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百七十二卷【寬謙法師講經版】
0 篇書評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百七十二卷【寬謙法師講經版】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5/1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4.2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570533613
  • eISBN: 9789570534191
  • 字數: 30,168
紙本書定價:NT$ 980
電子書售價:NT$ 68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寬謙法師從圖表解讀般若智慧
罕見《大般若經》572卷,全經文詳解、白話翻譯
佛陀與弟子問答,一覽鷲峰山講經論法之盛況

成就一切因緣,調伏自性,圓滿渡到彼岸的智慧之書。
顯德品、現化品、陀羅尼品、勸誡品,
佛陀對大眾宣說般若與修行之法的對話錄。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252

    在這本睽違七年的最新作品中,西方最受歡迎的佛教女性導師佩瑪‧丘卓透過許多小故事,展示20則實踐佛法的生活智慧:如何在坑坑巴巴的生活中,保持清明的自覺;即使是敵對陣營,也一定可以找出雙方共同點;如何好好說話,和人有心的交流;踏出舒適圈,讓日子更自在、不害怕。

  • 電子書: NT$ 280

    生命都有覺醒的潛質,也就是內心本自具足的般若智慧。 般若智慧,就是改變命運的根本所在。

  • 電子書: NT$ 413

    蓮花生大士是釋迦牟尼佛之再來、觀音之顯化,也是從無量光佛心間射向人間最閃耀的一道光。 蓮花生大士是諸佛聖者的總集,是一切成就與加持的源頭,是降妖除魔的神力士,也是驅散障難烏雲的陽光。

  • 電子書: NT$ 0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您的轉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能渡一位是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電子書: NT$ 265

    ──出版十二周年 ‧ 暢銷改版── ◆現代神經科學的觀察與千餘年前的佛學唯識理論,為什麼會互相符合? ◆你還認為佛教只是宗教的一種嗎? 本書依據佛教唯識學的基本論點,即唐朝玄奘大師所著的《成唯識論》,列舉數個科學觀察實例,建立腦部功能與前六識的關聯性,說明腦部是連繫無形心識與有形物質的...

  • 電子書: NT$ 154

    《圓覺經》是一部體現中國佛教注重「妙有」思想特色的佛經。 《圓覺經》主張一切眾生都具足圓覺妙心,本當成佛,無奈為妄念、情欲等所覆蓋,才於六道中生死輪迴;如能頓悟自心本來清淨,此心即佛,無須向外四處尋求。本經所明為大乘圓頓之教理,故對華嚴宗、天臺宗、禪宗都有重要的影響。

  • 電子書: NT$ 336

    本書為聖嚴法師禪法的思想精華! 法師重新整合禪宗的修行系統, 從「空」的概念,直入禪修與學佛之道, 是理論與實踐並重的現代修行指南, 在國際上獲得高度的肯定。

  • 電子書: NT$ 356

      本書的特別之處在於明就仁波切在依循傳統的教導中,還穿插了關於偉大上師們極其活潑的回憶和故事,以及仁波切自己在精神道路上的體悟,將前行教法鮮活飽滿的呈現出來。對發願要開始前行修持的行者,這是一本必讀的著作。   西藏很多偉大的上師完成前行後,又從頭開始作前行修持。很多修行精深的喇嘛,乃至大師...

  • 電子書: NT$ 266

    每一天,都是一場生死之旅: 好好探索並面對自己的習性,就能以開放的心面對死亡   每個人都懼怕死亡,但面對死亡是一生的修行。   跟著本書實用的教導,覺察自己每時每刻的習性,我們面對死亡時將不再手足無措,更會發現:我們會怎麼經歷死亡,取決於我們如何渡過此生。   《懂生,才懂死》...

  • 電子書: NT$ 0

    一者五識身相應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尋有伺地。四者無尋唯伺地。五者無尋無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無心地。十者聞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聲聞地。十四者獨覺地。十五者菩薩地。十六者有餘依地。十七者無餘依地。如是略說十七。名為瑜伽師地 云何五識身相...

  • 電子書: NT$ 238

    寬謙法師以建築理工的背景,繪出豐富的圖像與圖表,並以親切慈悲的文字說明,破解「唯識:佛教心理學」的迷霧,讓您從此看懂《八識規矩頌》。

  • 出版日期:2020-12-01
    電子書: NT$ 336

    正見,看見真實的自己史上經典的佛法百科全書●《楞嚴經》是開悟的利器,印心的聖典●《楞嚴經》是真修實證的指導手冊●《楞嚴經》是最富文學價值的佛經

  • 電子書: NT$ 616

    漢傳佛學最正統的《大正藏》,收錄佛經多達二九二○部, 我們能撥空閱讀的佛經卻寥寥數幾, 該如何從茫茫經海中篩選出最適合出自己的經典, 又如何打造專屬自己的讀經系統? 本書即應運這樣的需求而生。

