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原價 | 售價 | |
---|---|---|---|
電子書 |
|
NT$180 | |
經理人月刊(24期) | NT$2199 |
向台積電學管理
世界級企業7個卓越思維
在台灣,講到台積電幾乎無人不曉,就連遠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也頻頻點名,稱它為「全球最大、最強大的半導體公司」。然而,即使是市值擠入全球前10大的「護國神山」,也曾經歷技術落後、找人、找資金等狀況。創辦人張忠謀從企業文化、招攬人才、培育接班人等一步步落實自己的理念,扭轉劣勢,逐步打下穩固根基。本次專題從7大面向剖析台積電的管理之道,包含企業文化、技術突破、人才選育等,拆解台積電的成功方法,讓企業學習正向成長的飛輪效應。
打造幸福職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因憂鬱與焦慮而損失120億個工作天,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元)。美國線上心理治療公司Lyra Health指出,有7成員工因工作相關的心理困擾而影響日常表現。心理健康不再只是個人問題,更逐漸演變為組織人才風險。尤其是年輕世代,...
CEO的學習策略 打破框架、自我升級、翻轉逆境 要做好你現在的工作,你該學什麼?就算你還沒有答案,你也一定感覺到了,世界變得比以往更快、更複雜,AI更加速顛覆了職場與產業。也許問題不是「該學什麼」,而是「如何不斷學習、自我更新?」這個問題,或能問世界頂尖的CEO們,因為他們是最早感受到變局與...
榮格心理學 減少內耗,重啟人生劇本 為什麼人們容易在中年時遭遇痛苦?為什麼我們會不斷質疑人生意義、叩問自己到底是誰、想成為什麼?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G. Jung)從人類的無意識展開研究,探索人的一生會面臨的考量與抉擇,如何影響自己的精神活動,試圖提出解答。榮格心理學恰如一把鑰匙,能...
歡迎光臨,高年級生! 打開45+人才新藍海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45 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一半。然而,勞動部 2024 年報告指出,45 ∼ 64 歲勞動參與率僅有66%,約35%中壯齡族群提前退出職場。 與此同時,台灣面臨大缺工潮,人力銀行上的職缺數屢創新高。勞動力閒置與職...
Z世代崛起! 拒當過勞社畜、改寫職場規則 最不想加班的世代來了!企業怎麼接招?2025年Z世代占全球勞動力的25%,而在台灣職場,有近2成是Z世代,從招募到留才,從溝通到管理,傳統的職場文化看似面臨挑戰。 但,只要理解世代觀念差異,閱讀本期Z世代使用說明,就能讓年輕一代的工作者成為團隊最強...
2025管理大趨勢 THE FUTURE OF MANAGEMENT 從2020年開始,全球每2年就遇到一次改變產業、商業環境的大變革。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與工作習性、生成式AI的突飛猛進,也考驗著組織數位化程度、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也意味著各國關係將會有所改變,這些變動,都將持續影響全球...
2021年2月號 焦點企畫 六大方法助你說服協作伙伴 讓家族企業基業長青 台灣躋身2020數位進展明星區 上市公司該汰換了 別說短期心態一定壞
焦點企畫 別讓供應商傷了品牌!知道何時該維持關係,何時該捨棄 給自己多一點溫柔 比爾蓋茲:不創新,避不開氣候災難 招募流程非變不可 管理學潛移默化,成就杜書伍通路帝國
2021年4月號 執行長親上火線拚業績! 焦點企畫 我的績效,同儕評估? 執行長該站上銷售前線嗎? 我們喜歡居家工作? 升級銷售服務三步驟 疫後銷售新法則
別說你了解中國 中國式創新的新優勢 精明的自我推銷術 西方思維讀不懂中國 美中不再當伙伴,企業該怎麼辦? 單偉建:美國人不懂中國有多資本主義!
