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的力量
0 篇書評

聊聊的力量

心理治療師跟你對話,來自諮商室的五個故事

The Power of Talking : Stories from the Therapy Room

1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7/3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2.7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6267465097
  • eISBN: 9786267465110
  • 字數: 82,850
紙本書定價:NT$ 480
電子書售價:NT$ 336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此書不可於以下區域購買:中國

購買領書額度

「我害死了一個人……我不知道她是我的女兒,
我還跟她發生了關係……我很想死……」──案例1 蓋瑞斯的故事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36

    ★★★★★ Amazon 4.8星好評 讀者留言評論:「切入正題!沒有廢話!」 ◢◤也許違反直覺,但自殺行為在某層意義上來說,近乎是種求生選擇。◢◤ 全球平均每四十秒就有一人死於自殺,為其身邊親人摯友和社會帶來巨大衝擊與傷痛。儘管如此,我們對自殺的了解仍不夠多。本身有過兩次傷痛經歷...

  • 電子書: NT$ 259

    《情緒勒索》作者周慕姿2021動人新作。 每一個過度努力的人,都是把傷藏得很深、藏得很好的大人。 「過度努力」是最完美的人生逃避, 逃避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你是誰?你為誰而活? 你總是不停歇地往前衝刺嗎? 因為你恐懼一停下來,你就不夠有用、不夠好、不夠優秀…… 8個令人泫然欲泣的真實生命故事...

  • 電子書: NT$ 315

    ★★★★★ 韓國教保文庫暢銷書! ★★★★★ Yes24人文類暢銷書! ★★★★★  Aladin社會科學類暢銷書!   「放下吧!看開點吧……你可以討厭罪惡,但不要討厭人……」  面對那些「包容、寬恕、原諒」等傳統選項 其實,我們還有一個更強大的武器: 你可以選擇 不 原 諒!

  • 電子書: NT$ 336

    生命就是在不完美中擁有完美, 並且值得被愛。 身為臨床心理治療師的賽斯・吉爾罕,每天都在協助人們處理創傷和焦慮,但同時,他因長年受身體健康所苦,陷入嚴重的憂鬱症,一度覺得人生已到盡頭。然而痛苦的盡頭不僅只是盡頭,還可能是超越疾病和憂鬱的起點──只要傾聽來自內在的召喚,引導自我走向完整的思考與...

  • 電子書: NT$ 294

    無法控制的焦慮、恐慌和憂鬱……「大腦發生了什麼事?」 ◤一本植根於神經科學的實用指南◢ 提供可操作性的建議,有效提升生活、關係和事業,並培養信賴自己的能力。 你可以在任何年齡做出改變── 你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控制力比你本來想像的要大得多。 ★proposal階段迅速授權英(Penguin)、美(...

  • 電子書: NT$ 301

    ♥「好想立刻推薦這本書給我的同事與學生!」心理諮商界、學校輔導中心、助人工作者、資深督導,刀刀見血推薦!

  • 電子書: NT$ 266

    ─────沒有完美的童年,一樣能擁抱美好的人生───── 傷口的背後一定都有一個等待被理解的原因 內在小孩6種需求X 6種情緒釋放X 5種自我價值重建X3種整合 這是屬於曾經受過傷的你我,應該好好面對自己的成長課, 讓傷口成為座標,為自己啟程,活出強大、自信、內在安穩的自己。

  • 電子書: NT$ 252

    拒學、繭居真的是一種病嗎?網路成癮、沉迷電玩真的沒藥救? 其實,逃避不可恥,這是生理正常的防衛機制,不要「搶救」──操之過急。 幫助這群人的最佳方法,不是學校、也不是父母, 本書有好多好多案例,你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

  • 電子書: NT$ 266

    本書是家族治療師賴杞豐多年治療、教學歷程的真誠分享,每個故事都標記著華人家庭的關鍵字:掌控、權威、以愛為名、義務、父母期望、失去自我…… 賴杞豐從童年痛絕的傷中走出來,陪伴受傷的人找回自己,還有與家人的愛。

  • 電子書: NT$ 266

    治療是一門傾聽的藝術,每位案主都在敘說自己的故事,治療師傾聽案主的故事,同時也引領案主傾聽自己的故事。 本書是阿德勒心理學家曾端真教授將阿德勒心理治療的教學與實務工作,加以沉澱與整理,留下自己的學習記錄,也是學習個體心理學的最佳基本教材。

  • 詳細資訊

    你對心理治療師(psychotherapist)有多了解?
    在台灣,類似的職稱是諮商心理師(counseling psychologist);
    心理治療師跟精神科醫師或臨床心理師有什麼不同?
    其差別在於,精神科醫生可以開立處方藥物,但問診時間很短;
    心理治療師不能開藥,卻可以擁有較長的時間與個案交談,
    所謂的心理療法,就是一種「聊天的治療」,
    治療師通常會將患者稱為「當事人」(client),
    並提供一個溫暖舒適、有安全感的交談空間,
    讓「當事人」可以放心說話,透過與治療師的交談產生全然的信任。

    作者是一位心理治療師,本身也曾經受過心理創傷,
    他在童年的受虐經驗確實能促使他以同理心去連結當事人,
    他所採用的治療架構是心理動力治療(psychodynamic therapy)
    這個治療方法強調的是透過潛意識,
    探討童年的經驗和性格如何影響現在的思想、情感、關係及行為;
    但因為它所需的時間長,治療效果因人而異。
    透過這種機制,我們可以看到新穎的治療步驟,
    例如,監測「當事人」的無意識信號及心理防衛的應對。

