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評論卷一
0 篇書評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評論卷一

  • 出版日期: 2016/02/05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8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620771460
  • 字數: 264,037
紙本書定價:NT$ 392
電子書售價:NT$ 352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早期香港文學評論向來被論者忽略,本卷致力梳理香港戰前之文學評論發展過程。主題包括二○年代新舊文學之論爭;三○年代初年輕新文學作家嶄露頭角,議論新詩流派,譯介西方文學評論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12

    殖民地是現代歷史階段的重要現象之一 《海島與半島:日據臺韓文學比較》採取了東亞視角觀點 比較了日據殖民時期臺灣文學和韓國文學的異與同

  • 電子書: NT$ 293

    中文系、歷史系、台文系、電影戲劇系、藝術系所師生必讀! 從白先勇、王文興,到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 從導演楊德昌、侯孝賢,到蔡明亮的台灣新電影浪潮 討論現代文學、鄉土文學,到台灣新電影的崛起與興盛 「文學體制」、「場域觀」、「文學生態」在台灣當代文學的生成與發展 台灣文學研究者張誦聖《現代主義‧當...

  • 出版日期:2016-02-05
    電子書: NT$ 352

    本卷選錄重要的刊物史料、作家史料以及文藝事件的記錄與報道,包括一九二○及三○年代的《小說星期刊》、《伴侶》、《島上》、《激流》、《紅豆》等文藝刊物的史料,以及貝茜(侶倫)〈香港新文壇的演進與展望〉、O.K〈香港詩歌工作者初次座談會剪影〉等重要文獻。

  • 出版日期:2016-02-05
    電子書: NT$ 316

    本卷所收集的文學理論批評文獻,分為五個部分:一,左翼文藝運動的開展及文藝統一戰線建立;二,對「反動文藝」的鬥爭;三,文藝大眾化與方言文學的討論;四,關於新詩創作的討論;五,文學批評原則與主要作品評論。

  • 出版日期:2016-07-19
    電子書: NT$ 312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全集出版的總結之作,本書收錄12分卷導言,加上總例,結為一集,供讀者及研究人員使用。

  • 出版日期:2018-10-31
    電子書: NT$ 224

    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 一生著作等身。 本書延攬臺灣知名專家學者, 針對賴和撰寫之散文、詩歌、小說, 乃至採集的民間文學等, 以精闢而獨到之見解與剖析, 帶領讀者窺探賴和之文學新世界。

  • 出版日期:2015-12-01
    電子書: NT$ 168

    女性正在改變亞洲,不是亞洲女性正在改變! 台日韓女性名家名作──蔡素芬《鹽田兒女三部曲》、津島佑子《太過野蠻的》、松浦理英子《拇指P的修業時代》、陳雪《惡女書》、金仁淑《等待銅管樂隊》、申京淑《請照顧我媽媽》等,一次析論!

  • 電子書: NT$ 293

    與其說在一般人世見識人生,我毋寧是在文壇觀看人生。 正宗白鳥的《日本自然主義文學興衰史》是回想,是自敘傳,是日本文壇史,同時也是文學史。

  • 出版日期:2009-10-20
    電子書: NT$ 240

    被納入日本帝國殖民地之後已過三十五年後的台灣,台灣人民逐漸遺忘其母語---台語。在此種時代背景之下,發生「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何在?本論文由「鄉土文學論戰」開始,探討一九三○年代當時的台灣社會狀況以及台灣知識分子的思惟。

  • 出版日期:2016-06-15
    電子書: NT$ 253

    穿梭於中國、日本、臺灣三地的文化人, 在帝國與殖民地、祖國與家鄉之間,不斷改造身份認同。 本書跟隨他們生命中的流離顛簸, 從文化脈絡中探究屬於臺灣的離散與漂泊、入境與越境的複雜歷史經驗。

  • 出版日期:2014-06-24
    電子書: NT$ 316

    殖民地經驗在日治時期的作家與文學作品上烙印了深深的傷口, 本書以龍瑛宗為例,展示了這難以抹滅的殖民傷痕。 本書主要探討龍瑛宗自1937年至1947年這十年間的文學活動,以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開展議題,凸顯龍瑛宗特殊的帝都經驗和臺灣地誌書寫的重大成就。針對日治時期台灣日語作家龍瑛宗的文化教養、成名作〈...

  • 電子書: NT$ 270

    本書教你如何閱讀,解析寫作架構。 批判性思考,應戰各類作文、申論考題, 不讀外文系也需要的英文心得寫作指南! 西洋文學看似遙不可及,熟記歷史事件只為應付考試。 文學、歷史存在意義並非僵化學習思考。

  • 電子書: NT$ 537

    本書圍繞呂赫若的生命足跡,以文學、音樂、演劇活動為中心進行論述。首先從呂赫若登上文壇之初回溯到其出生,其次從多個角度對其在臺灣新文學時代的活動進行檢討。透過對作品逐一剖析,以確認在普羅文學運動影響下出發的呂赫若最終脫離、並開始描寫臺灣傳統家族制度下犧牲的人們之過程。

  • 特價 電子書: NT$ 369

    ★華語讀者千呼萬喚之全新中文譯本。 ★柄谷行人作品資深譯者林暉鈞翻譯,精確地再現大師清晰的思路和嚴謹的行文。 ★以雙重閱讀的眼光解構不證自明的文學迷思,讀來暢快淋漓。 ★理論與社會實踐合一,敘事引人入勝。

  • 詳細資訊

    早期香港文學評論向來被論者忽略,本卷致力梳理香港戰前之文學評論發展過程。主題包括二○年代新舊文學之論爭;三○年代初年輕新文學作家嶄露頭角,議論新詩流派,譯介西方文學評論;抗戰開始大批文人從內地南移香港,香港成為臨時文化中心,南來文人各據報刊陣地,開展了民族形式論爭、抗戰文學論爭、反新式風花雪月等多場重要論爭;抗戰時期的和平文藝理論,本卷皆予以收錄,力圖多角度反映香港文學評論全貌。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