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講究生活質感與情調的人,總會為平淡無奇的日常,製造一些起伏和趣味。今天仍然有人雅好的插花、焚香、掛畫和喝茶,長久以來就有人樂為此道,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時光。從傳世的文獻、器物與書畫,可以看出十一世紀的宋代人插花時,分外講究花器與花材的搭配。品香的同時,還要講究個人專屬的味道。而且,掛畫除了美化居家環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走入其中的優雅空間。朋友相聚,人多舉辦以點茶為主的茶席宴會,獨飲或人少時,則以古意盎然的煎茶展現格調。
這個展覽以花、香、畫、茶為題,分區展示,希望通過文物之間的串聯,呈現十一世紀前後,人們關注四件事的想法和付諸行動的各種表現。透過模擬再造的環境氛圍,邀請大家一起前來體驗古人的花、香、畫、茶世界。
對於宋代人而言,茶是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美好事物。用來盛裝茶湯、與唇相觸的茶碗,也就是宋代人口中的「茶盞」,成為人們相當熟悉的器皿。有人可能會問,什麼是「盞」呢?它並沒有限定的造形,大抵呈上寬下窄的姿態,往往會讓人想到漏斗或倒置的斗笠。本書收錄的黑釉作品,儘管形制不一,但宋代人習慣以「盞」來稱呼,偶...
以「皇帝的多寶格」為題,精選十五組多寶格,總件數達六百一十九件文物,通過時下流行的「開箱」一探究竟的展示手法,將展覽分成「收納古玩」、「開箱趣味」和「藏物格架」三個子題,展出多寶格內裝物件,讓觀眾瞭解皇帝多寶格所集裝的琳瑯滿目、兼容並包的古董與時興製品,乃至於東洋與西洋舶來品。另外,收納箱盒也是此次...
文物在存世過程中可能因自然及人為的因素而產生不同的劣化症狀,一部分文物受限於當時製作時的材料或技術等因素,造成先天保存的問題,無論是先天或後天的因素,經由前人付出心力才可能保留至今。不同的文物材質、類型各有其保存維護的重點,正如人體的醫療保健一樣,「預防勝於治療」才能使文物保存長長久久。
清代奏摺,是揉合明代(1368-1644)題本、奏本公文書格式與滿洲請安習俗,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文書制度。明代官員報告公務用題本,私人事情則用奏本。不論題本或奏本,規定須經內閣進行格式審核,簽擬意見後,才能送到皇帝手上。審核駁斥不僅造成緊要公文的延誤,層層轉手更易使機密事情泄露。康熙皇帝(165...
文學與繪畫雖為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南宋時期的扇面、冊頁等小幅作品,卻有為數不少蘊含「詩情畫意」。這些小尺寸的畫作描繪細緻,富含詩意,展覽以「小品繪畫」泛稱。詩畫創作源自北宋蘇軾(1037-1101)等人認為畫是「無聲詩」,詩是「無形畫」或是「有聲畫」帶動的藝術風潮,加上北宋末徽宗(1082-1135...
本展以青銅兵器為核心,將展覽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開刃─有刃器的發展」,主要為探索青銅兵器的源頭,最早追溯至新石器晚期,著重在磨製的玉石有刃器。第二單元「展現鋒芒」、第三單元「淬鍊純青」,分別介紹「商至西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青銅兵器;前段時期確立青銅兵器的基本形式與組合,後段時期開始出現不同...
本書為「金成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特展」出版之圖錄,策展人由琺瑯彩瓷製造技術與紋樣兩個面向,呈現雍正琺瑯彩瓷的轉變與發展,並試圖詮釋清世宗的「帝王品味」、「內廷恭造式樣」、「詩書畫印」及「詩語畫梁」。本書附有多幀不同角度文物放大照片,以饗讀者對於繽紛琺瑯彩瓷之熱愛。
集合故宮菁英心力,大手筆、不計成本重新編印的「故宮勝概新編」出版了。內容豐富翔實,巨細靡遺的介紹故宮典藏及歷史沿革;其活潑精湛的編印手法,將國寶瑰麗璀璨的光華,更完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展卷如睹真蹟,令人心脾俱暢。全書厚達255頁,平價供應,物超所值。
為「書畫菁華特展」的圖錄,內容為書畫史中具時代性與藝術價值之名作,為本專輯收錄,由本院書畫處同仁,執筆解題說明,或綜理前賢研究成果,或出自個人新意,總以文字能適宜一般人士閱讀,配合精美圖版,作原件之化身,而得隨時神遊之樂。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本院典藏品中極為重要的名蹟,也是文人畫的代表作。這幅名畫對山水自然的掌握與筆墨的多元寫意變化,具體呈現元代文人畫的精神,並影響明清兩代水墨繪畫發展甚為深遠。〈富春山居圖〉自黃公望於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完成後,即被視為名品中的名品,在畫史上具有顯赫名聲,除藝術史價值外,也...
花鳥畫與山水畫、人物畫並立為中國繪畫的主要畫料。花卉之美,不但啟發文學家豐富的創作靈感,也是歷代畫家喜愛的題材。本院於100年1月至5月,舉辦「滿庭芳-歷代花卉名品特展」。展覽分為「一年好景」、「境由心造」、「丹青面目」、「祥瑞吉兆」四個單元。「一年好景」選擇應景花卉,或異時同候花木,顯現花卉與季節...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題為宋明清人所繪〈清明上河圖〉共有八卷,其中以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卷最為知名,並選為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台灣館的展示主題之一。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1736-1795)擁有許多古代的銅器,和其他珍貴收藏一樣,這些銅器布置於各個宮殿,是清宮日常生活中的景致。特別的是,乾隆皇帝曾經召集群臣,為銅器丈量尺寸、手繪圖像、撰寫說明。他在位的六十年間,持續整理和編輯,完成了三套宮廷收藏銅器的圖錄。在尚未有照相技術和數位資料庫的時代,這項...
古今講究生活質感與情調的人,總會為平淡無奇的日常,製造一些起伏和趣味。今天仍然有人雅好的插花、焚香、掛畫和喝茶,長久以來就有人樂為此道,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時光。
從傳世的文獻、器物與書畫,可以看出十一世紀的宋代人插花時,分外講究花器與花材的搭配。品香的同時,還要講究個人專屬的味道。而且,掛畫除了美化居家環境之外,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走入其中的優雅空間。朋友相聚,人多舉辦以點茶為主的茶席宴會,獨飲或人少時,則以古意盎然的煎茶展現格調。
這個展覽以花、香、畫、茶為題,分區展示,希望通過文物之間的串聯,呈現十一世紀前後,人們關注四件事的想法和付諸行動的各種表現。透過模擬再造的環境氛圍,邀請大家一起前來體驗古人的花、香、畫、茶世界。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