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修:今天我們有這樣殊勝的機緣,在美國第一次講《無量壽經》全部經文,甚為難得。我們每週講六次,共十二週,大概有一百多個小時,對於大經的研究,在時間上是夠用了。經本帶來很多,大家可以人手一冊。這個小本子是這部經的講義,也就是概要。從前道場講經先講玄義,在講經之前先說概要,使大家對於全經要旨先有一個印象,然後講入正文就容易懂了。
《無量壽經》,乃是淨宗法門之根本所依,經中詳明西方淨土依正主伴,種種殊勝微妙不思議之莊嚴;阿彌陀佛因地發願修行,勇猛精進,專志莊嚴淨土之因果;以及勸令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求生淨土,理事雙彰之妙旨。令有緣者慕西方極樂世界之嚴淨光麗,形色殊妙,進而發趣道心,求願往生,證三不退,入寂光...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一切大聖神通已達,其名曰:尊者了本際、尊者正願、尊者正語、尊者大號、尊者仁賢、尊者離垢、尊者名聞、尊者善實、尊者具足、尊者牛王、尊者優樓頻螺迦葉、尊者伽耶迦葉、尊者那提迦葉、尊者摩訶迦葉、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連、尊者劫賓那、尊者大住、尊...
《循著善財童子的尋訪 開啟心靈智慧》一書,乃是淨空法師於一九九八年五月始至二OO一年八月十六日止,接受香港佛教青年協會之邀請,連續三年,每個月在香港做三天講演。 其內容即是四十卷《華嚴經》之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講義節錄清涼大師的《華嚴經疏》,並命名為「善財童子參學報告」。共有十二單元,二十五次講...
法藏比丘在未成佛以前,便已是一位「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誓給一切眾生安樂,願拔一切眾生痛苦的最偉大人物!成佛之後,更以普度眾生為己任,所以他所成就的國土,為一切往生者提供最完善的生活環境、最完美的修行道場,和他親自教導眾生修行,使人人都能一生成佛;尤其他的萬德洪名,能令聞者、念者,無不獲得絕大利益!...
住持數座寺院、在全球擁有上百個禪修中心,被譽為當代禪修大師的詠給・明就仁波切於2011年六月秘密出走,展開四年半被稱為「自我自殺任務」的遊方閉關。 故事從明就仁波切的溜出自己寺院的大門,朝向未知旅程的那晚開始。此舉的動機是想要拋開界定其人生的各種頭銜和地位,並探索自己存在的最深層、最隱藏面向。...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淨空法師 講述。華藏講記組 整理。 網址:https://book.hwadzan.org/books/uklc/#p=1 檔案來源:好讀書櫃《經典版》,感謝劉黃聲製作。 網址:https://www.haodoo.net/?M=Share&P=09A0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乃近代夏蓮居居士會集漢魏吳唐宋五種原譯,為《無量壽經》中最善之經本。並以經解揚此經之大事囑咐黃念祖居士,黃老「奮老病之殘身,繼傳燈之宏誓,以此身心供養三寶,閉門謝客,拼死論經」。「寧可書成而失命,不願輟著以自保,於是奮筆修成三稿,時經六載,方告粗成」。
這部經是我阿難親自聽佛陀宣講的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裡說法,在場的有佛陀的常隨弟子出家眾一千兩百五十人。這一千兩百五十人都是大阿羅漢,德行高尚,為眾人所熟知的。這些人包括了: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
在佛教領域裡,沒有人不認識地藏菩薩的。一位菩薩要被廣大群眾認知,及多數人的信仰,其高度知名來自於祂的慈悲願力感動人心,和有著相當的靈驗效果所致。 《地藏經》是入佛教門的基本經典,本經一開始,佛首先放大光明,出大音聲遍至十方世界,接著展開無垠無涯的宇宙觀,不被理解的神鬼觀,及不能數知的眾生數量。《地藏...
─ 梅村修習正念的基礎經書 ─ 保持對呼吸的覺知,覺察內在糾結。 我們將會找到更深的寧靜、平和。 你是否還困在過往的悲傷記憶中? 對未來感到焦慮、恐懼? 對當下的自己感到惱怒與不安? 這都是我們對於自身的不確定感所造成的混亂。
星雲大師直陳現代人的煩惱悲苦,透過深入淺出的講說,多方設喻,佐以佛教公案典故、佛光宗法志業之發展事例,博以時事穿針引線,來解析金剛妙法、般若妙智,讓我們從《金剛經》通曉成就的秘訣,於出世入世都受用!
淨空法師講述 傳淨居士整理 前言 吳市長、各位長官、各位法師、各位善知識: 今天我們有緣在板橋市,有這麼多單位主辦這一次佛學講座,邀我到這裡來給大家作一點佛法修學的報告。今天這樣隆重的禮節,我看了以後深深有感,在末法時代還能見到這樣如法的禮節,實在是很難得,確實不多見。法師講經的禮節是非常之隆重...
諸位同修:今天我們有這樣殊勝的機緣,在美國第一次講《無量壽經》全部經文,甚為難得。我們每週講六次,共十二週,大概有一百多個小時,對於大經的研究,在時間上是夠用了。經本帶來很多,大家可以人手一冊。這個小本子是這部經的講義,也就是概要。從前道場講經先講玄義,在講經之前先說概要,使大家對於全經要旨先有一個印象,然後講入正文就容易懂了。
《無量壽經》在台灣、新加坡、香港,我講了很多遍,都留有錄音帶。各位聽多了,覺得每次講的都不一樣。經典與學校教科書不同,教科書只有一個意思,也只有一種講法,佛經不同,其含義深廣無比,可以深講,也可以淺說。後來講的與前幾次講的不一樣,乃是境界不同,所謂後後勝前前,每次講經都會有新的意義發現。
這個講義是七年前在華藏圖書館講經時記錄的。編寫這本資料,完全依據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同時又參考李炳南老師在該會集本的眉批,與黃念祖居士的詳解本。黃居士今年(一九九二)年三月往生了,乃是佛門中很大的損失。此次擬將黃居士最後一次修訂的註解本印二萬冊。但困難是在校對,有時校對十餘次仍有錯誤。打算先印五千本,分發出去,希望各位善知識發現錯誤,惠予指出,以便訂正。
學佛一定要先認識佛教,全世界每一階層都認為佛教是六大宗教之一。佛教本來不是宗教,但是後來變成宗教了。何以說變成宗教呢?佛教在現在的社會中有五種不同的形態:第一是宗教。第二變成了學說,稱之為哲學。第三變成了邪教,學說不會害人,變成邪教則有弊無利。第四佛教變成作秀,從事表演,外表熱鬧,捨本求末。第五認真修學,探求真理,依教奉行。佛教對於九法界的眾生實施一種究竟圓滿的教育。中國古人喜簡,把佛陀教育四個字簡稱為佛教。
佛家本身所說的宗教又與世間所說宗教大不相同。佛教傳來中國之後,因其教義博大精深,絕無一人可以完全修學圓滿的,各有所修學的經典,分為大小十宗,宗又有派。一般說來,宗指禪宗,教指禪宗以外的各宗派。宗稱宗門,教稱教下。宗門修行不從文字下手,其他均須依據經典修學。學禪要上根利智之人,其修學手段與其他各宗全不相同,必須很聰明,我們所說的天才兒童屬之。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