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購買品項 | 原價 | 售價 | |
---|---|---|---|
電子書 |
|
NT$180 | |
經理人月刊(24期) | NT$2199 |
AI賦能 永續轉型
2024年第17屆100MVP經理人
在劇烈的產業變遷與科技更迭中,唯有不斷自我精進與積極變革,才能讓組織與工作者不被時代的浪潮淘汰,並在全人類共存的環境裡,追尋事業的永續發展。第17屆100MVP從數百件報名資料中,選出不畏挑戰、積極變革的經理人,他們的獨特管理心法、創意的執行方針,為讀者提供啟發與寶貴的學習機會。
榮格心理學 減少內耗,重啟人生劇本 為什麼人們容易在中年時遭遇痛苦?為什麼我們會不斷質疑人生意義、叩問自己到底是誰、想成為什麼?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G. Jung)從人類的無意識展開研究,探索人的一生會面臨的考量與抉擇,如何影響自己的精神活動,試圖提出解答。榮格心理學恰如一把鑰匙,能...
2025管理大趨勢 THE FUTURE OF MANAGEMENT 從2020年開始,全球每2年就遇到一次改變產業、商業環境的大變革。新冠疫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與工作習性、生成式AI的突飛猛進,也考驗著組織數位化程度、川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也意味著各國關係將會有所改變,這些變動,都將持續影響全球...
歡迎光臨,高年級生! 打開45+人才新藍海 2025年,台灣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45 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一半。然而,勞動部 2024 年報告指出,45 ∼ 64 歲勞動參與率僅有66%,約35%中壯齡族群提前退出職場。 與此同時,台灣面臨大缺工潮,人力銀行上的職缺數屢創新高。勞動力閒置與職...
Z世代崛起! 拒當過勞社畜、改寫職場規則 最不想加班的世代來了!企業怎麼接招?2025年Z世代占全球勞動力的25%,而在台灣職場,有近2成是Z世代,從招募到留才,從溝通到管理,傳統的職場文化看似面臨挑戰。 但,只要理解世代觀念差異,閱讀本期Z世代使用說明,就能讓年輕一代的工作者成為團隊最強...
向台積電學管理 世界級企業7個卓越思維 在台灣,講到台積電幾乎無人不曉,就連遠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也頻頻點名,稱它為「全球最大、最強大的半導體公司」。然而,即使是市值擠入全球前10大的「護國神山」,也曾經歷技術落後、找人、找資金等狀況。創辦人張忠謀從企...
累積財富、跑贏通膨的 8大投資金律 投資市場複雜多變,但如果不投資,辛苦賺來的錢僅存放在戶頭裡,面對通膨高漲,原地踏步的薪水如何追上飛天的物價?而人類壽命不斷延長,你的退休金夠用嗎?面對這些看不見的財富消耗,我們需要盡早做好財務規畫。本期淬鍊了9位投資大師、30本理財經典的智慧,整理8大投資...
CEO的學習策略 打破框架、自我升級、翻轉逆境 要做好你現在的工作,你該學什麼?就算你還沒有答案,你也一定感覺到了,世界變得比以往更快、更複雜,AI更加速顛覆了職場與產業。也許問題不是「該學什麼」,而是「如何不斷學習、自我更新?」這個問題,或能問世界頂尖的CEO們,因為他們是最早感受到變局與...
AI革命的核心力量 一次讀懂半導體 2024年9月11日,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會,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川普(Donald Trump)回應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提到中、美晶片產業角力,並說到台灣; IC設計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曾說「台灣是AI...
AI全球100+台灣50 2025人工智慧王牌公司大盤點,越洋專訪5組一級玩家 盤點,是一種對未來想像的策展。遍布全球的AI 100、立足台灣的AI 50當中,可以拼湊出關鍵趨勢。 試圖改變搜尋行為的Perplexity,探索著可持續性的商業模式;Poly AI讓技術藏身於客戶體驗之後...
電商終局戰 重押物流捍營收!力拚雙百目標:配達率100%+品項百萬種 國際電商龍頭先後搶灘台灣市場、國內純電商市場增長放緩,本土電商雙巨頭PChome、momo在2025年第1季皆迎來年對年(YoY)營收衰退的不景氣訊號。在雙重夾擊下,國內電商業者持續強化物流投資、做出差異化的服務策略。 ...
打造幸福職場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每年因憂鬱與焦慮而損失120億個工作天,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元)。美國線上心理治療公司Lyra Health指出,有7成員工因工作相關的心理困擾而影響日常表現。心理健康不再只是個人問題,更逐漸演變為組織人才風險。尤其是年輕世代,...
