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出版業走入綿長的寒冬,身在其中的人要如何面對挑戰,未來的新人要從哪裡找到轉機?
台灣文創政策從2002年提出,2010年將文創產業內容擴充為「15+1」項,奠定當下文藝產業的樣貌。十八年以後,我們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
到底 #什麼是文創 ?
《文訊》11月號,從產業概況、官方政策、文創實務工作、文創系所現況等各種角度觀察台灣文創的面貌,探究背負文藝理想之人能夠如何在荒涼之境中繼續負重前行,尋覓生機。
現代社會的移動已成常態,不論工作、搬家、出遊、婚姻……, 有些人在移動中偶然孕誕創作,有些創作者則為了書寫而主動選擇移動,不只地理移動,更是身分和心態的遷挪。本期專題將聚焦有關移動的創作經驗,當移置/越界與創作交融,這種動態如何影響文學書寫?文字又是如何作為載體,再現、形塑出移動經驗?
在文字工作的世界裡,採訪寫作往往是難以避開的書寫類型,實際上它既是某種意義上的敲門磚,也是富含學問的技術。文字工作者們通過與更資深的作家或公共人物的對話,不只屢屢練習走入人心的技巧,也要學會再現現場的技術。做足訪前功課後,現場尚有能寫的與不能寫的內容相互交錯,也須捕捉到魔幻時刻,事後取得多方共識,方...
文學少女熱愛的時空旅行大全集 11 小說 ╳ 13 漫畫 ╳ 41 電影 ╳ 14 影集 蟲洞、重力場、祖父悖論以及更多的時光機器……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