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和歌集》是繼《萬葉集》之後日本第二古老的和歌集,成書於905年的平安時代,是日本史上第一本天皇敕命編選的和歌集,公認為日本文學傳統的瑰寶。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選集,被譽為日本的《詩經》,反映了七、八世紀日本人的文化與日常生活。本書從《萬葉集》共4500餘首和歌中,選譯360餘首風格、形式各異的名作,並以歌人為單位重新排序組合,便於讀者品讀每位歌人的獨特歌風。
《古都》以京都傳統的活動、街道、季節的變化為背景,從京都老舖女兒的生命視角出發,講述一對孿生姊妹截然不同的命運發展。在川端巧妙安排之下,隨著京都四季更迭,姊妹二人的命運齒輪向前轉動,流暢地描繪了潛藏在日本人靈魂深處的原始風景,還有那無以名狀的美麗與哀愁。
※ 電子書內建《蜜蜂與遠雷》音樂連結 ※ ★史無前例!直木賞+本屋大賞雙料得主! ★史上第一人!作者恩田陸兩次榮獲本屋大賞第一名! ★占據日本各大排行榜,所向披靡:2017年日本Amazon排行榜文學類第1名、2017年Reader Store電子書店排行榜文學類第1名、2017年全日本銷...
★百萬YT頻道「老高與小茉Mr & Mrs Gao」專題介紹!★ 從疫情、俄烏戰爭到安倍遇刺 精準預言佛經「三災七難」的那個男人…… 真人實事‧親身經歷──他所看到的「另一個世界」。 本書特色 1. 全書收錄44篇精采怪談,六大主題包括靈界、神明、輪迴,保證真人...
《千羽鶴》是川端康成自1949年起在文學雜誌上連載的長篇小說,1953年又陸續發表本作未竟的續篇,包括〈波千鳥〉等,透過大量觸覺、聲色與意念等優雅精妙的臨摹,被視為是川端乃至於整個日本文學在戰後的代表作之一。 本書亦是1968年川端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時,評獎委員會所提到的三部小說之一,另外...
一個誓約,一種正義,以及那些父親深摯的愛。 ★「這本小說帶我們看見真正的日本。」──席捲歐美的日本警探推理小說顛峰之作 ★「如果推理小說有諾貝爾獎,就該頒給橫山秀夫。」──德國推理大獎外國小說冠軍 ★日本30年來最好看的推理小說「King of kings」第二名 ★「這本推理...
「每當我想起那天下雪的清晨,就算融進雪裡凍死,我也深感幸福。」 三島由紀夫不朽名作,《豐饒之海》第一卷 原作付梓半世紀之後,首度由台灣翻譯家操刀全新譯本!
日本近代轟動全國的連載小說 寫實反映金權主義社會 名列文壇四大名家,大眾文學創作先驅尾崎紅葉 以江戶文學為本,借鑑西方小說技法 融合文學與娛樂的雅俗共賞之作 楊照專文導讀.譯者章蓓蕾專文撰序 § 為愛情發瘋、為金錢墮落,人,成了如魔鬼般追逐私欲的夜叉 §
★最新!改編同名動畫日本即將上映 ★日本動畫界最強人員集結!堤真一、竹內涼真、杏 獻聲配音,《神隱少女》導演安藤雅司、宮地昌幸 全力鉅獻 ★2015年本屋大賞首獎作品,獲全日本342位書店店員票選最想推薦的書! ★國際安徒生大獎作家獎得主耗時三年最新鉅獻,狂銷破1,000,000冊! ★...
秋夜之長
空有其名,
我們只不過
相看一眼,
即已天明
繼《萬葉集》後,《古今和歌集》接力登台
浪漫、纖細、無比唯美……
啟發新海誠的和歌集,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
帶給你四季流轉和情思翻湧的感動。
《古今和歌集》聚焦於「四季」和「戀歌」兩大主題,作者多為宮廷歌人。相較於《萬葉集》的古樸直敘,《古今和歌集》的詩風更為細膩而唯美。在這些和歌中,春夏秋冬的美景和歌人的情思交融成詩句,每每撩撥心弦,令人神往。
本書從《古今和歌集》一千餘首和歌中,選譯300餘首風姿獨具的名作,並附上日文對照、歌人小傳,以及精闢註解,讓讀者毫不費力地跨入日本的和歌藝術殿堂,遍覽其豐饒的情感世界和風物人情。
本書特色
★《古今和歌集》被許多論者譽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這本《古今和歌集》精選集為台灣難得一見、兼顧古典和現代語感的譯本,絕對值得收藏。
★如果《萬葉集》和歌的純真、抒情和質樸色彩令你意猶未盡,那麼《古今和歌集》中的纖細和唯美詩風,就是你不該錯過的續篇。
★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的代表作《你的名字》的故事靈感,即來自於《古今和歌集》中的著名歌人小野小町的一首和歌,本書亦收錄其中。
推薦人
李蘋芬(詩人)
盛浩偉(作家)
鄭家瑜(政治大學日文系教授)
「小野小町在《古今和歌集》中一首著名的和歌讓我靈機一動,成為了《你的名字》故事的主題。」—新海誠(日本動畫導演)
「若說《萬葉集》展現樸質渾厚的心靈,那麼《古今和歌集》就呈現了纖細繾綣的感情,兩者分屬陰陽光譜兩極,合併觀之更能感受日本古典文學精神的全貌。」—盛浩偉(作家)
「日本第一本敕撰和歌集《古今和歌集》在日本文學史中地位崇高。作者深入淺出的翻譯手法、如歌般的行文與貼心的譯者說明,幫助讀者能快速進入日本和歌的世界。」—鄭家瑜(政治大學日文系教授)
作者簡介 |
紀貫之
日本平安時代官員、歌人。受醍醐天皇命,參與編纂《古今和歌集》,為主要編選者。他活躍於宮廷歌壇,他的歌風也是《古今和歌集》歌風的某種縮影—語言清麗,格調細膩纖巧,亦重理智、機智,鍾愛自然,對時間與四季的變化體察敏銳。著有《貫之集》、《土佐日記》。
譯者簡介 |
陳黎
1954年生,詩人,翻譯家。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台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首獎、新詩首獎,聯合報文學獎新詩首獎,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等。2005年獲選「台灣當代十大詩人」。2012年獲邀代表台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克詩歌節。2014年受邀參加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畫」。
張芬齡
詩評家,翻譯家。著有《現代詩啟示錄》,與陳黎合譯有《辛波絲卡詩集》,聶魯達《二十首情詩和一首絕望的歌》、《一百首愛的十四行詩》,《精靈:普拉絲詩集》、《拉丁美洲現代詩選》、《微物的情歌:塔布拉答俳句與圖象詩集》、《萬葉集:369首日本國民心靈的不朽和歌》等三十餘種。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小品文獎,並多次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獎。2017年與陳黎同獲「胡適翻譯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