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一座人文的山》作者董威言(城市山人)睽違三年最新全彩力作。
城市人的登山經歷精選輯,但他看的不只是山,還有形形色色的人與故事:
從山如何走進生命的個人經歷、登山帶來的自我成長與實現、
重新認識台灣歷史的震撼與反思,再到山與人關係的分析與主張,
帶領讀者審視諸多環境與社會議題,內容廣泛、深刻而獨到。
本書是著眼台灣整體登山環境,
以及作為一位台灣公民該如何看待自家山林的肺腑之作。
暢銷著作《美國第一健身強人科學化鍛鍊全書》女性鍛鍊版 《肌力訓練聖經》、《原子習慣》作者強力推薦 暢銷全球、占據美國亞馬遜排行榜長達十年 頂尖教練、健身者口耳相傳的鍛鍊經典
怪獸訓練官方認證教科書 由總教官 何立安 博士親自撰寫 + 動作示範 不論一般訓練者或專業教練,都必不可少的實用手冊 課程設計,是肌力及體能訓練的真正核心 具有最高價值,卻也存在最多爭議 如果理解了這是一種「認識自己」的技術 就能掌控進步的方向和節奏 不再輕易落入自助餐式訓練的陷阱...
完美的跑步技術是什麼? 簡單說就是:「沒有多餘動作的跑步動作!」 唯有關鍵跑姿精準到位,跑步才能達到完美。 改變認知、全新體驗、突破個人最佳表現的跑步經典
肌力訓練,不是競技運動員的專利,也不是可有可無的休閒嗜好; 肌力訓練,是現代人維持終身健康與強壯的最佳途徑。 運動科學專家 何立安博士,攜手70歲雙親,親自見證。
當生活困頓或疲憊,你需要的就只是「走起來」! 每週一次的身心靈對話,走出日常之外的幸福美好。
怪獸訓練官方認證教科書 由總教官 何立安 博士親自撰寫 + 動作示範 不論一般訓練者或專業教練,都必不可少的實用手冊 良好的姿勢不但不會受傷,還會讓身體越來越強壯。 動作控制,就是在探討 如何學習並檢測有負重潛力的人體自然動作, 以及 發現問題時該如何修正。
「心」可以訓練嗎? 該怎麼訓練?訓練目標是什麼? 如何量化跑者「心」的強弱或高低? 我們該如何形容一個運動者「心」的能力?
出版60年,全球熱賣1,000,000冊 史上最暢銷登山學權威經典 搭配逾四百張圖表,重新繪製詳細教學插圖 內容編排淺顯實用,重點呈現清晰,更易於吸收記憶
你應該越跑越強,而非越跑越傷! 《靈活如豹》作者史達雷為跑者設計的檢測系統 讓你在開跑前,就發現問題 按下重新設定鍵,找回身體自然的跑步力學!
★You Tube影片破8000萬人數觀看‧「我愛節拍超慢跑」社團近7萬社友敲碗期待★ ★超過千位學員真實見證‧健康類暢銷書作者 徐棟英教官最新著作★ ──200張動作照片X22個初學者必學動作X44支動作解說影片── ✦✦✦✦百張圖解照片,一眼立即掌握動作重點✦✦✦✦ 大開本全...
專業跑者克里斯多福.麥杜格與知名教練艾瑞克.歐頓,在《天生就會跑2》中,完整回答了從初階至中階跑者的所有問題,教導如何透過跑步,掌握人與生俱來的巨大能量。本書也是資深跑者全面的自我檢視清單,得以回顧各種訓練基礎與觀念,是否仍然正確支撐著自己的跑步生涯。
2024年卓越新聞獎「新聞評論獎」得主──陳子軒,繼《左‧外‧野》後再一次挑戰運動主流的批判之作 當運動不再只有英雄,我們才真正理解比賽的意義。 左外野方向的逆轉,不只是在球場,而是整個世界觀的翻轉。
人的身體,天生為了跑步而設計! ★亞馬遜書店「一生必讀100 本書」殊榮★ ──「跑步」書寫最佳經典── 《紐約時報》 暢銷書榜連續4年 《華盛頓郵報》年度最佳書籍 全球25國授權,總銷量破150萬冊 亞馬遜跑步書類長霸15年冠軍
2018年,屬於全日本人的震撼記憶中最為之動容的一部分 來自金足農的雜草軍團在夏季甲子園 所打出名震四方的六場比賽全紀錄,以及選手們的回憶錄
★每天上班八小時,沒有財團贊助的地表最強公務員川內優輝,如何達成2018年波馬冠軍的傳奇 ★業餘跑者必看,指導川內優輝的王牌教練親自撰寫,教你如何提升心理素質、突破跑速 川內優輝如何從素人到波馬冠軍: *2018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 *2018年台灣萬金石馬拉松冠軍 *創下世界金氏紀錄,...
