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
0 則劃線

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24/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57.3MB
  • 商品格式:固定版面 EPUB
  • ISBN: 9789575628680
  • 頁數: 152
紙本書定價:NT$ 750
電子書售價:NT$ 398
本書為固定版面 EPUB,建議您使用 mooInk Pro 系列、平板及電腦閱讀。
出版社不提供本書朗讀功能

文物在存世過程中可能因自然及人為的因素而產生不同的劣化症狀,一部分文物受限於當時製作時的材料或技術等因素,造成先天保存的問題,無論是先天或後天的因素,經由前人付出心力才可能保留至今。不同的文物材質、類型各有其保存維護的重點,正如人體的醫療保健一樣,「預防勝於治療」才能使文物保存長長久久。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電子書: NT$ 398

    以「皇帝的多寶格」為題,精選十五組多寶格,總件數達六百一十九件文物,通過時下流行的「開箱」一探究竟的展示手法,將展覽分成「收納古玩」、「開箱趣味」和「藏物格架」三個子題,展出多寶格內裝物件,讓觀眾瞭解皇帝多寶格所集裝的琳瑯滿目、兼容並包的古董與時興製品,乃至於東洋與西洋舶來品。另外,收納箱盒也是此次...

  • 電子書: NT$ 298

    集合故宮菁英心力,大手筆、不計成本重新編印的「故宮勝概新編」出版了。內容豐富翔實,巨細靡遺的介紹故宮典藏及歷史沿革;其活潑精湛的編印手法,將國寶瑰麗璀璨的光華,更完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展卷如睹真蹟,令人心脾俱暢。全書厚達255頁,平價供應,物超所值。

  • 電子書: NT$ 298

    本書是本院近10年首次編輯出版的故宮簡介導覽書,也是第一本同時導讀南、北院區精華文物、景觀與歷史的導覽書,全部內容由本院研究同仁等撰述與編輯。書名《故宮概覽》,是希冀讓新觀眾、熟客觀眾,都能藉由這本設計精巧、容易攜帶的小書,一次縱覽故宮的歷史、典藏展覽精華、友善親近觀眾的服務與參觀資訊。本書分為四個...

  • 電子書: NT$ 398

    《紅樓夢》是在追憶,追憶著盛清時期的貴族世家,富貴繁榮的似水年華。小說裡瀰漫著,作者曹雪芹對於往事的痴迷與回望,以及一聲一聲對於盛極而衰、家族敗落的嘆息。展覽以《紅樓夢》為題,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及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品為材,以「物」來讀小說,將帶領我們看見那段消逝的年華,看見《紅樓夢》的絕...

  • 電子書: NT$ 398

    古今講究生活質感與情調的人,總會為平淡無奇的日常,製造一些起伏和趣味。今天仍然有人雅好的插花、焚香、掛畫和喝茶,長久以來就有人樂為此道,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時光。從傳世的文獻、器物與書畫,可以看出十一世紀的宋代人插花時,分外講究花器與花材的搭配。品香的同時,還要講究個人專屬的味道。而且,掛畫除了...

  • 電子書: NT$ 398

    文學與繪畫雖為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南宋時期的扇面、冊頁等小幅作品,卻有為數不少蘊含「詩情畫意」。這些小尺寸的畫作描繪細緻,富含詩意,展覽以「小品繪畫」泛稱。詩畫創作源自北宋蘇軾(1037-1101)等人認為畫是「無聲詩」,詩是「無形畫」或是「有聲畫」帶動的藝術風潮,加上北宋末徽宗(1082-1135...

  • 電子書: NT$ 298

    清代奏摺,是揉合明代(1368-1644)題本、奏本公文書格式與滿洲請安習俗,逐漸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文書制度。明代官員報告公務用題本,私人事情則用奏本。不論題本或奏本,規定須經內閣進行格式審核,簽擬意見後,才能送到皇帝手上。審核駁斥不僅造成緊要公文的延誤,層層轉手更易使機密事情泄露。康熙皇帝(165...

  • 電子書: NT$ 180

    為「書畫菁華特展」的圖錄,內容為書畫史中具時代性與藝術價值之名作,為本專輯收錄,由本院書畫處同仁,執筆解題說明,或綜理前賢研究成果,或出自個人新意,總以文字能適宜一般人士閱讀,配合精美圖版,作原件之化身,而得隨時神遊之樂。

  • 電子書: NT$ 180

    為慶祝建國百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一系列呈現民族特性的中國歷代玉器特展並出版本導覽介紹專書,以饗讀者。讓讀者可從各類古器物具體的形制、紋飾、色澤,以及刻畫之符號、鑄造之文字等,瞭解中華歷史文化發展之梗概,甚至探索其隱含深奧且不易為人知的精神文化內涵。「以器載道」正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特質,在各種能以形而...

