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訊4月號/2024 第462期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文訊4月號/2024 第462期

1 人評分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42.5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頁數: 213
紙本書定價:NT$ 200
電子書售價:NT$ 140
暢讀包
小說暢讀
暢讀包
人氣暢讀
可購買品項 售價
電子書 NT$140
文訊(12期) NT$1400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成功訂閱後,將由最新刊開始派送。訂閱不與站上其他優惠併用。

購買領書額度

地球上不再存在未受人類影響的「自然」,真正「去人類」的環境文學在當今或許已經不復存在,專題所探討的亦是「環境與人」。寫作者們書寫的空間從天空到陸地,從河流到海洋,無所不包,他們進入環境、領略自然。他們看見萬物有靈,他們聆聽山川草木的心跳,他們在書寫中進行跨越物種的對話,同時理解人類的渺小。

詳細資訊

  自從蒸汽機問世後,人類開始進入碳世紀。二氧化碳排放量與日漸增,人類足跡不放過陸地的寸縷,連海洋、天際也納入探索標的,不禁要問這顆藍綠星球可還有人蹤未至的「荒野」?可還有未被染指過的純淨「自然」?面對環境的丕變,自然書寫崛起,試圖重尋人跡不及的自然甚或荒野。及至今日,用「自然書寫」似乎已無法涵蓋諸般人為擾動下的書寫。相較之後,「環境書寫」似乎比較能廣泛指涉人與所在環境的種種面向,人亦是環境的一角,人並未比人以外的他物更靈,「萬物之靈」僅是人自以為是階段的自我謬封。
  當代環境書寫的範疇從來脫不了人間煙火,不僅止於呼籲尊重自然與搶救生態的單一面向與省思,人與環境的盤根錯節,每個靜止與移動都悄然若種子落地,人們無法預測會長出什麼樣貌。人與萬物包括有機物無機物的交集、競爭、利用甚至錯身而過,滄海桑田,正是令當代環境書寫最能馬賽克般地施展開來的文本;爭鳴,永遠是創作者的賽局,我們樂見環境書寫者泅泳於賽局中,描摹出種種獨一無二的創作路徑。
  猶如文學與環境學會(Association for Study of Leterrature and Enviroment)旨在於研究文學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無所不包的內容例如海洋、溪川、陸地、山巒、動物、植物、森林、石頭、農業、工業、科技、城市、食物、能源、垃圾、疾病、病毒等範圍,環境書寫已跨越人本,放大關照面,謙卑自牧地探索未知。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