2021年6月號 焦點企畫 降低新創企業失敗率 如何拉近職場性別鴻溝,突破女性晉升天花板? 工作過勞自救守則 供應鏈最新危機在塑膠?全世界都需要的,不只半導體 顧客忠誠方案卻讓顧客不開心?小心「迴力鏢效應」
2021年7月號 以變革應萬變 焦點企畫 公司化身變革高手 馬丁.巴倫 創新競賽成了創新殺手? 用「科學力」提煉不敗的商業寫作技巧
AI,我的行銷神器! SPAC:投資金礦或錢坑? 別讓創辦人光環形成接班人陰影!家族企業傳承須避免的負面效應 AI行銷為何不給力? 這種行銷科技,別買! 設計AI專屬行銷策略
2021年9月號 超前部署新人才庫 焦點企畫 職涯經驗談:比莉.珍.金 裁員無法提升企業戰力 征服未來的六大人才布局 職涯卡關,不想努力了嗎? 別忽略二度就業人才
2021年10月號(第一屆鼎革獎,全台數位轉型典範出列) 焦點企畫 時間管理魔人差點著了魔 四季藝術兒童教育機構做「阿嬤也會用」的app,把時間解放給重要的事 台灣人壽理賠申請一指搞定,保費30分鐘就入帳! 旺宏sNOVA超新星系統,吳敏求超前布局30年的競爭力! 緯穎科技「零機...
焦點企畫 連結力助你迎戰新職場!建立策略性人脈網絡的 5 大方法 職涯經驗談:美國暢銷作家丹妮爾.斯蒂 別再如此殘害你的創新能力,請避開 4 大心理陷阱 女性治理盼成「關鍵多數」,發揮多元化影響力 素人蛻變最年輕女董,總太地產翁毓羚挑戰行規市值翻倍
焦點企畫 【12月搶先看】迎接專案管理新未來 別耽誤行銷長推動全球業務成長 別再用「忍耐」度過每個工作日!3 步驟重建工作的意義 模組化+快速迭代,巨型專案不必曠日費時 敏捷妙方,「非常規」速效策略組建高效臨時團隊
建立新時代領導團隊 焦點企畫 撕下浪費標籤,奢華品牌如何呼應永續? 迎接量子運算,現在就開始 建立新時代領導團隊 活用學習曲線管理績優團隊 「家庭幽靈」 藏在職場裡
2022年2月號 挑戰破壞者的四大存續之道 科技巨頭會倒下嗎?專訪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 專訪微軟執行長:彈性工作、元宇宙和同理心的力量 在為時已晚前,醞釀變革 「個案研究」到底在教什麼?
矛盾激發創新 焦點企畫 管理意見交鋒的團隊: 培養正向表達並相互信任的文化 高薪無可取代的留才祕訣 比總股東報酬率更可靠的衡量指標
企業目的必須來真的! 焦點企畫 兼顧獲利與目的的最佳決策 運用企業目的,塑造更好職場 敏捷法推動企業目的 探索企業目的背後的目的 打造AI時代的優質顧客體驗
什麼樣的工作人人愛? 焦點企畫 塑造人人熱愛的工作 啟動四關鍵,點燃企業「二號引擎」 領導人,請師法科學家 與顧客聯手賺取更多價值 別讓金融惡行有機可乘
發掘市場待解的需求 焦點企畫 在數位時代,發現尚待滿足的顧客需求 化解職場中的政治對立 供應鏈平台化身創新引擎 打破你對顧客歷程的誤解 你需要AI道德委員會的理由
贏在不確定年代 焦點企畫 迎戰未來必知的 10 大管理新趨勢 從卓永財、杜書伍到潘思亮都愛讀HBR,為什麼? 經典全收錄!商業史上最有影響力的30篇文章 人際互動成為領導顯學 徹底剖析Web3
2022台灣企業領袖100強 焦點企畫 在動盪時代制定與時俱進的策略 ESG目標與財務績效可以兼得 績效管理不應是協作殺手 改寫團隊的「社會契約」
你的公司還在層層批准嗎? 焦點企畫 打破層層批准的公司 致勝的「選擇權」 建築大師法蘭克.蓋瑞零延遲、零超支的專案管理心法 促進健康平等是業主之責 被你忽視的成功擴展關鍵
忙碌流行病 焦點企畫 拒絕忙碌掛帥的文化 何不重新設計我們的工作? 修正團隊內的自毀機制 靈活掌握雙重領導屬性 「新領」人才崛起中
打亮個人品牌 焦點企畫 多元選擇打通競爭優勢 「非破壞式」的創新 行銷人必知的分析三法 展開領導力轉型之旅 利害關係人策略為企業永續加分
一線人力去哪了? 焦點企畫 輕忽低薪員工醞釀巨大損失 拒絕壞工作創造好工作 「務必要盡力協助員工為成功做好準備」 品牌塑造與績效行銷不相悖 我的新創事業是營利還是非營利?
