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天行

狄天行

  • 電子書: NT$ 30

    我自小喜歡唱歌,但萬萬想不到,唱歌竟然可以救我一命。 未入娛樂圈前,我在髮型屋做「洗頭仔」。 那時,經常有明星藝人來光顧,看見他們名成利就,心中萬二分的羨慕,幻想有朝一日,可以過他們一樣的生活。 一天,我在報上看到無線藝員訓練班招生廣告,趁左右無人,連忙把那張報紙收起,恐防別人知道我的...

  • 電子書: NT$ 30

    1995年12月,我到日本工作,與助手薇薇住同一間房。 酒店房號4701,是走廊最後一間房,房內有客廳、卧室、兩張床,我睡靠窗一張,薇薇睡靠牆一張。 那天工作得很累,我一進房就睡了,差不多到了晚飯時間,我睡醒想起床。 這時發覺全身卻動彈不得,睜開眼,見到一個戴眼鏡的肥胖男子壓在我身上。

  • 電子書: NT$ 30

    我在德國科隆出生,1996年回港參加香港小姐選舉,得到季軍及國際親善小姐。 國際親善小姐要經常到世界各地宣傳香港,順理成章拍攝了很多旅遊特輯。 2000年,我到美國華盛頓拍攝旅遊特輯,我與攝製隊入住一間歷史悠久的著名大酒店。 我提着行李到達房間,在門外已有種被監視的怪異感覺。 ...

  • 電子書: NT$ 30

    多年前,我在韓國慶州拍戲,我睡覺時會不停轉換姿勢,在酒店房間睡覺,睡到半夜,我面向廁所旁邊一塊落地鏡。 我感到一陣冷風吹近,一張開眼,就見到一隻女鬼,頭髮長長,身穿白衫,企在我身邊,彎身向下望着我。 這是我一生人第一次見到鬼,我睜大眼,心想,是否要說韓國話才能與她溝通呢? 我在韓國住了...

  • 電子書: NT$ 30

    有人說我吝嗇成性,一毛不拔,我卻認為,窮過方知錢重要,節儉是一種美德。 我的處世態度是,話自由人說,錢我自搵之。 回想童年時期,雖不至於家無隔宿糧,但要穿件稍為漂亮的新衣,就不是一件易事。 自父母因意見不合仳離後,媽媽替人打住家工賺錢養家。 一個月之中,難得有幾天回家看我,很多時都是...

  • 電子書: NT$ 30

    2019年的《恐怖影展》,泰國及香港有六部電影參展,其中一部是由我主演的《古宅》,有人稱之為我久休復出的作品。 《古宅》名副其實,在一幢古老豪宅內拍攝,踏入這幢破敗的古老建築物,不用培養情緒,已可令自己感到恐懼。 《古宅》的故事,是一位苦命女子,守着一幢大宅,等待丈夫及兒子回來,大宅不斷...

  • 電子書: NT$ 30

    《一場遊戲一場夢》,是我第一張個人大碟,這張大碟是我人生的轉捩點,想深一層,人生何嘗不是一場遊戲一場夢? 我在台北時,唱的歌未獲唱片公司賞識,為了糊口,去當電影特技人。 為賺更多錢,我專做一些高難度動作,在一次飛車特技中,出了意外,我的左耳膜破裂。 對一個熱愛歌唱的人而言,聽覺不靈...

  • 電子書: NT$ 30

    有人說,戲班中人,十個有九個迷信,這樣不可,那樣又不行,總之是諸多顧忌,故弄玄虛。 舉頭三尺神靈在,相信有鬼神不是迷信。 世上的確有鬼神存在,雖然大家在不同的世界活着,但偶然也會陰差陽錯,人鬼相逢。 預先知所避忌,總較把人鬼關係弄僵好得多吧! 鬼並不如一般人想像的神通廣大,有時,他們...

  • 電子書: NT$ 30

    這個世界究竟有沒有鬼? 這個問題一直都極具爭議性,有人說,信則有,不信則無,亦有人譅為,疑心生暗鬼。 不過,我相信世界上是有鬼的,因為我曾經有過「陰陽眼」。 所謂「陰陽眼」,就是可以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陰間物象,亦即一般人所說的「鬼」。 鬼的世界原來同人的世界差不多,在我未知道自己...

  • 電子書: NT$ 30

    年長一輩,大都抱落葉歸根、安土重遷心態,年輕一代,卻往往千方百計往外闖,對自己的故居不屑一顧。 這大概就是所謂代溝吧!我所遇到的怪事,在恐怖之餘又充滿溫馨。 沒有戲拍的時候,我最喜歡約同三、兩朋友到離島一帶釣魚,一來可陶冶性情,培養定力,另外又有海上鮮可吃,一舉兩得。 1985年秋...

