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學術院小說大獎得主
艾力克.菲耶最新小說力作
優雅而抑鬱,譜出一首禮讚藝術與歷史記憶的樂章。
法國知名文學雜誌ActuaLitté:「一部神秘而優雅的黑色小說。引領我們探索布拉格這座陰雨籠罩、令人不安但極具魅力的城市。」
法蘭西學院院士:「菲耶的才華在於將深度藏在表面。」
【名家法文完整直譯‧首度正式授權繁體中文版】 如果你讀到這本日記,請了解我沒有發瘋,只是深陷在嘔吐的危機之中。 自由並非牢籠之外的清新空氣,錯亂才是這個世界的真相。 =在文化界颳起旋風的傳奇之作=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沙特自認寫得最好的一本書 卡繆、西蒙波娃、白瑞德等重量級思想家震顫注...
人生就像一段有目的地的漂流 ——想去某個地方,卻往往不得不去另一個地方 歐巴馬2021年度最愛小說 比爾.蓋茲2022年夏季書單 銷售破1,000,000冊,賣出30國語言版權
以《上流法則》、《莫斯科紳士》、《林肯公路》暢銷全球300萬冊的 亞莫爾.托歐斯 最新小說集 餐桌旁的一段話,可能就是命運的預言。 托歐斯以他一貫的機智與優雅,寫下這些命運交錯的瞬間。 如果只能帶一本書去度假,那就選這本!——《泰晤士報》
✦售出英法德俄日荷等8大語種的「炒飯狙擊手」系列第三集,跨國冒險再次啟程✦ ───總統親自批准,本次行動務必「絕對保密」─── 45年前外交軍事上不能說的祕辛,「大漠計畫」躍上小說舞台 因任務失敗而展開橫越歐洲的逃亡之旅,終點必須是揪出幕後黑手並且讓真相大白! ✦護衛執行機密任務的將軍的炒飯狙擊手小...
那悠悠流轉的人生,是時間的迷宮,是記憶的星河 ――從「普魯斯特宇宙」的起點,看見「剎那即永恆」的生命之圓。 《追憶逝水年華》 法國《世界報》Les Cent Livres du Siècle二十世紀百大經典 資深法文譯者 陳太乙 全新繁體中譯十年計畫,普魯斯特逝世百年鉅獻
暢銷書《月亮與六便士》作者毛姆以書評家的犀利之筆、小說家的洞察之眼,帶你讀懂十本文學經典! 分享優秀小說家的創作歷程、寫作技法、人生境遇和作品之間的關係 讓你當個聰明的讀者,享受閱讀經典的樂趣
二十世紀英國最炙手可熱的劇作家毛姆 直探人生真諦、強烈自傳色彩之作 「他們永遠不可能幸福廝守,但分手必定也難如登天。」
一座城市的記憶 一個作家的命運 「伊斯坦堡的命運就是我的命運:我依附於這個城市,只因她造就了今天的我。」 ——奧罕.帕慕克 ▪《我的名字叫紅》作者、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半自傳作品 ▪ 近百幅伊斯坦堡歷史照片、帕慕克家族珍貴照片首度曝光 ▪ 誠品選書、金石堂強力推薦 ▪ 中...
世紀末最後的精神貴族 茨威格用盡生命最後的氣力,寫給世界的遺書 「羅馬的太陽已經沉沒。我們的白晝已經過去。 烏雲、夜露和危險正在逼近;我們的事業已成灰燼。」 ――莎士比亞《凱撒大帝》 歐洲消逝的黃金時代僅存的文字證明 電影《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靈感泉源 【特別收錄】鬼才導演...
「就在這裡,那比任何賭博都要激盪人心的二十四小時開始了, 並將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擾亂我命運的方向--」 你的一生中有多少個24小時? 做自己,比任何事都更重要! 茨威格三大小說名作,經久不衰的人性經典
最多讀者的哲學書,45週年紀念版 全球暢銷超越500萬冊,27國語言翻譯 關於生命中的不安,如何面對、如何抉擇、如何妥協, 跨越多個世代的人們都在這部經典裡找到各自的答案。
《夜裡的花香》以蕾拉的第一視角走訪博物館,並從各種不同的物件中思考創作的意義,也是對於生命裡,無論傷痕或喜悅的再次記憶。 不當作家,我很可能仍舊可以活下來。 但我不確定,那樣的話,我會不會幸福。
人類史上最迫切需要讀《1984》的時代—— 就是現在 歐威爾的作品讓我們看到,語言如何被用來操縱與控制。 ——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
亡命之徒與殺人犯攜手探案, 在沉墜深淵中找尋一線生機! 澳洲犯罪小說耀目新星坎迪斯.福克斯, 打開國際知名度的除罪三部曲 「如果你和槍獨處的時間夠長,它就會在一段時間後和你說話……」
月宮裡隱密成長的少女,遇上了魔法覺醒, 身分的真相與謊言、家園的禁錮與破壞、仙界的恩怨情仇,隨之而來。 無月的暗夜裡,為了保護家人,她毅然踏上冒險之路……
1990年,當柏林圍牆倒下時,一個國家消失了。 在德國即將歡慶統一35週年前夕, 東德人民被忽略的生命經驗、被抹除的歷史篇章,將在此書再次重現。 忘掉過去你所知的東德刻板面貌, 抛開冷戰論述對他者的既定形象,只要願意直視東德, 將發現鐵幕之下,並非只有黑白的世界。 ★《經濟學人》:「本書希望世人...
