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终,从善生开始—一位临床宗教师的省思》一书,是作者在台大安宁缓和病房关怀患者的过程中,透过每个患者的生命故事,得到「若想善终,得从善生开始」的省思,并将之著作成书。希望「善生」理念的推广,可让更多临终患者与家属两相安,社会更祥和。
普林斯頓大學高評分公開課程! 第一本結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佛學的作品, 解析佛教推崇的靜坐,如何成為擁有清晰思慮和持久幸福的關鍵。
看見內心,就能放下,走向自己真實的生命 《金剛經》講的是心, 是佛陀告訴我們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的心, 放下執著的般若智慧 如果你開始在意該怎樣使用時間,開始想過好這一生, 想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讓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你就一定需要《金剛經》 《易經白話講座》暢銷書作者王...
你明明想安慰對方,卻落得生氣吵架的下場? 你心裡懷著愛,嘴裡卻帶著刀? 你覺得別人不聽也不懂,你痛苦地假裝一切都沒問題? 請停下來,回到自己,慈悲聆聽,滋養話語; 正念溝通有助你治癒過去,享受當下,為美好未來奠基。 最善巧的話語,最有力量的溝通 一行禪師寫給每一個覺得自己說不好或不會...
「對我和我的人民而言,本書都是一部意義重大的著作……在我身為達賴喇嘛的角色中,沒有什麼比本書所提出的議題更為重要。」 ──達賴喇嘛 ★ 流亡超過六十五年的翔實記事,完整見證達賴喇嘛的信念、抗爭與希望 達賴喇嘛在本書中回顧了他的一生,流亡超過一甲子歲月,自解放軍入侵西藏以來與中共政權抗爭七十...
佛經就是宇宙生命科學 佛經描述的就是多元宇宙的萬象 近年的科學新發現,尤其是在物理學跟天文學方面,包括相對論、量子力學、弦論、意識影響物質等主題,一連串的理論都讓科學界發現,整個宇宙的自然規律跟2580年前佛陀所講的沒有任何衝突,反而非常吻合。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也承認,...
蔣勳說:這是一本祝福的書 扉頁於是特別印上兩句話「眾生平安 皆大歡喜」 為自己、為親人朋友祈願平安 一朵花寬度的書,讓心靈也滋養出一朵花 從文學、哲思、繪作、書法、版本、聲音 在菩提葉與悉達多的意象中,我們走向了《金剛經》 看它的誕生、口傳與歲月流轉 看它的翻譯、信仰與版本...
看見內心,就能放下,走向自己真實的生命 《金剛經》講的是心, 是佛陀告訴我們如何正確運用自己的心, 放下執著的般若智慧 如果你開始在意該怎樣使用時間,開始想過好這一生, 想讓生命有意義、有價值,讓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你就一定需要《金剛經》 【 7/14~7/27 《金...
台灣書史第一本由「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之大作 靈修達人宇色叩問母娘,揭櫫民間信仰與靈界的金錢祕密 有人天生帶財來到世間嗎?金錢與業力的關聯是什麼? 坊間有補財庫術法,這些儀式真的可以增加今生財運? 無極瑤池金母會希望人們多參加開財運的宗教儀式嗎? 對於沒有錢的人,應該先解決錢的問題還是先修行...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 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統諸佛降靈之本致也。蘊結大夏,出彼千齡。東傳震旦,三百餘載。西晉惠帝永康年中,長安青門、燉煌菩薩竺法護者,初翻此經,名正法華。東晉安帝、隆安年中,後秦弘始,龜茲沙門鳩摩羅什、次翻此經,名妙法蓮華。隋氏仁壽,大興善寺、北天竺沙門闍那、笈多、...
翻譯超過三十五種語言,印量遠遠超越百萬冊── 是全球七十五座主要城市、無數人們的「每日成功指南」 善用書中《金剛經》智慧法則所獲致的成就, 連投資之神巴菲特都讚賞!
1. 本書翻譯自最完整、原始的《黑庫傳》,這也是此版本首度翻譯為中文。 2. 將歌與傳記融為一體,符合密勒弟子昂仁菩提王由第三人稱來描述密勒生平故事的筆觸,並透過排版編排使歌曲更易閱讀。
《循著善財童子的尋訪 開啟心靈智慧》一書,乃是淨空法師於一九九八年五月始至二OO一年八月十六日止,接受香港佛教青年協會之邀請,連續三年,每個月在香港做三天講演。 其內容即是四十卷《華嚴經》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講義節錄清涼大師的《華嚴經疏》,並命名為「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共有十二單元,二十五次講...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觀世音菩薩於海邊閉眼靜坐,修習禪定,聽聞海潮之聲來來去去,修行耳根圓通法門,因而得道。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耳根圓通」法門,源自《...
