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盡的台灣味(下冊)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說不盡的台灣味(下冊)

多元兼容的流轉台味

  • 出版日期: 2025/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8.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4182966
  • eISBN: 9786264182997
  • 字數: 70,419
紙本書定價:NT$ 450
電子書售價:NT$ 356
電子書特價:NT$ 32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購買領書額度

這是一場多元台味的飲食探索,

從世界各地傳入的各種風味,落地生成那些有點相似、

卻又不太一樣的舌尖印象……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433

    奧運金牌選手跨界首作 入圍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大獎──2025年斯特雷加獎決選作品 獻給每個渴望成長、追尋自我與勇氣的靈魂 有時,成年人會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走的路。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恐懼就勇敢,因為恐懼使我們變得更好!

  • 特價 電子書: NT$ 383

    《黑白大廚》圈粉無數 料理詩人~愛德華.李三部曲 第一彈 「一道菜從來不是終點,而是線索。」 那些我們愛吃的、不吃的食物, 無意間,定義了我們是誰。 ★★★繁中版限定★★★ 愛德華寫給讀者的親筆信

  • 電子書: NT$ 435

    品讀《老派生活有約吃飯之必要》, 你會認識阿寬,這個人,跟他成為老友、飯友、酒友, 一起老派的相約,一起探索吃飯有愛的原鄉。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通關密語:很好看•很餓•不要晚上看 好(ㄏㄠˋ)吃的胃口,好(ㄏㄠˇ)吃的心法,一次蒐羅 做菜這件事,可以信手拈來,可以當成學問,可以兢兢業業,可以華麗鋪排。自封饞人的馬世芳,從疫情期間煮一碗麵開始,疊著過往豐厚的美食的經驗與記憶,揉成他的廚房道理。廚房裡,他像個好奇孩子,興致勃勃尋找著好吃、...

  • 電子書: NT$ 252

    橫跨70年的台、滬、越、黔、川流浪紀行+ 11則真情溫暖食譜故事 紀錄片導演瞿筱葳坐在雲門流浪者計畫的面試會議室裡, 她想要去走一趟奶奶生前逃難的路線, 林懷民老師對她說:「如果妳去,妳就放空,什麼都不要想。」 但她心想真荒謬,「一個充滿思念的人,如何什麼都不想?」 但她明白這個叮囑雖然矛盾卻是...

  • 特價 電子書: NT$ 320

    這是一席台灣風土的飲食對話, 從土地長出的傳統風味,在你我的味覺習慣中, 爬梳出彼此共有的文化記憶……

  • 電子書: NT$ 280

    飲食,串連著日常,也緊密連結著人生。 以文字書寫飲食,不只是記錄味蕾的記憶,更是對生活與回憶的溫柔描摹。 ◆特別邀請《歡樂宋》、《大清盛世忙什麼》作者李純瑀老師,以更新鮮、更深刻的視角,探究飲食書寫的多層次內涵。食物帶來的滿足,表層是口腹之欲,裡層則是歲月在生命中留下的餘味。

  • 出版日期:2025-05-28
    特價 電子書: NT$ 320

    陳淑華【島嶼飲食首部曲】 15周年初味如新版 ◆36道家常料理散文:以家庭餐桌為田野,透過「尋常的口味」、 「歲時的滋味」、「時代的氣味」三個向度,細緻爬梳本土飲食文化。 ◆25則私房菜譜:記錄母親的手路,訣竅提點,經驗傳遞。 ◆22篇餐桌筆記:旁徵博引古今史料,探尋家常食物的文化路徑...

  • 電子書: NT$ 293

    *本書恕不參與2023線上國際書展3本75折優惠 12年前,她在廚房料理台找到人類學的廣袤田野, 從此甘心樂意「土著化」,做廚房裡快樂踏實的人類學家。 這本書,不只記錄了她的學廚初心和餐飲見聞, 更以知識與實務結合的新型態寫作, 開啟一代華人飲食書寫的新風潮。 53篇學廚筆記...