  • 電子書: NT$ 30

    元朗八鄉有一條村內的一個祠堂,其內供奉的九個靈位(神主牌)不翼而飛。 村長梁溢堂認為,可能是到村遊覽的一些外籍人士,一時興起,將靈牌當紀念品取走。 可能有人認為,神主牌怎會有人偷? 可是,我卻認為,這事並不出奇,因為我的一段怪經歷,就是與一個被偷的神主牌有關。

  • 電子書: NT$ 30

    香港戲班蓬勃,頻頻響鑼,演出場地設備又佳,令我覺得如今的人較以前幸福得多。 回想半個世紀前,我在戲班捱了好一段日子,才有機會做梅香角色,「行就行先,企就企兩邊」。 那時認為是理所當然,換作現在,相信很少人會有這種耐性。 當然,每個人都不甘於做梅香,總希望有一天能當主角,做正印花旦。

  • 電子書: NT$ 30

    當我胡思亂想時,我會奇怪何以會有白天與黑夜之分,人又為甚麼大都在晚上睡覺。 自古以來,人類對黑暗存有恐懼感,因為很多人都相信,黑暗是鬼魅的世界。 漸漸,我開始相信,人在晚上睡覺,是為了要避開鬼魅,可是,有時要避,也不一定避得了的。

  • 電子書: NT$ 30

    1910年10月1日,九廣鐵路英段通車時,大埔滘站稱為大埔站。 1966年改稱大埔滘車站,車站建築為中國式,昔日是轉乘街渡,往新界東北離島和西貢北部的重要交匯處。 1970年代,隨馬料水站(中文大學落成後改稱大學站)和碼頭落成,水路運輸式微,大埔滘站與碼頭被廢棄。

  • 電子書: NT$ 30

    這宗山洪爆發慘劇,最終導致二十八人死亡,一人失蹤。 當局事後召開死因聆訊,由新界巡迴法官鶴堅士擔任主審,檢察官梅恩助審。 案件原定1955年9月23日上午十時,在大埔理民府法庭開庭,其後改為10月7日。 這宗慘劇由水塘滿溢泄洪引起,水務局工程師克厚出庭作供時說,水塘滿溢時水就外泄,...

  • 電子書: NT$ 30

    無論怎樣天不怕地不怕的人,都會有令他感到恐懼的東西。 有人怕老鼠、曱甴;有人怕老婆,有人怕高,畏水,怕黑,而我就怕見到血。 很多女孩子都怕見血,因為血令她們聯想到死亡,我對血的恐懼,卻與一段恐怖經歷有關。 事情在我五歲那年發生,距今二十多年,但每當我見到血時,就會不期然記起那一件事...

  • 電子書: NT$ 30

    油麻地站是港鐵觀塘綫西行終點站,也是荃灣線車站之一,1979年12月22日啟用。 1982年4月26日,觀塘線終點站啟用。 1981年11月10日中午一時三十分,一列由中環開往觀塘的列車,駛進油麻地站一號月台時,姓謝車長及月台上部份乘客,均見一名身穿校服的十七八歲女學生墮軌。 車長緊急...

  • 電子書: NT$ 30

    荷蘭德倫特博物館組成的研究團隊,2015年2月用電腦斷層掃描技術(CT),掃描疑似福建「章公六全祖師」肉身佛像。 發現佛像內藏一個保持盤坐姿勢的僧侶木乃伊,器官雖不在,骨骼仍相當完整。 這類「佛體金身」(在坐化和尚身上貼金萡 ),或將坐化和尚藏入佛像內的方法,叫做「俑」。

  • 電子書: NT$ 30

    港鐵西營盤站於2015年3月29日通車,六個出入口中,五個已同時啟用,只有在奇靈里的B3出入口未完成。 2016年3月27日早上六時,西營盤站啟用一年後,奇靈里出入口在無預先通知下啟用,很多設施仍未完工,連接地面及大堂的升降機,於6月25日才啟用。

  • 電子書: NT$ 30

    坑口位於將軍澳東面,是將軍澳最古老鄉村,香港開埠初期,坑口是一條漁村。 坑口得名與坑口附近的孟公屋有關,孟公屋附近以前有一條大水坑流出大海,在海口的地方,叫做坑口。

  • 電子書: NT$ 30

    建築界的人說,鐵路是最無情集體運輸工具,因為建築成本高昂,必須尋找最短的兩點一線興建。 鐵路的定位是長途集體運輸工具,穿越山嶺水陸潛行,經常都接觸到人類一般不會去到的地方。 在窮山惡水,甚麼靈異事件都會發生,無論在施工期還是列車運作時期,香港鐵路都有不可思議的事件發生。