為什麼學佛? 我們其實每位眾生都是轉世,《大毗婆沙論》卷四十五云:「問:何故名異生性?尊者世友、作如是說:能令有情起異類見異類煩惱,造異類業,受異類果、異類生故;名異生性。 復次能令有情、墮異界故,往異趣故,受異生故;名異生性。 復次能令有情、信異師故,作異相故,受異法故,行異行故...
佛教由世尊釋迦牟尼傳法至今已歷經兩千六百多年,其間各宗派紛立及興衰輪替,各依其不同之方便修行。然而萬法歸一,總攝在明心見性,此乃世尊傳法之真正用意。禪宗之教導方法即是直截了當讓學子識自本心,見自本性,直下成佛,因此被稱為「頓悟禪」,以區別於其他的禪法。惟有能使眾生「見性成佛」的禪法,方為佛祖命脈所寄...
學習《入中論》的目的在於“入中”,就是入於離一切邊的中觀正道。對此一切時處當中都不應當忘記。 具體怎樣才容易觀空性呢? 依據聖教量觀修“無我”,是觀空性的捷徑。 無論根性利鈍, 只要遵循佛的聖教量,依著聞、思兩種慧漸次觀修,就會很容易觀空性。也就是把“空性”斷定為“無我”義。之後在一切時處當中明...
《善终,从善生开始—一位临床宗教师的省思》的简介
《善终》一书,共分为六章。首章,叙述出家因缘与成为临床宗教师的过程。二至四章,描述在培训过程中,与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们之间的互动与省思。第五章,确立佛世时即有临终关怀、以及提出理想的善终模式,应由善生开始的构思。第六章,总结。作者勾勒出理想的善终模式、与作一回顾式的结语。今再略述如下:
首章,作者以在参加禅修营修四无量心时,因遇见鬼道众生的求救,而发出家、弘法利生之愿为开头。倒述自有记忆以来,即汲汲于寻找生命的意义,在始终得不到答案的情况下,曾几度摹拟自杀的方式想要结束生命,终究因怕痛而作罢。后来,经历一些人事纷争后发愿改造自己的命运,走上学佛、出家的道路。出家之后,人间佛教所提倡的菩萨道精神(社会关怀),令作者大为折服,进而矢志信受奉行。从小区关怀开始,接着在因缘下进入临终关怀这领域,接受培训并且成为临床宗教师。
二至四章,每一章,皆以两个类似情节的临终个案为对比。综合三章的临终个案得知:每个患者都有他们自己所焦虑及亟思解决的事项。譬如第二章的Ja、Jb,虽然都想跟元配忏悔往昔的背叛,也都跟外遇者互推诿过而时起争执,但在结局上却有着不同的际遇。第三章的L妈妈跟孩子们彼此系着很深,最终在孩子的放手祝福中安详往生;Z则在求生不得下转而求生极乐净土。第四章的Wa与Wb,则因过劳与压力而罹患绝症,身心的过度负荷形成摧枯拉朽的力量,彻底击垮了她们,也让家人们承受痛彻心扉的冲击。面对一个个嘎然而止的生命,促使我重新思考死亡这个议题。
第五章,透过佛教经典了解到,早在佛世时就已有临终关怀了,佛陀与圣弟子们会为临终弟子们说法。内容大都是提醒他们曾经做过的善行,与修持过的法门。跟现代临终关怀的差别在:佛陀与圣弟子们, 是透过平常修练的善业力来达到善终,所以善终是善生行为下的自然结果。加上三位国内外各有专精的学者,也提出相近的理念,因此,作者「善终,从善生开始」的倡议由此建立。
第六章,回顾并检视每个临终患者的生命课题,就着华人文化圈所向往的善终模式,与临终实况两者之间的差距,再次提出「善终,从善生开始」的口号。更提出慈心禅在临床上的运用,以建构更完整、属于作者心目中理想的临终关怀模式。希望「善生」的理念,可以让更多人不需要临床宗教师可以安详往生,家属们也不必经历往生者的「歹终」而惊吓与悲痛,社会上也将因此而更安定与祥和,这是我衷心期盼的。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