刃器。第二單元「展現鋒芒」、第三單元「淬鍊純青」,分別介紹「商至西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青銅兵器;前段時期確立青銅兵器的基本形式與組合,後段時期開始出現不同...

  • 電子書: NT$ 298

    本書是本院近10年首次編輯出版的故宮簡介導覽書,也是第一本同時導讀南、北院區精華文物、景觀與歷史的導覽書,全部內容由本院研究同仁等撰述與編輯。書名《故宮概覽》,是希冀讓新觀眾、熟客觀眾,都能藉由這本設計精巧、容易攜帶的小書,一次縱覽故宮的歷史、典藏展覽精華、友善親近觀眾的服務與參觀資訊。本書分為四個...

  • 電子書: NT$ 315

    賈德.戴蒙第一部經典鉅作 「人類大歷史三部曲」前傳 榮獲英國科普書獎、《洛杉磯時報》科普書獎

  • 電子書: NT$ 392

    ★★多物種民族誌經典全新審訂版★★ 「據說,一九四五年原子彈摧毀廣島後, 在一片殘破地景中最先出現的生物就是松茸。」 英國皇家人類學學會(RAI) 最高榮譽赫胥黎獎章得主──安清──經典著作 當經濟成長達到極限,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不穩定成為現代人生活常態── 在人類世的時代,菇類不受控的生...

  • 電子書: NT$ 412

    作為一本改版增訂十一次的藝術寫作經典,此為繁體中文版首次在台灣出版。 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世界抒發自己對於藝術的觀點,但是對於讀者來說,該如何分辨與選讀一篇有觀點、有效益的文章?至於產業中的內容提供者又該怎麼生產出一篇符合觀眾需求、說服讀者理解與認同的文章? 本書提供讀者多個切實可行的寫作...

  • 電子書: NT$ 476

    融合植物分類學、民俗植物學、歷史學與社會學 以標本重新發現臺灣第一代植物學家的故事 在臺灣大學植物標本館與人類學博物館裡面,有超過六千件植物標本,以及十五件來自密克羅尼西亞與蘭嶼的藏品(包含一件草裙),都跟細川隆英這個人有關。 任教於臺大生態演化所、同時身兼植物標本館館長的胡哲明,十年...

  • 電子書: NT$ 420

    《賈伯斯傳》作者最新力作 比爾.蓋茲2018年夏季選書 達文西傳記扛鼎之作 歷史上最有創造力的天才達文西,他的人生、他的成就與他能教給我們的奧祕

  • 電子書: NT$ 385

      人類兩萬年來,社會、經濟、政治、道德上的演進,   取決於我們取得能源的方式!   暢銷話題作品《西方憑什麼》續作,   作者於本書中再度充滿野心地講述某些「野蠻的物質勢力」   如何侷限並決定人類兩萬年來的「文化、價值觀、與信仰」   長期價值觀變動的基礎,是由最基本的力量所驅動——...

  • 電子書: NT$ 266

    《異類矽谷》作者鱸魚作品No. 2! 不要把手伸過別人面前拿東西!院子裡的大樹別亂砍! 破解美利堅合眾國特有潛規則,掌握正宗美式走跳密技!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從大量神經心理領域的科學報告、歷史文獻、文藝作品、流行文化和音樂等,蒐羅了大量對情緒的描述和定義,揭露人類探索情緒的歷程。   最重要的是,本書介紹了「情緒文化」這個觀念。掌握情緒不光從生物學或心理機制著手,更需捕捉那些鑲嵌在我們所處時代地域中、具有鮮明文化脈絡的感受。透過「情緒考古學...

  • 電子書: NT$ 580

    氣勢磅礡,將西方近代哲學、美學和政治學熔於一爐,西方美學思想登峰造極之作。 左派美學的後設理論經典,貫穿整個近代西方思想的「美感」概念的歷史探討。

  • 電子書: NT$ 406

    這些發生在生活周遭,由電視或網路媒體放送的社會事件與抗議運動, 不一定與我們直接相關,卻為群體創造議題討論的空間與進步養分,甚至帶給藝術工作者回應世界的動力和創作靈感。 重回轉動時代的重要時刻,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有什麼樣的關係? 是平行世界、互相衝突或是互為主體 一段關於藝術與社會運動交會的在地記...

  • 詳細資訊

    雖然原住民社會變遷非常快速,文化流失、社會解組的情形屢見不鮮,但是臺灣南島語族藝術的藝術形式,體現包容性、多樣性、韌性、可持續性的生命力。在部落、都會新社區、世界南島社群、博物館與文化展演場域,藝術創造日漸蓬勃,各個族群以獨特的方式,詮釋人、自然與文化共構的世界。在自然與文化遺產消逝的人類世,原住民族藝術提供洞察原住民社會文化的視野。

    本書採用人類學的比較觀點,揭露南島語族創藝之道的根基:人與事物之起源以及歷史事件的敘事、人觀、祖靈、系譜關聯、物與自然知識、空間組織。描述臺灣南島藝術及其產地,詮釋部落生活與社會力動態變化所造成的影響,理解自成一格的藝術形式與創作者和社會文化體系的關係,區辨日常思維與藝術思考如何製作日常物與標誌物,通過紀錄影像製作文化記憶,從想像與象徵面向理解物、意象與新性。

    「這是一本觀察思考與積累超過40年而成就的書,我何等榮幸可以親自見證王嵩山教授逐步地從1970年代熱血的靑靑子衿人類學學生,卓然成為如今著作等身卓越學者的歷程......這本書巧妙地運用八個章節,帶領我們從古典人類學理論注重『社會如何維繫其自身』切入,藉由臺灣南島語族對於造型、視覺、表演、工藝等議題,深入藝術藴含的社會與文化的意象、價値、眞確性(authenticity)、文化新性(cultural newness)以及社會力(social agency),不僅回應了上述博物館與源出社群關係、研究與展示的方式等問題,更進一步帶領我們進入南島文化的創造與藝術領域,從形式、溝通與美感經驗探索南島語族的韌性與生命力。」——王長華(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館長)

    作者 王嵩山 臺灣澎湖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專任客座教授。人類學知識來自於英國牛津大學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與研究所。已出版專書38種。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7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