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之道,利彼忘軀;若必使大化流傳,能洗悟矇俗,雖復身當爐鑊,苦而無恨。」抱著捨己度人的決心,鳩摩羅什在戰亂紛擾的時代,忍受國破、跋涉、輕慢之橫逆,苦心孤詣地為佛教之漢傳,譯出吟誦千古的不朽經典。《金剛經》、《法華經》一般人皆耳熟能詳;卻少有人知道,將這些佛教經典譯成中文的「鳩摩羅什」是何方神聖……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印心為法器,承繼佛陀禪宗法脈;辯破偏執六宗,聲名馳五印。 遠渡重洋,歷三載而至漢土;尋個「不受惑」之人,以傳禪法。 付衣傳法,一花開五葉,綻放漢傳禪宗千年之燦爛! 本書揉合達摩祖師的生平事蹟與禪法思想,傳記可讀性高,亦富含思想義理,讓讀者得以親近達摩的平實面目,也能了解中國禪宗史的初期發展...
翻譯超過三十五種語言,印量遠遠超越百萬冊── 是全球七十五座主要城市、無數人們的「每日成功指南」 善用書中《金剛經》智慧法則所獲致的成就, 連投資之神巴菲特都讚賞!
本書《佛法大將舍利弗‧神通大師目犍連》是巴利佛典【佛陀的聖弟子傳】系列套書的第一冊。主要介紹佛陀身邊的兩位上首弟子,一位是以「大智慧」著稱的舍利弗尊者,另一位是以「神通」著稱的目犍連尊者。佛陀曾比喻舍利弗就如母親,清楚地組織教法,並詳細分析它的內容,讓弟子們在解脫道上出生,敦促他們達到入流果。然後,...
★ 心的免疫力——無罣礙故,無有恐怖! ★ 由經文、禪解、實踐的角度,解讀《心經》260字的智慧精髓。 ★ 從煩惱疾苦的此岸,到達沒有煩惱、永遠快樂、自由自在的彼岸。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想要修練自己,轉化內在的恐懼、憤怒與絕望的人 你有多久沒好好覺察自己在做什麼?你的身體時時處於緊張與不安? 你忙到忘了停下來看看自己與身邊的人? 現在,只要一個呼吸,你就可以回到自己,轉化內在的焦慮; 心息相依,身行安住,禪就在你的一呼一吸間。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佛陀的法教,賦予我一生無窮無盡的內在力量, 這個令人解脫的方法, 任何有意學習、修持離苦之道, 進而實現人類潛能的人,都能獲得! ~達賴喇嘛
「CBETA電子佛典集成」內容包括《大正藏》1-55及85冊、《卍續藏》選輯、《嘉興藏》選輯、歷代藏經補輯、《藏外佛教文獻》等等,共收錄4165部(16925卷)佛典,約有1億7千萬字的本文及校註,以及386萬筆的經文用字修訂。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
在中國佛弟子中最被知曉及誦念的幾部經典,翻譯者都是鳩摩羅什;但是,竟然鮮有人知道他是誰!
