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粗茶淡飯套書】(全二冊)
0 則劃線
0 篇書評

【一個人的粗茶淡飯套書】(全二冊)

《一個人的粗茶淡飯》、《一個人的粗茶淡飯2:偏執食堂》

  • 出版日期: 2024/06/03
  • 語言:繁體中文
  • 商品格式:套賣商品
紙本書定價:NT$ 600
電子書售價:NT$ 408
此為套賣商品,購買前請先確認個別商品的格式。

本套書組合:《一個人的粗茶淡飯》+《一個人的粗茶淡飯2:偏執食堂》(共二冊)

米果說:我喜歡自己把自己餵飽,
薑燒醬油、台式蛋包飯、老派沙拉、番茄蛋花湯……
即使難吃,也要負責任地,直到最後的湯汁都不能閃躲。
雖然只是小小的日常,卻是我的人生「流儀」。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433

    奧運金牌選手跨界首作 入圍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大獎──2025年斯特雷加獎決選作品 獻給每個渴望成長、追尋自我與勇氣的靈魂 有時,成年人會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走的路。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恐懼就勇敢,因為恐懼使我們變得更好!

  • 特價 電子書: NT$ 383

    《黑白大廚》圈粉無數 料理詩人~愛德華.李三部曲 第一彈 「一道菜從來不是終點,而是線索。」 那些我們愛吃的、不吃的食物, 無意間,定義了我們是誰。 ★★★繁中版限定★★★ 愛德華寫給讀者的親筆信

  • 電子書: NT$ 435

    品讀《老派生活有約吃飯之必要》, 你會認識阿寬,這個人,跟他成為老友、飯友、酒友, 一起老派的相約,一起探索吃飯有愛的原鄉。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通關密語:很好看•很餓•不要晚上看 好(ㄏㄠˋ)吃的胃口,好(ㄏㄠˇ)吃的心法,一次蒐羅 做菜這件事,可以信手拈來,可以當成學問,可以兢兢業業,可以華麗鋪排。自封饞人的馬世芳,從疫情期間煮一碗麵開始,疊著過往豐厚的美食的經驗與記憶,揉成他的廚房道理。廚房裡,他像個好奇孩子,興致勃勃尋找著好吃、...

  • 電子書: NT$ 252

    橫跨70年的台、滬、越、黔、川流浪紀行+ 11則真情溫暖食譜故事 紀錄片導演瞿筱葳坐在雲門流浪者計畫的面試會議室裡, 她想要去走一趟奶奶生前逃難的路線, 林懷民老師對她說:「如果妳去,妳就放空,什麼都不要想。」 但她心想真荒謬,「一個充滿思念的人,如何什麼都不想?」 但她明白這個叮囑雖然矛盾卻是...

  • 特價 電子書: NT$ 320

    這是一場多元台味的飲食探索, 從世界各地傳入的各種風味,落地生成那些有點相似、 卻又不太一樣的舌尖印象……

  • 特價 電子書: NT$ 320

    這是一席台灣風土的飲食對話, 從土地長出的傳統風味,在你我的味覺習慣中, 爬梳出彼此共有的文化記憶……

  • 電子書: NT$ 280

    飲食,串連著日常,也緊密連結著人生。 以文字書寫飲食,不只是記錄味蕾的記憶,更是對生活與回憶的溫柔描摹。 ◆特別邀請《歡樂宋》、《大清盛世忙什麼》作者李純瑀老師,以更新鮮、更深刻的視角,探究飲食書寫的多層次內涵。食物帶來的滿足,表層是口腹之欲,裡層則是歲月在生命中留下的餘味。

  • 出版日期:2025-05-28
    特價 電子書: NT$ 320

    陳淑華【島嶼飲食首部曲】 15周年初味如新版 ◆36道家常料理散文:以家庭餐桌為田野,透過「尋常的口味」、 「歲時的滋味」、「時代的氣味」三個向度,細緻爬梳本土飲食文化。 ◆25則私房菜譜:記錄母親的手路,訣竅提點,經驗傳遞。 ◆22篇餐桌筆記:旁徵博引古今史料,探尋家常食物的文化路徑...

  • 電子書: NT$ 293

    *本書恕不參與2023線上國際書展3本75折優惠 12年前,她在廚房料理台找到人類學的廣袤田野, 從此甘心樂意「土著化」,做廚房裡快樂踏實的人類學家。 這本書,不只記錄了她的學廚初心和餐飲見聞, 更以知識與實務結合的新型態寫作, 開啟一代華人飲食書寫的新風潮。 53篇學廚筆記...