  • 特價 電子書: NT$ 270

    ☆ 食好料,看所在,寫出心頭的愛 ☆ ☆ 濃烈又隨意的台派真情,含藏風土與語言魅力的飲食書寫 ☆ ☆ 金漫大獎得主阮光民友情跨刀繪圖 ☆

  • 電子書: NT$ 169

    人生的滋味,尋常味道的不尋常 平凡人有其平凡樂趣,自有其甘酵的真味 這一份記憶,永遠在舌尖上…… 念人情,談滋味,千錘百鍊人間真味 散文名家徐國能飲食與記憶的經典散文之作 出版10週年經典珍藏版 各高中職推薦書單、必讀書單 收入〈毒〉、〈食髓〉、〈第九味〉、〈刀工〉、〈興亡錄〉等名作

  • 出版日期:2005-09-23
    電子書: NT$ 161

    全書共五十二篇,從鮮啖、煮炒、蒸熬、燜烤、挑嘴、外食等方面詳述各味美食、各色食材的身家故事、料理方式與作者自己的私房心得;而蔡珠兒不僅以音樂佐伴、以氣氛增味、以文字追索美味,她更不忘料理文字,料理生活心之所繫,在她的字裡行間,文學故事裡的主角化身為一道道的美饌佳餚。

  • 電子書: NT$ 231

    以文字療癒日常的困頓 以煮食完成真實的創作

  • 電子書: NT$ 294

    英國一家從札幌吃到沖繩,深度探訪日本100天, 透過飲食體驗日本文化,感受大和民族的極致追求! 好友阿利丟來一本日本料理書,意外開啟麥克的日本之旅。 他帶著妻子,還有兩個挑食的孩童,浩浩蕩蕩飛越半個地球, 預計從北海道往南到東京、京都、福岡、廣島、沖繩等地。 不只壽司與拉麵,還要一嚐炸...

  • 電子書: NT$ 196

    【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   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   本書蒐羅了作者對故都北平的懷念之作,除了清宮建築、宮廷生活、宮廷飲食介紹外,對平民生活的詳盡描述,也引人入勝。收錄了作者對蛇、火腿、肴肉等山珍,以及蟹類、臺灣海鮮等海味的介紹,除了令人垂涎的美味,還有豐富的常識與掌故。更暢...

  • 出版日期:2019-08-13
    電子書: NT$ 255

    逯耀東教授可說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開拓者,將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等瑣事提升到文化的層次。透過歷史的考察、文學的筆觸,與社會文化變遷相銜接,烹調出一篇篇飄香的美文。

  • 電子書: NT$ 350

      一群隔代教養的八年級生,一份想留住即將失傳的手路菜與長輩生命故事的初心,   以「吃頓飯」開啟青、銀兩世代的溝通橋梁,   歷時三年,完成這本臺灣首部集結百齡智慧,獻給時代記憶的食譜,   五十篇人生故事,五十道家傳料理,   尋訪全臺各縣市及澎湖、金門、馬祖、綠島、小琉球、蘭嶼,  ...

  • 詳細資訊

    台灣飲食的特別之處,在於不同地方來的料理,在這塊土地生根之後,還繼續往其他地方發展,例如小籠包、燒餅油條、餃子、滷味、高粱酒……,本來不是台灣原有的食物,卻能透過這塊土地發揚光大。如果沒有這島嶼的包容度,就沒有名揚國際的可能。

    跟著胡川安老師,從飲食考察的角度一起探看這些透過多元文化交融出的料理,以及運用我們土地長出來的食材,是如何改變並創造出新的、專屬這島嶼的台灣味。

    一起來探看多元文化交融出哪些台灣味:

    ❖日治時代就吃壽喜燒?原本的壽喜燒是用煎的而不是火鍋?

    ❖台灣人愛吃火鍋,但其實鍋物料理幾乎都是外來的?

    ❖來自外省手藝的小籠包怎麼變成台灣代表美食?