  • 電子書: NT$ 30

    戴麟趾康復中心是西營盤站其中一個出口,位於西營盤高街,建於1935年,原址現時已活化為戴麟趾康復中心南翼,前身為半山警署(八號差館)。 半山警署是香港警務處最早設立的警署之一,前身曾是女孤兒院,為女童提供醫療服務。

  • 電子書: NT$ 30

    港鐵荃灣車廠是荃灣綫的車廠,位於荃灣北部,原計劃建於沙嘴道地下,是一個地底車站,其後更改為地面車站,車站以紅色為主調,1982年5月10日啟用。 車廠旁邊是荃灣綫北面終點站(荃灣站),車廠上蓋物業為由港鐵公司發展的綠楊新邨。

  • 電子書: NT$ 30

    港鐵(當年稱為香港地下鐵路),大部份路線都要開山劈石興建,常會到達一些前人未到過的禁地,因而引發不少靈異事件。 港鐵九龍灣車廠是港鐵觀塘線的車廠,位於德福花園平台之下,旁邊是觀塘線九龍灣站和港鐵公司總部。

  • 電子書: NT$ 30

    九廣鐵路(簡稱九鐵,KCR)始建於1906年,英段於1910年通車,華段於1911年通車。 1991年,九鐵拍了一輯形象廣告《火車》,內容是六名小孩在森林互相搭肩,扮演火車玩樂,營造和諧歡樂氣氛,帶出九鐵服務延續童年對火車的美好印象。 廣告於1992年10月播出,片長約42秒,分三個段落...

  • 電子書: NT$ 30

    郭耀明 夜半操兵聲 調景嶺以前叫「吊頸嶺」,第二次世界大戰香港淪陷時,日軍曾在調景嶺駐紮,吊死不少無辜百姓,該地被人叫作「吊頸嶺」,相傳十分猛鬼。

  • 電子書: NT$ 30

    位於香港新界西部的屯門,新石器時代已有人類居住活動跡象。 青山灣東南岸,井頭村及掃管笏村之間,很早以前已是一個漁港,村民以蜑民及客家人為主,在山邊建寮屋聚居,發展成漁村社區。 有人在海邊一處山崗發現一個石洞,石洞內有一尊銅麒麟像,因而被稱為麒麟洞,後面的小山崗被稱為麒麟崗,是水上人「藏魂寄石...

  • 電子書: NT$ 30

    1947年,一名陳姓海豐梅隴人,因為土地改革打算逃難到香港。 在梅隴村地藏王廟求得一符,他將符繫於廟中所取的一枝香,將香插於草帽上(稱為「香火掛身」)。 成功逃到到香港,在觀塘翠屏道開舖做生意,深信因得到地藏王保祐才有今天。 1963年在翠屏道附近山坡上搭建簡陋小廟,供奉地藏王,酬謝神恩,這間...

  • 電子書: NT$ 30

    聖若瑟英文中學學生李兆基(15歲),放學後與另一名同學,下午四時二十分到達嘉利大廈十五樓,1502室莊醫生醫務所求診。 看完醫生離開時,一開門就有量濃煙湧入診所,他看到走廊漆黑一片,立即關上大門。

  • 電子書: NT$ 30

    藍田邨前稱咸田徙置區,位於藍田山上,即匯景花園及港鐵藍田站附近。,共有二十三座徙置大廈,1966年至1975年間陸續落成。

  • 電子書: NT$ 30

    在中國眾多神祗中,有「最佳保母」美譽的「七星娘娘」,在凡間沒有固定廟宇供奉,她們多在附近有年逾百年榕樹的廟宇「掛單」。

  • 電子書: NT$ 30

    位於蘭桂坊附近的聖約翰座堂,座堂外一棵樹下,草地上有一個鑲銅牌石碑。 石碑並不起眼,附近亦無指示牌,石碑上有數行英文字,說明是為悼念1993年蘭桂坊死難者而立。

  • 電子書: NT$ 30

    1913年7月14日,在亞細亞公司附近(現時的油街)居住的樵夫,晚上十時左右,聽到類似鬼哭的聲音。 樵夫懷疑觸犯神靈,不敢入睡,在屋內走來走去,虛驚了一晚。 除樵夫外,附近居民亦聽到鬼哭神號聲音,也是一夜不得安眠。

  • 電子書: NT$ 30

    鯉魚門位於香港島與九龍半島東面,維多利亞港入口,是重要軍事要塞,亦是香港主要航道。 兩岸地域沒有填海,至今仍保持天然地貎,「鯉魚夜月」曾被譽為「香港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