  • 特價 電子書: NT$ 270

    ☆ 食好料,看所在,寫出心頭的愛 ☆ ☆ 濃烈又隨意的台派真情,含藏風土與語言魅力的飲食書寫 ☆ ☆ 金漫大獎得主阮光民友情跨刀繪圖 ☆

  • 特價 電子書: NT$ 216

    一人旅行有著美好的毒, 一旦嚐過那自由的甜頭, 就覺得兩人以上的旅行好像有點擁擠。 試著搭乘陌生的公車路線,或坐上跨縣市的長程客運,中途下站,看看小工廠,逛逛廟口和菜市場; 試著和朋友回到他的家鄉,跟他去早餐店吃蔥餅,吃麵線羹加很多辣油,半買半送扛回大大一袋花生,老朋友帶路的旅行,僅...

  • 電子書: NT$ 169

    人生的滋味,尋常味道的不尋常 平凡人有其平凡樂趣,自有其甘酵的真味 這一份記憶,永遠在舌尖上…… 念人情,談滋味,千錘百鍊人間真味 散文名家徐國能飲食與記憶的經典散文之作 出版10週年經典珍藏版 各高中職推薦書單、必讀書單 收入〈毒〉、〈食髓〉、〈第九味〉、〈刀工〉、〈興亡錄〉等名作

  • 出版日期:2005-09-23
    電子書: NT$ 161

    全書共五十二篇,從鮮啖、煮炒、蒸熬、燜烤、挑嘴、外食等方面詳述各味美食、各色食材的身家故事、料理方式與作者自己的私房心得;而蔡珠兒不僅以音樂佐伴、以氣氛增味、以文字追索美味,她更不忘料理文字,料理生活心之所繫,在她的字裡行間,文學故事裡的主角化身為一道道的美饌佳餚。

  • 特價 電子書: NT$ 220

    是現在的自己與過去的自己, 進行一場又一場的對話與爭辯…… 不管是收拾打包的體力,還是記憶回擊的不捨,都是冗長的心靈戰役。 可以開心揮手告別,是人生下半場必須學會的本事。__米果

  • 電子書: NT$ 231

    以文字療癒日常的困頓 以煮食完成真實的創作

  • 電子書: NT$ 294

    英國一家從札幌吃到沖繩,深度探訪日本100天, 透過飲食體驗日本文化,感受大和民族的極致追求! 好友阿利丟來一本日本料理書,意外開啟麥克的日本之旅。 他帶著妻子,還有兩個挑食的孩童,浩浩蕩蕩飛越半個地球, 預計從北海道往南到東京、京都、福岡、廣島、沖繩等地。 不只壽司與拉麵,還要一嚐炸...

  • 電子書: NT$ 196

    【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   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   本書蒐羅了作者對故都北平的懷念之作,除了清宮建築、宮廷生活、宮廷飲食介紹外,對平民生活的詳盡描述,也引人入勝。收錄了作者對蛇、火腿、肴肉等山珍,以及蟹類、臺灣海鮮等海味的介紹,除了令人垂涎的美味,還有豐富的常識與掌故。更暢...

  • 出版日期:2019-08-13
    電子書: NT$ 255

    逯耀東教授可說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開拓者,將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等瑣事提升到文化的層次。透過歷史的考察、文學的筆觸,與社會文化變遷相銜接,烹調出一篇篇飄香的美文。

  • 電子書: NT$ 350

      一群隔代教養的八年級生,一份想留住即將失傳的手路菜與長輩生命故事的初心,   以「吃頓飯」開啟青、銀兩世代的溝通橋梁,   歷時三年,完成這本臺灣首部集結百齡智慧,獻給時代記憶的食譜,   五十篇人生故事,五十道家傳料理,   尋訪全臺各縣市及澎湖、金門、馬祖、綠島、小琉球、蘭嶼,  ...

