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暢懷法師
靜坐與健康
靜坐是人們修養身心的一種最好方法,它非但能治身病,也能醫心理上的過患,可以說是身心一切疾病均能治療。身病者如神經衰弱,消化不良,貧血體弱,失眠健忘,陰虛火盛,精力不足,傷風感冒,頭暈眼花,或形容枯槁,消瘦孱弱,萎靡不振等,心病者如憤怒悲傷,憂鬱煩悶,恐懼退縮,貪慾驕慢等,若能學習打坐,持之有恒,不論上述甚麼毛病,都可以克服。靜坐還能預防於未然,更使皮膚潤澤,美化顏面。如果工作辛勞,或用神過久,形容憔悴,精神昏昧,祇要能靜坐半小時,便恢復精力充沛,面色光彩,而且心平氣和,意志高昂。靜坐對人的裨益實在甚大,甚至普通藥石也難與比擬的,因此不論教師學生,商賈文員,農夫勞工,僧俗道儒,均宜習打坐。
香港居民,因生活緊張,不少患上了神經衰弱,此毛病令人非常困擾,並影響飮食與睡眠。人們一患上了此症,非短時間可以醫治好的,就是求醫也多是治標而非治本。此病既是精神上發生了問題,不能純以藥石醫治,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才易為力。本人早年也曾患此症,且頗嚴重,雖曾請中西醫診治,仍多月未愈,後於寺內專心靜坐,經半年時間,遂吿痊癒。又如近鄰有一楊先生,患此病也有多年,食量大減,長期失眠,神經過敏,坐立不安。常為人說:「已無希望,就等死了。」雖然藥石紛投,迄未見癒,一醫生且對楊氏說:「你根本沒有病」。後來楊氏於無奈何之下,經友人介紹,前來見我,我即敎他學習靜坐,同時還陪他一起打坐,坐後陪他一起拜佛,如是終而復始,使動靜調節,約兩小時之久。該日是下午。翌晨他來對我說:「多月來夜間祇能睡眠一兩小時,昨晚一睡即六個鐘點」。因打坐有此效果,他以後即決心時常打坐。此事距今已十年了,楊氏身體現仍健康如常。此外,也曾有多人患此症,因求醫罔效,來找我學習打坐,可惜他們沒有恒心,一曝十寒,所以收效不顯。
學習靜坐之人,一定要有耐性,轉消極為積極,轉苦悶為快樂。因初學靜坐,必覺心煩與腿麻痺,妄念紛起,枯燥乏味。但是靜坐日子久了,不但可以降伏妄想,更能發生無窮的趣味,此時等於上了癮,欲罷不能,這種輕安快樂,實非世間五欲之樂可以相比。
有人以為打坐是消極,乃是出家人的事,與世無關。其實,不論世間那一行業的人,假如純是消極,沒有積極的另一方面,此人決定不會生存。有如世人日間勞作,晚上休息,如果終年動而無靜,或靜而無動,決無生存之理。但人只知身有動靜,不知心也有動靜,身動靜者,勞作是動,休息是靜,心動靜者,有思想為動,無思想為靜。而身體除於夜間睡眠外,日間仍可休息,以普通人工作八小時,餘者均是休息時間,何况於八小時工作期間,也有時會休息。但心除在夜間睡眠不想而外,餘十六小時,未曾有一分鐘停止,何况於睡眠內,心仍時有顛倒夢想。由此看來,身之靜多於動,而心之動多於靜,二者不平衡,所以世人多病。
現今世人欲想身壯力健,唯有將身心動靜調協平均,每日除增加運動外,仍要想法多寧靜其心。關於身體上的運動與方法,種類甚多,想人多知其梗槪。勿須本人贅言,唯靜其心的功夫與方法,世俗多未注意。因此本人希望讀者能於忙裏偷閒,學習靜坐。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翻譯超過三十五種語言,印量遠遠超越百萬冊── 是全球七十五座主要城市、無數人們的「每日成功指南」 善用書中《金剛經》智慧法則所獲致的成就, 連投資之神巴菲特都讚賞!
一路「好走」,是生命必修課。 但臨終和死後的世界又是什麼? 臨終該做什麼準備?如何打一張通往淨土的車票? 且聽本書30則還陽實證經驗, 和東杜法王珍貴的藏傳臨終暨中陰智慧, 幫助我們好好走,好好回來。 這是一本集臨終、還陽經驗、佛教教理、藏傳儀軌實修於一身的自助助人手冊。此生無法...