2023台灣上市櫃女性CEO調查 焦點企畫 全台最強女CEO亮相!展現溫柔領導的魅力 【榜單】2023台灣最佳上市女CEO 20強、最佳上櫃女CEO 10強 適才適所,敲破玻璃天花板 機械業的「創意總監」,以個人特質創獨特價值 柔弱也能勝剛強!小廠練成機能鞋霸主 ...
打造療心職場 焦點企畫 拉一把陷入心理低谷的員工 協助員工逃離社會認可囚籠 焦慮的經理人,你在微觀管理! 重塑AI時代所需的技能 現在我們都是程式設計師
你的生成式AI策略為何? 焦點企畫 排除風險,獲得生成式AI的效益 助員工把生成式AI當成左膀右臂 別讓你的AI專案脫軌失敗 呼應永續行動,中階主管是關鍵推手 二手商機革命進行式
2023年12月 說故事推動大變革 焦點企畫 故事力:重大變革的推手 業務開發王請改採三大新行動 七步AI策略,做出最佳即時訂價 從人脈中提煉創新 制定公司原則,為決策找到方向
向台積電學管理
世界級企業7個卓越思維
在台灣,講到台積電幾乎無人不曉,就連遠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也頻頻點名,稱它為「全球最大、最強大的半導體公司」。然而,即使是市值擠入全球前10大的「護國神山」,也曾經歷技術落後、找人、找資金等狀況。創辦人張忠謀從企業文化、招攬人才、培育接班人等一步步落實自己的理念,扭轉劣勢,逐步打下穩固根基。本次專題從7大面向剖析台積電的管理之道,包含企業文化、技術突破、人才選育等,拆解台積電的成功方法,讓企業學習正向成長的飛輪效應。
【編者的話】
卓越的DNA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2025年4月2日於白宮玫瑰園,公告了驚動全球的關稅政策,全球股債匯市應聲重挫。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成分股暨市值比重,台積電市值占台股大盤比重約35%(隨股價波動有時更高),時而在2、3名間互換的聯發科和鴻海,各自占比超過3%。
截至3月28日,也是關稅震撼彈公布前,台積電股東數為170萬303人;到了4月11日,台積電股東數為183萬6996人(增加13萬6693人);4月18日,股東數為188萬7891人(新增5萬895人)。
升斗小民對台積電風雨生信心,或許已經不是出於對市場的判斷、產業的洞察、經營團隊的了解或財務數字解讀等投資評量指標,而是一種「光環效應」:台積電厲害到全球頂尖企業不能沒有它,世界強國都想要它,值得繼續投資。
這家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公司,1987年成立至今,市值躍居全球前10大。引用創辦人張忠謀在自傳裡附上早年撰寫的文章,說明台積電在半導體產業的獨特之處:「台積電的成立代表好幾層的意義。其中最大的意義,就是把晶圓代工從一個副業,變成一個專業。⋯⋯專業代工的出現,不僅大幅提升了晶圓代工的品質,也大幅增加晶圓代工的可依賴度。」
「第二層的意義:專業晶圓代工大幅降低了進入半導體業的障礙。⋯⋯投資晶圓廠需要很大的資本。現在倘若有一個可依賴的、品質很高的晶圓代工廠,自己不再需要投資晶圓廠,這將大幅降低半導體業的進入障礙。⋯⋯台積電一口氣創造了2個工業:第一個是晶圓代工業,第二個是無晶圓廠設計業。⋯⋯對半導體業來說,是一個劃時代的創新。」
創新之後呢?答案也在張忠謀自傳裡:「允公允能,日新月異」,「一家企業如果能夠隨時在創新,……那它真的可以傲視群雄,變成一個很成功的企業。」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在2020年入選工研院發布新任院士時表示,一位台積電退休員工送了他《為什麼A+巨人也會倒下》這本書,讓他戒慎恐懼。
該書作者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還寫過《從A到A+》、《基業長青》,分析企業卓越之道。其中,張忠謀任職過的德州儀器,就在《基業長青》裡,被列為高瞻遠矚企業惠普(HP)的對照組;而柯林斯筆下的卓越企業,有些後來也倒下了。衝進第一很難,維持第一更難。
張忠謀提到,innovate(創新)這個英文字,含有「do」意義,「不只是口頭上講講,而是要實際去做。」讓我們一窺台積電攀向峰頂的實務做法。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