    ❖台灣本來沒有甜的擂茶?

    ❖台式早餐的經營模式其實是來自麥當勞?

    這島嶼的飲食文化,就是各種文化的交融。
    從不同地方來的飲食,但台灣人用自己的方式吸納,
    讓不同的飲食文化都轉變成了自己……


    作者簡介

    胡川安

       生活中的歷史學家,身於何處就書寫何處,喜歡從細節中理解時代、從生活中觀察歷史。在日本、巴黎、美國和加拿大生活過。由於興趣龐雜,大學雙修歷史與哲學,研究所於國立臺灣大學雙修考古學與歷史學,後取得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東亞系博士。曾任「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華文朗讀節策展人,目前為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編著十餘本書,著有《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和食古早味》、《絕對驚艷魁北克》、《東京歷史迷走》、《京都歷史迷走》、《權衡:孫子兵法教你亂世中的生存之道》、《餃子與味噌:流動的日本味》與《記憶台灣》二冊,編有《重新思考皇帝》、《故事臺灣史》四冊、《故事東亞史》二冊。

    媒體推薦

    【知味推薦】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吉雷米|台語節目主持人、文化觀察者

    李文成|《一歷百憂解》Podcast製播人

    曹銘宗|台灣文史作家

    鄭順聰|台文作家

    盧建彰|導演、作家

    謝仕淵|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專文推薦

    食物不只是飽足,更是文化的載體與人情縮影。尤其台灣這樣的移民國家,一碗飯、一盤菜,時常蘊藏不同族群的文化交融。當「地方再生」淪為觀光包裝,飲食文化被「美食節」簡化成網路關鍵字的時代,作家深入田野,重構文化背後的真實脈絡,就顯得很可貴。

    胡川安老師以「飲食文化」課為起點,化身飲食偵探,走訪路邊攤、家常菜、三星餐廳與食材產地,展開一場以味覺為經、田野為緯的文化書寫之旅。

    《說不盡的台灣味》兩冊書分別聚焦「風土滋養」與「多元交融」。從滷肉飯、珍奶到辦桌菜,從在地食材的原味展現,到跨文化激盪出的新風貌。每一道料理背後,都是一代人的痕跡與生活敘事。

    作者用自己的人生體察、記憶與味覺,感受台灣飲食不同地區的流變、風土的差異,以及其中交織的人情故事。透過他的輕快筆調和深入觀察,讓味道成為門道,帶你讀出台灣味的千滋百味。無論是研究者、料理人,還是單純愛吃的你,都能在這兩本書中找到台灣飲食豐富的趣味和魅力。

     ──Hally Chen(飲食記錄作家)

     

    身為定居台灣十多年的法國人,我深深體會,真正理解台灣,不能只靠旅行與書本,而是要走進菜市場、聞進巷口小吃攤、坐進餐廳裡與人一起吃飯。食物,是台灣最深情的文化語言。

    這本書是一趟穿越時空的飲食旅程,從鐵路便當、麻辣鍋、眷村菜,到牛排文化、西班牙料理到咖啡浪潮,每道料理背後都是故事與文化的堆疊。

    作為法國人,我特別關注書中對法式料理在台灣的描寫。真正打動我的是,台灣廚師不是模仿,而是以尊重風土的精神,創造出有土地氣息的「台式法菜」,展現文化交流中最美的再創造。這本書像一場長餐,不只讓你飽嚐滋味,也讓你讀進台灣與世界交會的風味與情感。推薦給每一位想認識台灣、理解文化的人。

    ──吉雷米(台語節目主持人、文化觀察者)

     

    近年來幾乎所有關心台灣史的學者專家,都在努力尋找一個答案:如何讓我們印象中這些有趣、卻在大眾記憶裡生硬的故事,變得更加美味可口?

