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大乘論及釋》疏文斷句七種合刊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攝大乘論及釋》疏文斷句七種合刊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2/09/06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715.0K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字數: 497,884
電子書售價:NT$ 39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攝大乘論及釋》疏文斷句七種合刊收錄:

001《攝大乘論(佛陀扇多本)》疏文斷句
002《攝大乘論(真諦)》疏文斷句
003《攝大乘論本》疏文斷句
004《攝大乘論釋 世親菩薩釋 真諦譯》疏文斷句
005《攝大乘論釋論 世親菩薩造 笈多共行矩等譯》疏文斷句
006《攝大乘論釋 世親菩薩造 玄奘譯》疏文斷句
007《攝大乘論釋 無性菩薩造 玄奘譯》疏文斷句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90

    《瑜伽師地論記》,一百卷。 《瑜伽師地論記》內文以 窺基造《瑜伽師地論略纂》,列舉所為、所因、宗要、藏攝、解題、釋文等六門。 前五門與《瑜伽師地論略纂》大致相同,然最後一門中,除瑜伽師地論略纂》外,亦舉順憬、文備、玄範、神泰、惠景、惠達、圓測、元曉、神廓、僧玄等諸家之言佐證。 《瑜伽師地論記》...

  • 電子書: NT$ 0

    前言 《六祖壇經》為六祖大師三十七年所說法要的總結,言簡義豐,電台廣播受時間限制未能細說,只做簡介。此次播講著重於經意的發明,為了節省時間,經中名相術語及人名地處不能詳述指明。各地佛經流通處皆有此經註解本,可自參考。我們播講此經目的,是希望社會大眾對佛教有個正確的認識。而佛門四眾同修,由於六祖...

  • 電子書: NT$ 390

    《成唯識論述記》為 玄奘三藏弟子 窺基大師(西元六三二─六八二年)依照玄奘口述記錄而成之作,中國從唐末唯識宗因諸多因素逐漸消亡,元代以降《成唯識論述記》即失傳,索性直到清末由楊仁山(文會)居士從日本取回此疏,進而由其創辦金陵刻經處出版而成。 《成唯識論述記》著疏頗多,如唐代 智周之《成唯識論演秘》...

  • 電子書: NT$ 190

    摩訶止觀  (書名)天台三大部之一。天台大師說之,弟子章安記之,有十卷,開為二十卷,述觀心之事。荊溪大師註釋之曰止觀輔行傳弘決,有十卷,開為四十卷。此外各家疏註如下:大乘止觀法門四卷,陳慧思說。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卷,隋智顗說,陳鍼傳。

  • 電子書: NT$ 190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書名)十卷,智者大師說,弟子法慎記,灌頂再治。天台三止觀中說漸次止觀者也,略云禪波羅蜜。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 電子書: NT$ 190

     (書名)一卷,天台智顗撰。一名童蒙止觀。又名小止觀。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二卷 前有元照序 一名童蒙止觀亦名小止觀)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述   具緣第一,訶欲第二,棄蓋第三,調和第四,方便第五,正修第六,善發第七,覺魔第八,治病第九,證果第十。後附梁肅天台止觀統例...

  • 電子書: NT$ 390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收錄奘師所翻經論,以下稱《玄奘三藏譯撰全輯》為《全輯》,總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翻譯內容若按《大正藏》分類,則遍及〈阿含部〉、〈般若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論部〉、〈毘曇部〉、〈中觀部〉、〈瑜伽部〉、〈...

  • 電子書: NT$ 490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收錄奘師所翻經論,以下稱《玄奘三藏譯撰全輯》為《全輯》,總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翻譯內容若按《大正藏》分類,則遍及〈阿含部〉、〈般若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密教部〉、〈律部〉、〈釋經論部〉、〈毘曇部〉、〈中觀部〉、〈瑜伽部〉、〈...

  • 電子書: NT$ 0

    作者藉由簡單淺顯的佛法故事,讓大家學到重要的人生道理,進而了解佛法學習佛法。 佛法云:布施可以去貧窮得富貴,禮佛可以去低賤得尊貴,放生可以去短命得長壽,參學可以去愚癡得智慧。所以有智慧的人,一聽聞佛法就會馬上覺悟並且「信受奉行」,他於世間生活上所遇的種種逆境,絕對可以得到轉變,變得順心圓滿。

  • 電子書: NT$ 0

    心奉觀世音,時時保平安,口誦大悲咒,處處無災難 ˹大悲咒淺釋˼乃根據大悲咒章句中的八十四相示現做說明,觀世音菩薩為使眾生得到方便教化,乃隨緣示現。古代唐天寶年間,不空大師對部分咒語註釋,未註釋之咒語圖像乃後世有緣研習此咒的大德們所繪製補全。此本示現相撰述,盼能使學習者對諸佛菩薩、諸天善神,信願兼顧...

  • 電子書: NT$ 0

    後漢沙門安世高譯 明 蕅益釋智旭解 大文為三:初總標,二別明,三結嘆。 今初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唸八大人覺。 不論在家出家,但是歸依於佛,即為佛之弟子。既為佛子,即應恆修此八種覺。言「常於晝夜」者,明其功無間斷。言「至心」者,明其親切真誠。言「誦唸」者,明其文義淳熟,記憶...

  • 電子書: NT$ 390

    窺基大師 撰 敬禮天人大覺尊,福德智慧皆圓滿,無上文義真妙法,正智受學賢聖僧。 稽首無勝大慈氏,普為利益諸有情,廣採眾經真要義,略說五分瑜伽者。 歸命法流妙定力,發起無著功德名,能於聖者無勝海,引出最極法甘露。 頂禮能見智燈滅,重然法炬照群萌,等注無窮字花雨,榮潤牟尼如意樹。 歸讚我本親教...