  • 電子書: NT$ 210

    少了你,餐桌的滋味多了思念。 蛋包飯、豬肉味噌湯、醬菜和炒牛蒡絲…… 無論吃什麼,都會想起某段日子。 「啊,好想再跟你一起吃飯。」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作者川本三郎滿懷眷戀的溫柔書寫

  • 電子書: NT$ 49

    中國流傳最廣的詩選集。近三百年歷史的唐朝(618年-907年)是詩歌發展最美好的時代,無論是聲韻或語言皆美,詩體的發展程度也隨初、盛、中、晚唐四個時期各有不同的韻致。在這些詩歌裡我們見證唐朝的繁華與衰落,宮殿裡的雄偉,當時人們的生活景象,以及烽火連綿下的民不聊生,這些都在詩歌裡面。

  • 電子書: NT$ 294

    沒有計畫,沒有目的地, 只要出門,就是旅行,是所謂無謀小旅行。

  • 詳細資訊

    《一個人的粗茶淡飯》

    米果最受好評食療札記!
    在自律的日常生活中,自行料理三餐是種幸福也是對自己負責,
    這其中還包含了對生活的堅持、對記憶的依戀與享受下廚的自在樂趣。

    一個人住,在家工作,並且以規律的方式生活著,米果也自己料理自己的三餐。「從搭車到四個站牌之外的傳統市場採買,到搭捷運經過十數個站之外的生鮮超市採購,每週一到兩次的買菜行程,有時候透過網路跟小農直接訂貨,已經成為我的日常課業。」

    年輕時曾經厭惡的事情,現在卻是甘之如飴,並且異常堅持。不追求犒賞自己的大餐,捨棄充滿食安危機的外食,依循著時節採買食材,悉心洗滌備料烹調跟食用。米果選擇的這樣的飲食規則,選擇為自己吃下肚的食物負責,並且在料理之中,暗藏對家人的思念。

    【家裡的味道】:引領你一同回味自家餐桌上屬於媽媽及阿嬤的家族口味。
    【台南的味道】:最講究吃的台南嘴巴,自豪的在地小吃隱藏著各種堅持。
    【粗茶淡飯】:關於時節的飲食樂趣以及食安問題、飲食習慣改變的省思。
    【自慢滋味】:不見得是功夫菜餚,拿手菜其實就是每日料理的經典款式。
    【小菜一碟】:越簡單的食材,料理起來越是行雲流水、韻味十足。

    《一個人的粗茶淡飯2:偏執食堂》

    寂寞恰好的孤僻,
    經過年紀和閱歷的酸甜調和之後,
    成就了百分比恰好的偏執。

    歡迎來到「偏執食堂」,這裡的主人對於吃食的喜好跟規則,除了來自家族跟故鄉的情感記憶醞釀,還有著經年累月下來的個人歷練,以及因喜愛的文學或戲劇而隨之迷上的美食滋味。

    ——肉粽當然是南部的好,不撒花生粉、不淋醬油膏,謝謝。
    ——天涼了,身體自動打開吃鍋的開關,這時候就要煮一鍋麻油燒酒雞。
    ——我喜歡台式麵包,很台,越台越好。
    ——邊看電視新聞邊啃甘蔗,那是餐後的重要儀式。
    ——醃漬的梅子,跟著白飯一起咀嚼,白飯都戀愛了。

    對於下廚料理,不光是每天想辦法餵飽自己三餐,對於冰箱、食材、備菜、料理順序的掌握,也是一種自我鍛鍊的樂趣。又或者偶爾有外食機會或旅行時,打卡名店絕不在她考量範圍,而是偏執的選擇與喜愛的作品有連結的店家,以及滿富人情的小吃攤或小館。

    ——離家來到台北讀大學,頭一次跟同學去吃豬腳麵線,端來的卻是滷成焦糖色的豬腳乾拌麵線,瞬間遭受嚴重打擊。
    ——有時候也想吃蛋包飯,簡單淋上平價的罐裝番茄醬就覺得很好吃。
    ——做菜竟然可以預防失智症,就算從蛋花湯開始學起也還不嫌晚。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吃食偏執,這些偏執組合成無法被取代的每個個體,你是否也擁有一間自己的偏執食堂呢?

    【作者簡介】

    米果

    臺南人,曾獲府城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
    喜歡逛菜市場,喜歡一個人旅行,習慣一個人吃飯。
    喜歡台劇日劇,喜歡閱讀社會寫實派小說。

    現為《天下獨立評論》《中學生報》《Nippon.com》專欄作者,曾出版《我一個人走走停停》《濫情中年》《初老,然後呢?》《從前從前,我記得》《台北捌玖零》《只想一個人不行嗎》《13年不上班卻沒餓死的祕密》《如果那是一種鄉愁叫台南》《一個人的無謀小旅行》《台南甜不甜》等中文著作二十餘冊。

    臉書專頁「米果大會堂」:www.facebook.com/mimikoteam
    方格子vocus:vocus.cc/user/@chensumi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