    胡川安老師結合自身對美食的品味與台灣料理的熟稔,在過去幾年穿梭在不同城市、試圖幫這些融合大江南北的美味佳餚找尋它們的DNA,自米其林三星到路邊小吃,都有一段跟味覺一樣鮮甜可口的獨家歷史故事。

    透過真切的觀察與文字,作家讓本來只是充斥笑聲與嘈雜的餐桌、車水馬龍的餐廳,成為了街頭巷弄、任何家戶都有的歷史博物館,讓美味之外更看見台灣四百年文化交織出的味蕾狂想曲。     

    ──李文成(《一歷百憂解》Podcast製播人)

     

    常常在台灣品嚐某道飲食時,因舌頭愉悅讓腦袋喚起記憶,口中胡亂道出:「我記得這是怎樣?但好像又不是這樣?到底是哪樣!」去查谷歌,叫喚AI,往往是一堆凌亂且不確定正確性的資訊。那就翻開《說不盡的台灣味》,這兩本是台灣飲食的小百科全書,有胡川安博士為你主講,先以自身的經歷如YT影片般帶領著你穿越不同的文化,走南闖北,無所不嚐。

    其具備深厚的學識,強大的資料彙整能力,更有親身的品嚐、廣闊的交遊、全面的視野,告訴你這一系列飲食在台灣的發展──這是缺乏體驗、感情冷漠的AI所沒有的。更勝AI的,是這位饕客、學者、漫遊者三體合一的作家,文字平易,見解獨到,好讀好順又好懂,好客好吃好走踏,一道知識脈絡就此get!一本書把台灣味全都包起來! 

    ──鄭順聰(台文作家)

     

    胡川安這書寫得真好啊。我和妻都愛吃,交往的朋友,也多懂吃。過往廣告公司有個風氣,因為大家工作時間長,因此,為了慰勞員工,當主管的常常請吃飯,有時慶祝比稿成功,有時只是凝聚感情,加上要培養品味,好滿足客戶對廣告作品的要求,因此,通常會找好的餐廳、館子聚餐,一週吃上個幾次。於是,川安書中的館子,我多數吃過,在閱讀的時候,那環境的氣氛、菜色的滋味,都立刻重現面前,臨場感十足,真是非常棒且立體的讀書經驗。

    但,我覺得,最精采的不是那食物菜色本身而已,而是後面的故事。我也會好奇,四平小館的酸菜白肉鍋怎麼來的?信義路那個離廣告公司很近的太和殿,說港星常去吃,那麻辣鍋又怎麼在台灣出現的?或者那個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想起一定要吃的米干,又是怎樣的來歷?

    輕鬆愉快的語調,對故事的好奇,就是這本書的模樣,我讀來,就好像跟川安同桌,聽他一貫帶著遊戲般的笑容,卻道出食物背後的歷史,那總是讓我感到驚奇,並且深深著迷。

    飲食考察,十分辛苦,川安每天都得跑十公里好消耗熱量,我們讀這書,倒不至於得到過度的熱量,反而是咀嚼了熱力十足的故事,就請各位享受美食,又沒有負擔!

    ──盧建彰(導演、作家)

     

    川安經常對自己南北奔波的飲食體驗,謂之「辛苦的考察」,這些讓人口水直流、羨慕不已的行程,如今出版為《說不盡的台灣味(上冊):風土滋養的印象台味》與《說不盡的台灣味(下冊):多元兼容的流轉台味》這兩冊書。

    我們偶爾會在台南的餐桌上相遇,理解這個過程,「果然辛苦!」在各種誘人的美味裡,要穩住很不容易。

    川安認為味覺評價經常似是而非,缺乏有系統方法,飲食經濟行銷語言過於淺顯,難以展現食材與廚藝交會的深刻層次。他因此主張要動用各種感官品嚐味道,也要能辨識存在於各種食材中的風土原味,才能將味道消化、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於是餐桌上的川安,要吃要聞要問要聽,真的很忙碌。

    我可以見證「飲食考察太辛苦」,各位讀者還是先讀書比較快!

    ──謝仕淵(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