★ 心的免疫力——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 由經文、禪解、實踐的角度,解讀《心經》260字的智慧精髓。 ★ 從煩惱疾苦的此岸,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自由自在的彼岸。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想要修練自己,轉化內在的恐懼、憤怒與絕望的人 你有多久沒好好覺察自己在做什麼?你的身體時時處於緊張與不安? 你忙到忘了停下來看看自己與身邊的人? 現在,只要一個呼吸,你就可以回到自己,轉化內在的焦慮; 心息相依,身行安住,禪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間。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佛陀的法教,賦予我一生無窮無盡的內在力量, 這個令人解脫的方法, 任何有意學習、修持離苦之道, 進而實現人類潛能的人,都能獲得! ~達賴喇嘛
「CBETA電子佛典集成」內容包括《大正藏》1-55及85冊、《卍續藏》選輯、《嘉興藏》選輯、歷代藏經補輯、《藏外佛教文獻》等等,共收錄4165部(16925卷)佛典,約有1億7千萬字的本文及校註,以及386萬筆的經文用字修訂。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
作者:暢懷法師
靜坐與健康
靜坐是人們修養身心的一種最好方法,它非但能治身病,也能醫心理上的過患,可以說是身心一切疾病均能治療。身病者如神經衰弱,消化不良,貧血體弱,失眠健忘,陰虛火盛,精力不足,傷風感冒,頭暈眼花,或形容枯槁,消瘦孱弱,萎靡不振等,心病者如憤怒悲傷,憂鬱煩悶,恐懼退縮,貪慾驕慢等,若能學習打坐,持之有恒,不論上述甚麼毛病,都可以克服。靜坐還能預防於未然,更使皮膚潤澤,美化顏面。如果工作辛勞,或用神過久,形容憔悴,精神昏昧,祇要能靜坐半小時,便恢復精力充沛,面色光彩,而且心平氣和,意志高昂。靜坐對人的裨益實在甚大,甚至普通藥石也難與比擬的,因此不論教師學生,商賈文員,農夫勞工,僧俗道儒,均宜習打坐。
香港居民,因生活緊張,不少患上了神經衰弱,此毛病令人非常困擾,並影響飮食與睡眠。人們一患上了此症,非短時間可以醫治好的,就是求醫也多是治標而非治本。此病既是精神上發生了問題,不能純以藥石醫治,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才易為力。本人早年也曾患此症,且頗嚴重,雖曾請中西醫診治,仍多月未愈,後於寺內專心靜坐,經半年時間,遂吿痊癒。又如近鄰有一楊先生,患此病也有多年,食量大減,長期失眠,神經過敏,坐立不安。常為人說:「已無希望,就等死了。」雖然藥石紛投,迄未見癒,一醫生且對楊氏說:「你根本沒有病」。後來楊氏於無奈何之下,經友人介紹,前來見我,我即敎他學習靜坐,同時還陪他一起打坐,坐後陪他一起拜佛,如是終而復始,使動靜調節,約兩小時之久。該日是下午。翌晨他來對我說:「多月來夜間祇能睡眠一兩小時,昨晚一睡即六個鐘點」。因打坐有此效果,他以後即決心時常打坐。此事距今已十年了,楊氏身體現仍健康如常。此外,也曾有多人患此症,因求醫罔效,來找我學習打坐,可惜他們沒有恒心,一曝十寒,所以收效不顯。
學習靜坐之人,一定要有耐性,轉消極為積極,轉苦悶為快樂。因初學靜坐,必覺心煩與腿麻痺,妄念紛起,枯燥乏味。但是靜坐日子久了,不但可以降伏妄想,更能發生無窮的趣味,此時等於上了癮,欲罷不能,這種輕安快樂,實非世間五欲之樂可以相比。
有人以為打坐是消極,乃是出家人的事,與世無關。其實,不論世間那一行業的人,假如純是消極,沒有積極的另一方面,此人決定不會生存。有如世人日間勞作,晚上休息,如果終年動而無靜,或靜而無動,決無生存之理。但人只知身有動靜,不知心也有動靜,身動靜者,勞作是動,休息是靜,心動靜者,有思想為動,無思想為靜。而身體除於夜間睡眠外,日間仍可休息,以普通人工作八小時,餘者均是休息時間,何况於八小時工作期間,也有時會休息。但心除在夜間睡眠不想而外,餘十六小時,未曾有一分鐘停止,何况於睡眠內,心仍時有顛倒夢想。由此看來,身之靜多於動,而心之動多於靜,二者不平衡,所以世人多病。
現今世人欲想身壯力健,唯有將身心動靜調協平均,每日除增加運動外,仍要想法多寧靜其心。關於身體上的運動與方法,種類甚多,想人多知其梗槪。勿須本人贅言,唯靜其心的功夫與方法,世俗多未注意。因此本人希望讀者能於忙裏偷閒,學習靜坐。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