— 揭露數位帝國的權力博弈,如何主宰全球未來 — 美國科技巨頭主導數位生活/中國基礎設施擴展全球/歐盟法規改變企業行為 這三大勢力,以「帝國」之姿,悄然改變地緣政治的規則 ★ 《金融時報》評選年度最佳經濟學書籍 ★ 《數位帝國》憑其「開創性」解答我們時代的主要挑戰:數位經濟監理難題
法國知名文學雜誌ActuaLitté:「一部神秘而優雅的黑色小說。引領我們探索布拉格這座陰雨籠罩、令人不安但極具魅力的城市。」
法蘭西學院院士:「菲耶的才華在於將深度藏在表面。」
1995年秋,捷克共產政權瓦解走向民主化後6年,一名居住在布拉格、平凡不起眼的波蘭婦人,聲稱看見蕭邦的亡魂。她接受蕭邦口授,譜出優美令人驚艷的樂章。
一名畢生篤信科學的記者路德維克,受到上司指派拜訪婦人,要拍攝一部挖掘真相的紀錄片。在共產政權垮臺不久,新秩序尚未建立的社會氛圍下,路德維克祭出祕密警察的諜報技術來對付婦人,一心揭曉神秘經驗的謎底。然而,隨著追查接近尾聲,路德維克堅信的知識開始鬆動,他體會到前所未有的美與戰慄,同時,被壓抑的歷史亡魂也在暗中蟄伏……
是完美的代筆,還是絕世的奇蹟?
當歷史幽靈重現,我們是否有幸撫觸以往藝術靈光?
《蕭邦的傳聲者》是一部探討人與藝術關係的精湛小說。當獨裁政權瓦解、舊時國家神話潰散,人們被迫重新思索他們該「信」什麼。當此之際,一名能看見前現代音樂家亡魂的女人,隱隱勾動社會被集體箝制的慾望與困惑。藝術之美如何傳承?如何回應理性臨界的體驗?菲耶以優雅與機智的筆觸,帶我們重回湧動喧囂與陰鬱的世紀末東歐。
本書特色
艾力克.菲耶被譽為世界的旅人,他善於取材各國真實歷史事件,從中融入機智深沉的哲思。本書借鏡借鏡英國作曲家羅斯瑪莉.布朗(Rosemary Brown)的經歷,1970年代,布朗聲稱自己與已故知名音樂家接觸,如蕭邦、李斯特、德布西等人,並接受口傳,抄寫出新的樂章,引發當時媒體轟動。菲耶將這段現實軼聞,與後共產時代東歐陰鬱的社會氛圍結合,譜寫蘇聯瓦解後東歐人重估一切價值的矛盾糾葛;更透過蕭邦音樂,捕捉人性中理性與神秘的抗衡,以及人類對美的永恆追尋。
作者簡介
艾力克.菲耶(Éric Faye)
1963年生,曾任路透社記者。菲耶著作甚豐,獲獎頻繁,他在1991年出版第一部散文集,隔年出版第一部小說,其後陸續出版散文、遊記、評論與小說等作品三十餘部,包括《我是守燈塔的人》(榮獲雙叟文學獎)、《雨海上的郵輪》(榮獲法蘭絲瓦‧伽利瑪聯合國文教組織獎)、《我的未來灰燼》、《一段沒有你的人生》、《我的夜車》、《可憐蟲工會》、《不留痕跡的男人》(弗朗索瓦‧畢耶度獎)、《長崎》(榮獲法蘭西學院小說大獎)。臺灣已出版的菲耶作品包含《長崎》、《三境邊界秘話》、《巴黎》、《日人之蝕》等,《蕭邦的傳聲者》為其最新小說力作。
譯者簡介
黃馨逸
中國文化大學法國語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法國波爾多第三大學現代文學碩士。著有《超越女性主義:瑪莉克萊.布蕾作品中的病態抒情與暴力美學》,譯有《荷馬的世界》。目前從事法國現當代文學、戲劇與魁北克文學研究。
名人推薦
王聰威 小說家
朱嘉漢 小說家
阿潑 文字工作者
陳太乙 資深法文譯者
焦元溥 樂評、音樂家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