    本書介紹五個故事曲折離奇、情節宛如韓劇的特殊個案,
    並公開五段抽絲剝繭、內斂專業的心理治療過程;
    每起個案都具有強大的故事張力,皆屬於複雜性的案例──
    例如:「蓋瑞斯的故事」,案主的人生可說是充滿不可思議的悲慘,
    蓋瑞斯與黛芙妮相識後相戀,然而這是一段曇花一現的忘年之愛,
    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雖然讓蓋瑞斯僥倖存活,黛芙妮卻不幸罹難。
    哀痛欲絕的蓋瑞斯,隨後又獲知黛芙妮竟是自己未曾謀面的親生女兒,
    命運帶來的不幸巧合,讓蓋瑞斯陷入無把自拔的憂鬱深淵……

    此外,飽受童年喪母之痛的海倫、
    發生出軌疑雲的夫妻檔約翰和愛麗絲、
    成功治癒職業倦怠症卻因母喪而打算輕生的大衛、
    遭生父性虐待的囤積症患者艾比蓋兒……
    皆透過與心理治療師一次又一次的「交談」,
    直視自我內心深層的傷痛,學習接受不完整的自己。

    本書帶領你進入心理治療的領域,探索心理治療的過程和治療師的角色。
    以不同的案例,審視心理治療應用的理論基礎和步驟,並掌握五大原則──
    1.獲益(beneficence):諮商師必須承擔責任,促進對當事人有益之事,並期望當事人從諮商會面中獲益。
    2.免受傷害(nonmaleficence):不做出有害之事。諮商師必須隨時避免(包括在無意中)從事可能導致與當事人利益衝突之活動或情況。
    3.自主(autonomy):諮商師有道德責任鼓勵當事人獨立思考與決策,並防止當事人產生任何形式之依賴。
    4.公正(justice):諮商師承諾對所有當事人提供平等與公平之服務,無論其年齡、性別、人種、種族背景、文化、殘疾、社經地位。
    5.忠誠(fidelity):誠實對待當事人,並且信守諮商師之承諾,致力改善當事人之情況。

    如何突破「當事人」的心防,並同時監測「當事人」無意識的訊號?
    例如,「當事人」會有不同的心理防禦情境、
    「當事人」在心理療程中出現的負性症狀,
    以及「當事人」害怕受傷害而疏遠別人的心理機制。
    對於「當事人」與治療師來說,治療與情緒的影響是一種雙向的「流動」;
    最初的「流動」是要影響當事人在情緒和精神方面的心態,
    而另一種「流動」則會影響治療師的個人與職業生活,
    讓治療師也能藉由所幫助的人來了解自我。

    你以為只有自己的人生很不順遂?!
    你以為脆弱就是軟弱?
    你始終覺得跟家人的關係很疏離?
    其實,生命中必須藉由一定程度的脆弱才能建立起一段關係;
    表達脆弱就是向他人徹底展現自己,
    而顯露脆弱並逐步信任他人,是需要時間培養的……
    看完本書,你就會了解心理治療師在做什麼,
    心理治療的「療癒」概念與傳統以消除疾病為目標的「治療」不同,
    「療癒」不是要達到某個時間點或達成任何目標,
    「療癒」並不存在所謂的終點線。
    也因此,舉凡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及人格障礙……
    這些都不是「必須治癒的疾病」,反而是讓人成長的機會。
    透過書中個案的心理治療過程,你也可以學習如何檢視自己的內心,
    不必把恐懼藏在心裡,透過聊一聊和自我表達的力量,就能立刻放下;
    從現在就開始,想像你的生活開始逐步邁向圓滿會是什麼樣子;
    學習聆聽自己的情緒,強化內在資源,接受自己想要療癒的決心;
    深入挖掘是什麼在阻礙你,藉此找出你想逃避的原因;
    因為,你值得過著充滿喜悅的生活。

    名人推薦

    臨床心理師    洪仲清
    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專業推薦 (依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史泰留斯.基歐西斯(Stelios Kiosses)

    心理治療師,亦為愛迪生教育(Edison Education)的臨床負責人。他領導一支多元專科團隊,負責執行及整合實證的臨床與行為實踐,同時也替助理治療師提供嚴謹的培訓和監督,並為已畢業的心理學家提供結構化的工作經驗。他在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研究心理動力諮詢和臨床監督,先前也曾於薩塞克斯大學(Sussex University)的心理治療和實驗心理學領域接受訓練。他是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準會員,也是英國諮商與心理治療學會(British Association for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及英國心理學會(Brig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的會員。他是牛津大學基督聖體學院(Corpus Christi College Oxford)成員,也是牛津大學羅賓.墨菲(Robin Murphy)教授之計算精神病理學研究團隊(Computational Psychopathology Research Group)的研究合作者。

    史泰留斯目前任教於哈佛大學延伸教育學院(Harvard University Extension School),先前則在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擔任客座資深研究員,並於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Goldsmiths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擔任客座講師。他最早是在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精神病學系擔任名譽高級講師,教導精神病學碩士課程(家庭與精神健康)。他的公眾角色包括在英國電視第四頻道(Channel 4)熱門節目《隔壁的囤物狂》(The Hoarder Next Door)中擔任心理學家兼主持人,此節目是由曾獲奧斯卡獎的女演員奧莉薇亞.柯爾曼(Olivia Colman)負責旁白。此外,他目前也是威爾斯親王殿下創立之主要慈善機構王子基金會傳統藝術學院(Prince’s Foundation School of Traditional Arts)的贊助人。

    譯者簡介

    彭臨桂

    喜愛閱讀、音樂,全職老爸,兼職翻譯。
    evan.translator@gmail.com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352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