  • 出版日期:2013-01-14
    電子書: NT$ 990

    ◆本書封面藏文書名及達賴喇嘛尊者簽名乃法王親筆 宗喀巴大師為藏傳佛教一代祖師,被藏族人認為是文殊菩薩的化身,他依據阿底峽尊者(982-1054)所著的《菩提道炬論》,撰述《菩提道次第廣論》,此為三藏十二部經精要,藏傳佛教最重要的經典。

  • 電子書: NT$ 200

    在戰爭、傷害與天災人禍頻傳的惡劣時代裡,透過尊者講解《佛子行三十七頌》,領會教理、持久修行,將私心轉為慈悲,感受內心的平靜,促使後世安樂。

  • 電子書: NT$ 250

    深切悲傷,因為沒有什麼能永恆長久。 熱切去愛,因為眾生皆為我摯愛家人。 清晰開放,因為這顆平常心全然覺醒。 純然喜悅,因為所有這些都是真實的。

  • 電子書: NT$ 128

    兩百句佛理菁華導引您掃除心靈的桎梏迷障, 佛陀的智慧明燈──感悟解脫的智慧,盡在兩百句佛理菁華中!

  • 電子書: NT$ 224

    生命,是一連串的過渡,必然面對無常。 讓我們更珍惜當下每一刻,使自己平安,讓他人快樂!   終其一生,生命都充滿不確定的變亂,死亡是其中之一。 我們太習慣具體的景象,為有形的病苦焦急。 凝視死亡,不為恐懼,而是看見過渡中藏有的機會,解脫自在。

  • 電子書: NT$ 175

    ★ 為你安心的智慧,聖嚴法師教你:完全活用《金剛經》! ★ 全新增修版,收錄聖嚴法師最受歡迎的二部《金剛經》經典解說。 ★ 在繁忙的生活中,依《金剛經》如實修行,能讓人身心自在,無入而不自得。

  • 電子書: NT$ 210

    智慧之眼和世俗之眼有何不同? 為何最大的敵人竟是自己? 如何步步成功、念念成功? 人生如戲,為何要假戲真演? 如何得到不死之藥?

  • 電子書: NT$ 252

    《小止觀》(又名《童蒙止觀》)為陳隋之際的天台智者大師所作,主要介紹以天台教理的角度修行止觀的原理與方法。此書自流傳以來,一直是漢傳佛教修習禪觀的重要指南,而且其影響還漸至儒、道二家,成為儒釋道諸家修行的共同參考著作。

  • 電子書: NT$ 0

    心奉觀世音,時時保平安,口誦大悲咒,處處無災難 ˹大悲咒淺釋˼乃根據大悲咒章句中的八十四相示現做說明,觀世音菩薩為使眾生得到方便教化,乃隨緣示現。古代唐天寶年間,不空大師對部分咒語註釋,未註釋之咒語圖像乃後世有緣研習此咒的大德們所繪製補全。此本示現相撰述,盼能使學習者對諸佛菩薩、諸天善神,信願兼顧...

  • 電子書: NT$ 240

    "寂天菩薩的《入菩薩行》是後期大乘佛教極流行的文學作品,也是現代人最佳修行指南。 在西藏,它和《學處集要》同行入「噶當六典」,四大教派皆廣為宣說弘揚,近世已譯成法、英、日、德和捷克等多種語文。 在中國北宋時即有漢譯傳世,可惜譯文拙劣,未蒙重視。本書根據藏文重翻,信雅可誦,是譯者如石法師修...

  • 電子書: NT$ 320

    禪宗,一種直指人心的生活意境與精神高度 壇經,一把最快速開啟內在智慧寶藏的鑰匙 「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 電子書: NT$ 192

    在修行中如何做到即「專注」又「放鬆」!   「恭敬」可讓行者立即進入「即專注又放鬆」的狀態   恭敬三寶是入道的基礎,禮敬是入道的前行   整個佛法的修學,需要從皈依三寶開始。事實上,這也是修學不可或缺的根本。若不曾對此引起足夠重視,便會失去立足之地,遑論其他?

  • 電子書: NT$ 320

    依「數、隨、止、觀、還、淨」六門,步步趨入禪法的精髓! 建立正見──深入緣起,確認空義。 老實行持──從漸修的基礎,導向頓悟的可能。 勇於參禪──從內在真正的疑情去參,最直截了當。 「生老病死從何而來?生老病死如何能解?」便是當年悉達多太子誓願要覺悟的疑情,最後他在菩提樹下頓悟成佛,此即參禪頓悟的...