揮別瑣事、產能倍增 AI工作術 生成式AI不僅是技術革命,更是工作品質的革新。微軟(Microsoft)曾在〈2023工作趨勢指數報告〉指出,64%的工作者感到時間和精力的匱乏,科技進步傾倒了更多的電子郵件、訊息通知,看似事小,但積累起來猶如「數位債務」(digital debt),讓你更忙...
讓自己被所愛圍繞 斷捨離這個詞,最早是由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2011年入選日本的流行語。 如今,「斷捨離」已經成為多數人理解的日常用語。 近年斷捨離又再度被提起,是因為2019年初Netflix上的實境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提出者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也是日本人,她的整理術強調:只留下會...
AI風口最大贏家,帶領輝達市值衝破3兆美元 徹底解讀 黃仁勳 輝達(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是2024年最重要的商業人物,他帶領輝達發明GPU,從一度營運困難,到現在市值衝破3兆美元。因為他有遠見,也有實現不可能的韌性,屢敗屢戰的堅毅精神,創造出顛覆以往的技術,促成人工智慧的...
《科技業代工盛世結束》再見,電子五哥! 連郭台銘都暗示代工盛世結束,事實比你想的還要慘 再見,電子五哥!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宣告, 未來10年,鴻海營收成長目標由30%減半, 這代表台股將進入新的世代: 投資泡麵,報酬率勝過代……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柯P鏡 這不是一個「向柯文哲學管理」的封面故事。我們想做的是一個「柯文哲身上展現出那些管理者應具備的能力,又反映出多少領導、管理問題」的觀察。 不管是做為台北市民,或是一個小主管,我對柯文哲的印象最深刻……
AI賦能 永續轉型
2024年第17屆100MVP經理人
在劇烈的產業變遷與科技更迭中,唯有不斷自我精進與積極變革,才能讓組織與工作者不被時代的浪潮淘汰,並在全人類共存的環境裡,追尋事業的永續發展。第17屆100MVP從數百件報名資料中,選出不畏挑戰、積極變革的經理人,他們的獨特管理心法、創意的執行方針,為讀者提供啟發與寶貴的學習機會。
【編者的話】
改變,迫在眉睫
在資誠(PwC Taiwan)發布的〈2024台灣企業領袖調查報告〉中,其中有一項數字,令我讀了之後「心跳加速」。
題目是這樣問的:「如果貴公司堅持不轉型,持續按照傳統模式營運,您認為貴公司還可持續獲利多久?」
在受訪的台灣企業領袖中,針對「堅不轉型、能賺多久」,有76%的受訪者回答,「10年以下。」回答「超過10年」的,僅13%。對照全球企業領袖的答案,回答10年以下的有45%,回答超過10年的有53%。
如果所處或所創的公司,10年後極有可能不再獲利,現在該做什麼?資誠的報告中,建議企業「迫切轉型,加速重塑」。
《經理人》從2008年舉辦第一屆100MVP經理人的遴選,到2024年,邁入第17屆。在構思每一年該定調什麼主軸時,某一年,有同事彙整了過往超過10年的活動標題,發現年年想要凸顯的時代精神,幾乎一模一樣,不外乎是:成長、變革與創新。在自嘲缺乏創意的同時,自然也看見了專業經理人和事業經營者年復一年的考驗:迎戰外部環境的改變,展開內部營運的調整。
不進則退,既是宿命,也是人類的天性。就像運動場上,每每目睹已經推進到人類極限的速度和成績,借助於科技和知識的進步,總還是可以被打破。而這個速度,近乎讓人難以喘息,你想慢走都不行,因為大家都在快跑。
100MVP經理人獎項的MVP ,正是借用了運動場上「最有價值球員」(Most Valuable Player)的概念,針對為組織做出關鍵貢獻的工作者和經理人,給予肯定。100這個數字背後的意義,不在於絕對數量多寡,而在於強調,假設將商場類比於球場,那麼最終漂亮的得分,必定是團隊協力的成果。全場獨力斬獲50分的明星籃球員,沒有隊員的協力,如何制勝?
因此,任何一個組織或團隊的卓越成就,主事者的領導、設定對的方向,固然是關鍵成功要素,但是身在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能夠把事情做對,甚至在自己的責任範疇裡,也能夠發揮主人翁意識,做對的事、也把事情做對,才是成事的重要支柱。
多年下來,從每年得獎者的感言中,也可以感受到大家的謙虛與團隊精神,如同在第一屆MVP經理人得主中,就傳達出來的核心精神:責任捨我其誰,成功不必在我。
回到最初談到了令我心跳加速的問題,如果既有的營運模式,只足夠支撐10年甚或更短,那麼,「改變,迫在眉睫」。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