那是最難抵達的遠方, 也是台灣最後的荒野之域,中級山。 ◆◆◆ 第一本台灣中級山專著 12大山區 × 經典路線20選 × 入門路線10選 遊記 × 攝影 × 山域文史 × 親繪地圖 × 路線資訊 ◆◆◆
──台灣首部原創登山肌力訓練全指南── 「從實務經驗來看,愈來愈多人相信肌力訓練可以協助登山運動, 但要怎麼做才能有效率地改善登山能力,則是一門應用科學。 」 超過400張實拍照片×34支QR Code重點動作示範影片 正確觀念釐清+詳細訓練動作指引+肌肉自我照護法+訓練計畫安排方法...
◆愛山、親山,也讀山、寫山,時常發表精闢文章針砭時政、評論登山議題的「城市山人」董威言,睽違三年再推出以公民身分行腳山林的全彩圖文力作,獻給所有熱愛山林的戶外人。
◆台灣有不少登山相關的書籍,但主要集中在來自西方的登山技能工具書、登山與步道文學等,台灣本土亦有人書寫來自8,000公尺巨峰的攀登故事、步道與路線介紹、抒情與紀實夾雜的登山報導╱紀錄、山林工作者的職業經歷、山林主題的散文集與小說、區域性的環境史專書等。但是著眼台灣整體登山環境,以及作為一位台灣公民該如何看待自家山林的書籍卻極為稀罕。
◆本書從作者的親身登山與人生經歷出發,有登山帶來的自我成長與實現、有重新認識台灣歷史的震撼與反思,還帶領讀者審視諸多環境與社會議題,廣泛而彼此連結,最後再引導到山與人關係的分析與主張,望為台灣的山林書寫注入一股藉著立足過去與當下,進而思考未來的能量。
「登山對我而言,尤其是在山上連續步行數日的行程,能夠漸漸軟化一層受文明生活燒製硬化的外殼,助我找到一個陌生但快樂的自己。登山意味著揮別舒適,揮別舒適即是發掘潛力的契機;和本為陌生人的隊友們患難與共、互相幫助,乃至自發為隊伍貢獻力量,從其中獲得快樂,亦是一種當今都會生活中難得的體驗。也許這就是我喜歡登山的理由吧,幸福感。」──本書作者 董威言
繼口碑好評的《登一座人文的山》後,愛山、親山,也讀山、寫山,時常發表精闢文章針砭時政、評論登山議題的「城市山人」董威言,睽違三年再推出以公民身分行腳山林的最新圖文力作,獻給所有熱愛山林的戶外人。
這是一本城市人的登山經歷精選輯,但他眼睛看的不只是山,還有形形色色的人與故事。從永遠奪去父親的一場山難、第一座百岳的感動、目睹各種山林現象的反思,到經典的高山縱走、自立自強的決心、透過古道重新認識台灣及親子登山,讓讀者一探山如何從遙遠陌生的地方,逐漸成為一個人成長的試煉之地,甚至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本書從作者的親身登山與人生經歷出發,有登山帶來的自我成長與實現、有重新認識台灣歷史的震撼與反思,還帶領讀者審視諸多環境與社會議題,廣泛而彼此連結,最後再引導到山與人關係的分析與主張。內容雖然橫跨許多不同的山區與路線,探討的議題又是包羅萬象,所有文字的源頭卻不脫一雙好奇的眼睛,一股無法忍耐不去思考的執著,和一份深埋心頭、發自感性且歸於理性的土地之愛,更在人人愛往山跑的時代,提供一個新鮮而真摯的公民視角,也希望為台灣的山林書寫注入一股藉著立足過去與當下,進而思考未來的能量。
作者簡介
董威言
1988年生,網名城市山人,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畢。居於城市的我愛登山,也愛寫山,但不是自然景物與行程紀錄,而是山與人的關係。作者、登山者、戶外奶爸,目前正處於育兒焦頭爛額,卻打死不退出登山界,於是積極透過親子登山和公民參與延續登山生涯的時期。歷年發表文章可見於網路專欄、報章雜誌和全國登山研討會,著有《登一座人文的山:貫穿古今中外、文明與荒野,獻給所有戶外人的自然人文通識課》。
•部落格:mountainurbanite.com/
•FB粉專:www.facebook.com/UMountain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