  • 電子書: NT$ 0

    藥師本願經講記序 釋迦世尊,於娑婆穢土,剛強難化之眾生中,誕生成道,垂範四生,度脫九界,其無畏勇猛之精神,誠為不可思議者矣!故當時所攝化之大小乘弟子,無不具慈悲喜捨,四攝教化,獅吼象步,超然死生,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法華經》云:『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淨土不燒毀。』此為釋迦世尊,及其化眾...

  • 電子書: NT$ 0

    此書為易懂的白話譯文,加上每章節後面,又有更契要加強說明,使得讀者對此金剛經更能深入義理。

  • 電子書: NT$ 0

    靜老已於公元二0一0年,七月十二日,上午五點十五分圓寂,享年九十又八歲。 靜老要回西方時開示:「依照這一本書的法意去落實,心不要忘記佛,亦持名念南無阿彌陀佛,自然可相應諸佛菩薩,及我在暗中加持的力量。」 末學李明雪 謹記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再版資訊)靜老說的話(二○二一年總整理,佛...

  • 電子書: NT$ 0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滿足千人,菩薩摩訶薩十千人俱。以大莊嚴而自莊嚴!皆悉已住不退轉地。 其名曰:彌勒菩薩,文殊師利菩薩,無礙辯菩薩,不捨擔菩薩,與如是等大菩薩俱。 文殊師利童真菩薩摩訶薩,明相現時,從其住處來詣佛所,在外而立。 爾時,尊者舍利弗,富樓那...

  • 電子書: NT$ 0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出自於《大正藏經》第八冊。玄奘大師所譯之「心經」,是在唐太宗. 貞觀二十三年(六四九)譯出,全文共二百六十字,對般若義理,取精用宏,圓融通達,涵攝大小乘佛法之綱要,且譯文流暢,受持極為方便,而廣為世人所傳誦。 「心經」為修習觀世音菩薩大悲法門的重要典籍,在圓滿修習《千手千眼觀...

  • 電子書: NT$ 0

    前言 一千多年以來,《楞嚴經》在東亞大乘佛教國家評價極高。本經在中國,與《法華經》、《華嚴經》,及《大般若經》齊名,同受重視,廣泛流通,並得朝廷的支持。 本經之所以如此重要,其原因之一,即在於經中最後部份:即本書所講解的,由五蘊所生的五十種陰魔的境界。書中對每一蘊講了十種境界。每一種境界...

  • 電子書: NT$ 0

    湛山倓虛大師著 釋迦文佛於法華會上,自述伽陀,嘗謂「每自作是念,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道,速成就佛身。」蓋諸佛出世本懷,務欲以佛知佛見,普度眾生,奈眾生無始染著,沒在苦海,不得不以三乘之法,先調伏之。於中為阿難說楞嚴,為舍利弗須菩提說般若,皆示究竟佛知佛見,最後自說法華,暢達本懷,豈非欲令眾生普...

  • 電子書: NT$ 190

    貞慶: 貞慶,久壽二年(1155)5月21日建歷三年(1213)2月3日。名諱是貞慶。號解脫房,又稱笠置寺上人。從平安末期到鐮倉市初期的法相宗學僧。他是藤原貞憲(信西)的孫子,父親是藤原貞憲。叔叔有睿山安居院的阿古澄憲、醍醐寺勝賢、高野山明遍等。幼年在興福寺出家,於叔叔興福寺別當覺憲所在的興福寺修...

  • 電子書: NT$ 0

    釋僧叡序 《中論》有五百偈,龍樹菩薩之所造也。以中為名者,照其實也;以論為稱者,盡其言也。實非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言非釋不盡,故假論以明之。其實既宣、其言既明,於菩薩之行、道場之照朗然懸解矣。夫滯惑生於倒見,三界以之而淪溺;偏悟起於厭智,耿介以之而致乖。故知大覺在乎曠照、小智纏乎隘心,照之不...

  • 電子書: NT$ 0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觀世音菩薩於海邊閉眼靜坐,修習禪定,聽聞海潮之聲來來去去,修行耳根圓通法門,因而得道。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耳根圓通」法門,源自《...

  • 電子書: NT$ 0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您的轉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能渡一位是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電子書: NT$ 0

    此本˹準提神咒持觀誦法要˼之法本原為木刻本,如不重印,恐要失傳。經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盡心愛護,保存紙本檔及電子檔,使得有緣人及專持準提神咒(準提佛母)之修習者,能有機會延續古法脈絡,依法修持。 準提神咒乃觀世音菩薩之重要經典之一,準提佛母又稱為準提觀音。此法乃諸佛修行得道,只要有心一門深入...

  • 電子書: NT$ 0

    此本佛學簡易辭典是在撰述觀世音菩薩大悲法門系列相關書籍以後,同修們建議編一本白話文的佛學簡易辭典,以備隨時查閱。經過數次討論之後,決定編述出版.於是自2018年開始參閱各大本的佛學辭典,擇其經常使用之詞句加以引用,並將文句儘量加以簡化,而又不失其義,雖然比之原有辭典為數甚微,但對一般初學佛法的人,不...

  • 電子書: NT$ 0

    歡迎多多流通分享。您的轉發,可能從此救了無數處於苦痛的人,使社會更祥和安定。 能渡一位是一位 能救一位算一位 感恩您的分享。阿彌陀佛。

  • 電子書: NT$ 0

    弘忍禪師著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脫錯,恐誤後人。 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分別,自性圓滿,清淨之心,此是本師,乃勝念十方諸佛。問曰:何知自心本來清淨?答曰:十地經云:眾生身中有金剛佛性,猶如日輪,體明...

  • 電子書: NT$ 0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

  • 詳細資訊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