  • 電子書: NT$ 140

    止觀,是佛教一切修行法門的根基,如何得到其修行之鑰呢? 果暉法師以多年「安般禪觀」、「止觀禪法」的研究及教學經驗,所教導的「止觀禪」不僅能應用於日常生活,找回迷失的自我,更能進階深入到默照禪、話頭禪。 試試看,從最簡單的體驗呼吸開始,層層深入禪的世界,邁向定慧等持的頓悟之門,活出覺醒的人生。

  • 電子書: NT$ 245

    蓮花生是金剛乘的根本上師。由於蓮花生廣大的悲心與智慧,他指示其主要弟子伊喜.措嘉為了未來的修行者,要將伏藏珍寶埋藏起來,好使這些珍藏在預定的時間被掘取出來。這份忠告的意圖,是要讓所有的個體親自運用在一切境況中。對於真誠想要追隨一條心靈道路的人而言,本書是一個包含著有效真理的經典作品。

  • 詳細資訊

    寬謙法師從圖表解讀般若智慧
    罕見《大般若經》572卷,全經文詳解、白話翻譯
    佛陀與弟子問答,一覽鷲峰山講經論法之盛況

    成就一切因緣,調伏自性,圓滿渡到彼岸的智慧之書。
    顯德品、現化品、陀羅尼品、勸誡品,
    佛陀對大眾宣說般若與修行之法的對話錄。

    「般若波羅蜜」,意即「通過智慧到達彼岸」。
    般若系重視法性空慧的因緣法則,如同宇宙人生的遊戲規則,有了規則便會通徹一切,放下自性妄執,在生活實踐中道不二。更能了解前往彼岸之路是四通八達的,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菩薩道。
    寬謙法師以圖表和生動的語言講解般若系的特色,從何謂「般若智慧」著手,分別透過聖者與凡夫的角度,展現緣起性空看人生的境界。
    第五百七十二卷是佛陀與曼殊室利菩薩、善思菩薩、最勝天王、有賢德天子、珊覩史多天王的問答和討論,以修行者的願力、德性和修行法門為主題。佛陀對弟子宣說菩薩事蹟和功德,也開放互相討論。全經文特別提出佛教名相予以註釋,並白話翻譯全文。

    關於《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簡稱《大般若經》,由十六部經典組成,分成十六會,為諸部般若經之集大成者。為宣說「諸法空相」之義的般若類經典彙編,並廣述菩薩道的甚深見和廣大行。
    「般若」,意譯為慧、智慧、明,是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波羅蜜多」,又作波羅蜜,意譯為彼岸、度無極、度、事究竟,即自生死迷界的此岸而至涅槃解脫的彼岸;「般若波羅蜜多」,意譯為「智慧到彼岸」。經中說菩薩為到達彼岸,必須修六種行(或十種行),亦即六波羅蜜(或十波羅蜜)。其中般若波羅蜜(智慧波羅蜜),為「諸佛之母」,是其他五波羅蜜的根本,居於最重要的地位。此經主旨在闡明萬事萬物都出於「因緣和合」,故其「自性本空」,因而後世也稱「空經」。
    般若系列的經典於印度貴霜王朝時在南印度廣為流行,現存尚有梵文本與吉爾吉特寫本。後來經典由南印度向北印度傳播,於北印度開始普及,經由西域而傳入中國。
    《大般若經》中的多部經典在中國歷經多次翻譯,但當時佛教界對般若系仍所知未深,直至唐朝玄奘大師晚年譯出完整的版本。這一工作是譯經史上的偉業,玄奘集眾重譯,校合三種梵文原本,從唐朝顯慶五年(660)開展,至龍朔三年(663)完成,譯成全部《大般若經》十六會共六百卷,不僅重譯了多部經典,還譯出未曾在中國出現的經典,大大超越當時佛教界有關般若部類的知見範圍。

    關於「第五百七十二卷」
    第五百七十二卷屬第六會,此會共十七品,本卷為第十一品至第十四品——顯德品、現化品、陀羅尼品、勸誡品。
    「顯德品第十一」為佛陀答覆曼殊室利菩薩,過去久遠劫前多聞如來答覆精進力菩薩,也就是現在在座的最勝天王的提問來回答,並說明何謂護持正法,以及如何調伏心等問題。
    「現化品第十二」為最勝天王答覆善思菩薩的提問,解答佛的化身,能化作無數無量的化佛,是因為諸佛在成佛前所發的願力清淨之故。也答覆何人能護持正法,有賢德天子也在此加入討論。
    「陀羅尼品第十三」為曼殊室利菩薩及寂靜慧菩薩共同討論,菩薩得到如是眾法不入陀羅尼門,則成就無量無邊功德,致使大地諸山皆振動,天上下起了花雨。佛陀也說了過去寶月佛的時候,有一位寶功德菩薩,擁有大辯才,這位菩薩也就是現在的寂靜慧菩薩。
    「勸誡品第十四」為曼殊室利菩薩請問佛陀,聽聞如是甚深般若經典,能啟信受持而不毀謗,可成就何等功德?佛陀答覆所致功德不可稱計,諸多殊勝善法皆從般若生,並以四大部洲的眾生為例說明。

    本書特色:

    1.內容為佛陀與弟子對話,闡述佛之哲學,蘊含的思想溫柔致遠,讀之可洞察人情、開拓思想。
    2.寬謙法師獨創圖解佛學法,從淺明易懂的圖表,找到自己的修行方向。
    3.全經文白話翻譯,如同閱讀散文,可作為佛學基礎讀物,不起煩惱心。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