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狠準表格工作術
高效省力工作術 如果你也為拖延所苦,要是無法短時間改變,就學習與拖延共處,逐步穩健地把拖延時間縮短。本期內容也有助於你用更聰明的工作方法,用最少時間槓桿出最高產出
【導讀推薦】 你的英文比你想的好 學好英文是許多人反覆出現的新年新希望。但知道英文很重要,與決心學好英文又是兩回事。為什麼學不好英文,或許是因為你把英文想得太難。在全球化的商業環境中,英語只是工具,說得好不好,端看是否能達到溝通的目的。 ……
關於工作、人生的80個解答 「如果我能看得更遠,那是因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科學家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認為藉由前人的經驗,可以避免犯錯、看得更遠。23位卓越企業家、領導者的經歷,精煉成他們對人生與工作、成功與失敗的一句體悟,也許就是你需要的建議。
CEO的學習策略 打破框架、自我升級、翻轉逆境 要做好你現在的工作,你該學什麼?就算你還沒有答案,你也一定感覺到了,世界變得比以往更快、更複雜,AI更加速顛覆了職場與產業。也許問題不是「該學什麼」,而是「如何不斷學習、自我更新?」這個問題,或能問世界頂尖的CEO們,因為他們是最早感受到變局與...
揮別瑣事、產能倍增 AI工作術 生成式AI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工作品質的革新。微軟(Microsoft)曾在〈2023工作趨勢指數報告〉指出,64%的工作者感到時間和精力的匱乏,科技進步傾倒了更多的電子郵件、訊息通知,看似事小,但積累起來猶如「數位債務」(digital debt),讓你更忙...
打造幸福職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因憂鬱與焦慮而損失120億個工作天,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元)。美國線上心理治療公司Lyra Health指出,有7成員工因工作相關的心理困擾而影響日常表現。心理健康不再只是個人問題,更逐漸演變為組織人才風險。尤其是年輕世代,...
歡迎光臨,高年級生! 打開45+人才新藍海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45 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一半。然而,勞動部 2024 年報告指出,45 ∼ 64 歲勞動參與率僅有66%,約35%中壯齡族群提前退出職場。 與此同時,台灣面臨大缺工潮,人力銀行上的職缺數屢創新高。勞動力閒置與職...
榮格心理學 減少內耗,重啟人生劇本 為什麼人們容易在中年時遭遇痛苦?為什麼我們會不斷質疑人生意義、叩問自己到底是誰、想成為什麼?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G. Jung)從人類的無意識展開研究,探索人的一生會面臨的考量與抉擇,如何影響自己的精神活動,試圖提出解答。榮格心理學恰如一把鑰匙,能...
向台積電學管理 世界級企業7個卓越思維 在台灣,講到台積電幾乎無人不曉,就連遠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也頻頻點名,稱它為「全球最大、最強大的半導體公司」。然而,即使是市值擠入全球前10大的「護國神山」,也曾經歷技術落後、找人、找資金等狀況。創辦人張忠謀從企...
【編者的話】
列清單就不會出錯?
去年入選搖滾名人堂的英倫樂團「電台司令(Radiohead)」,舉辦演唱會常帶給歌迷新鮮感,卻也讓工作人員頭大,因為他們不像其他演唱會,會重複部分曲目內容,而是每次從上百首歌單挑出不同組合,以致每場歌曲組合要用的吉他、吉他調音設定、效果器都不同。
《隱系人類》裡介紹跟了電台司令20年的吉他技師,除了早已把每首歌曲設定記在腦袋裡,手邊還有一本檔案,只要一拿到曲目,就在每首曲旁邊寫下代碼:這首曲要用哪把吉他、怎麼設定,效果器要如何更動,讓自己和工作人員一目瞭然,快速作業。
厲害的腦袋,也需要外接硬碟當指南,清單、表格、SOP(標準作業流程,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的設計就是這個道理,把繁雜的事情可視化,成為個人或組織的工作指引。但清單或表格更可貴的地方在於「去做」(to-do),列待辦事項、檢查表、工作計畫人人都會,但難的是你做到多少?做得夠確實嗎?
《拖延有理》的作者安德魯.桑提拉(Andrew Santella)說,只要他感到焦慮,他就列清單,因為寫清單的滿足比執行更高,讓他覺得自己有在做事。但列而不做,或隨便做,有時比不列還糟糕。
好比經典電影《小鬼當家》(Home Alone),一大家子人急急忙忙出門渡假,慌忙的大姐在清點檢查、數人頭時沒看清臉,把來玩耍的鄰居小孩當成自家小弟,上了飛機才發現把小弟獨自留在家中。
這期特刊盤點了工作者常用表單以及做法,協助大家將表格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所有計畫都能做到、做好、做仔細。
文稿主編 紹蓓宣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