佛教傳至漢地的時間當在東漢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七年),印度沙門來到漢地傳法;其後,西域譯經大師相繼東來宣譯佛經,中國有志之士也相繼西行求法,釋迦牟尼的教法就逐漸在中國生根、流傳。
鳩摩羅什之前有安世高、支謙、竺護念等譯經高僧,之後則有玄奘、義淨等赴印度取經的知名法師,但唯有鳩摩羅什所譯的經典為人傳頌及熟知。
據後人比較研究發現,鳩摩羅什的譯文「信、達、雅」兼具,較其他人的譯法更優美、清晰而富文學性,因此深為文人及庶民所接受及傳誦。
唐朝道宣律師所撰的《律相感通傳》中便稱,依天人所言,鳩摩羅什所譯經論之所以能歷久彌新,是因為他乃是過去七佛的譯經師——過去七佛所說的經典都是由他來翻譯。雖似神話,卻也點出了鳩摩羅什譯筆之高明不凡。
然而,即使《金剛經》、《法華經》等經典,「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佛菩薩名號,以及「不二法門」、「天女散花」等詞彙一般人皆耳熟能詳;卻鮮少有人知道,將這些佛教經典及詞彙譯成中文的「鳩摩羅什」是何方神聖。
「讓讀者認識鳩摩羅什!」便是撰寫本書的目的。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在第一部分「示現」中,主要敘述的是鳩摩羅什的生平;
第二部分為「影響」,則是簡要介紹了什師所傳承的中觀思想與其源頭──龍樹菩薩,以及什師所譯的重要經論,以讓讀者了解其所傳譯之佛學思想的博大精深。
※本系列高僧傳叢書,以古典《高僧傳》及《續高僧傳》之原著為基,含括日、韓等國知名高僧;嚴謹參照人物評傳的現代寫法,另參酌相關史著,對高僧事蹟探討省思,亦探究其社會背景和思想,或重要經典之傳承。期盼此系列叢書,讓讀者得見歷代高僧之風範、智慧及悲心,亦能一覽相關佛教史地、典籍與思想。
作者介紹
賴志銘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出版部編輯。政治大學哲學系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大乘佛學及莊子哲學,亦喜涉獵文化研究及科普雜學,頗有學海無涯、窮究無盡之慨。
參酌歷代高僧大德之慧見與體悟,深覺佛法不僅是啟發眾生思惟「諸法實相」、生起大慈悲心的「哲學」指南,亦是指導吾人觀照身心、「認識自己」的生命「科學」,不受信仰限制,任何人皆可受用。
目錄
〔編輯序〕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編撰者序〕「書紅人不紅」的譯經大師
示現
緣起
朕聞西國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閑陰陽,為後學之宗,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寶,若剋龜茲,即馳驛送什。
佛光照震旦
佛法慰人心
「爭」取高僧的君主
兵敗淝水
第一章
誕生‧出家
什在胎時,其母自覺,神悟超解,有倍常日。
為出家而離國的鳩摩羅炎
鳩摩羅炎「被迫成親」
耆婆懷胎異徵
耆婆堅決出家
什師出家
第二章
修習小乘,初試啼聲
外道輕其年幼言頗不遜,什乘隙而挫之,外道折伏愧惋無言,王益敬異。
遇明師槃頭達多
途遇阿羅漢
至沙勒、修習各類學問
結識高僧佛陀耶舍
第三章
改宗大乘,聲名遠播
廣誦大乘經論,洞其祕奧。龜茲王為造金師子座,以大秦錦褥鋪之,令什升而說法。
隨蘇摩修習大乘
返回祖國
引槃頭達多入大乘
第四章
飄零‧受辱
見年齒尚少,乃凡人戲之,強妻以龜茲王女。
呂光征龜茲
橫遭欺凌
什師顯「神通」
苻堅被弒、呂光稱王
呂光辭世
坎坷的際遇
第五章
譯經‧忍辱
大師聰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後世,何可使法種無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
親自參與譯經的君主
譯經事業的廣大與精微
翻譯律藏的波折
《四分律》的譯出
愛之?害之?
第六章
交會‧圓寂
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燋爛。
中國淨土宗之祖——慧遠
什師與慧遠論法
什師對「定中見佛」之說明
與覺賢(佛馱跋陀羅)的糾葛
薪滅形碎,唯舌不灰
憑弔什師之所在
影響
壹‧龍樹與中觀
吾昔學小乘,如人不識金,以石為妙。因廣求義要,受誦《中》《百》二論及《十二門》等。
一、龍樹菩薩——中國八宗共祖
生平
千部論主
八宗共祖
二、中觀思想的建立
中道與中觀
中觀派的發展
貳‧重要譯典
屢請什於長安大寺講說新經,續出《小品》、《金剛般若》、《十住》、《法華》、《維摩》……《中》、《百》、《十二門論》,凡三百餘卷。
法華經
金剛經
維摩詰所說經
佛說阿彌陀經
中論
大智度論
十住毗婆沙論
參‧傳承弟子
精義入神有僧肇、道生,以智禦侮有道融,以辭飾經有僧叡。
僧肇
竺道生
僧叡
道融
附錄
一、鳩摩羅什年譜
二、參考資料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