  • 電子書: NT$ 398

    鼻煙(snuff)源自西方,早期翻譯成「士拿乎」,在康熙皇帝時業已傳入,將發酵煙葉細末調香而成,服用時將粉末直接吸入鼻中,有通嚏輕揚之效。將鼻煙翻譯為「士拿乎」或可反映當時鼻煙稀少而珍貴,僅於宮廷與王公貴族、士大夫以上階層流通。不同於西洋用盒盛裝這種輕細的粉末,清代宮廷將其改成小口、廣腹帶匙蓋的鼻煙...

  • 電子書: NT$ 298

    本系列《月刊叢書》集結長年為《故宮文物月刊》撰稿同仁的文章,由作者自行擷採精作,分目編類,以個人專輯方式出版。本書透過精彩文字及獨道觀點介紹書畫趣味盎然之處,作者更鼓勵讀者親身體會藝術之美。本書豐富的資料佐以流暢的文筆,讓讀者有機會享受細細欣賞古畫的樂趣。

  • 電子書: NT$ 298

    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慶祝建院八十周年,特精選院藏名品器物、法書繪畫、圖書文獻共八十組件,集結成套,作為八十周年之慶紀盛。本套書內含〔器物篇〕、〔書畫‧圖書文獻篇〕二巨冊,內容均為國之重寶,舉世無雙,圖錄編印尤為精美,典藏餽贈兩相宜。

  • 電子書: NT$ 398

    本展以青銅兵器為核心,將展覽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開刃─有刃器的發展」,主要為探索青銅兵器的源頭,最早追溯至新石器晚期,著重在磨製的玉石有刃器。第二單元「展現鋒芒」、第三單元「淬鍊純青」,分別介紹「商至西周」,「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的青銅兵器;前段時期確立青銅兵器的基本形式與組合,後段時期開始出現不同...

  • 電子書: NT$ 180

    本書為「金成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特展」出版之圖錄,策展人由琺瑯彩瓷製造技術與紋樣兩個面向,呈現雍正琺瑯彩瓷的轉變與發展,並試圖詮釋清世宗的「帝王品味」、「內廷恭造式樣」、「詩書畫印」及「詩語畫梁」。本書附有多幀不同角度文物放大照片,以饗讀者對於繽紛琺瑯彩瓷之熱愛。

  • 電子書: NT$ 180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陶瓷器大多數承接自清代皇室。「摶泥幻化-院藏歷代陶瓷」圖錄以編年手法鋪陳中國陶瓷的演變脈絡,內容分為四部份,第一部份為「新石器至五代」,第二部份為「宋至元」,第三部份為「明」,第四三部份為「清」,由各個時期介紹釉彩與紋飾等在不同階段的變遷及發展,本書可引領讀者了解中國陶瓷的發展...

  • 電子書: NT$ 298

    對於宋代人而言,茶是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美好事物。用來盛裝茶湯、與唇相觸的茶碗,也就是宋代人口中的「茶盞」,成為人們相當熟悉的器皿。有人可能會問,什麼是「盞」呢?它並沒有限定的造形,大抵呈上寬下窄的姿態,往往會讓人想到漏斗或倒置的斗笠。本書收錄的黑釉作品,儘管形制不一,但宋代人習慣以「盞」來稱呼,偶...

  • 電子書: NT$ 398

    「國寶」這個名詞,雖然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會有一把主觀評量的尺。但故宮所典藏的文物多為藝術精品,因此也經常都被通稱為國寶。若依據〈文化資產保護法〉的定義,國寶則是指經過文化部審議通過,正式核定公告的古物。以故宮為例,截至二○二一年六月底為止,故宮文物依照上述審議程序而被核定的書畫類國寶為二五二件,無論...

  • 電子書: NT$ 398

    貨郎是古代賣雜貨的小販,他們挑著貨擔或推著獨輪車,走村串巷,手搖撥浪小鼓,並且以悠揚宛轉的吟唱,介紹商品樣式和用法,賣力推銷,藉以吸引婦女、孩童為主的顧客上門。「畫琳瑯-貨郎圖特展」除了陳列古代形形色色的貨郎圖,貨郎擔上琳瑯滿目的貨品,與舊時台灣流動商販吆喝「話玲瓏賣雜細」的鄉村文化,也有異曲同工之...

  • 電子書: NT$ 298

    本書收錄的範疇自是與歷代繪畫作品相關的文章,其下再依性質區隔為「美的修復」與「名畫論壇」兩項單元。納入第一單元的四篇文章,是配合「書畫裝池之美特展」和「重生記—鄭成功畫像修復成果展」而撰寫。第二單元的八篇文章,則是筆者在「宋代書畫冊頁名品特展」、「嬰戲圖特展」、「大汗的世紀特展」、「大觀—北宋書畫特...

  • 電子書: NT$ 298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本院典藏品中極為重要的名蹟,也是文人畫的代表作。這幅名畫對山水自然的掌握與筆墨的多元寫意變化,具體呈現元代文人畫的精神,並影響明清兩代水墨繪畫發展甚為深遠。〈富春山居圖〉自黃公望於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完成後,即被視為名品中的名品,在畫史上具有顯赫名聲,除藝術史價值外,也...

  • 電子書: NT$ 298

    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慶祝建院八十周年,特精選院藏名品器物、法書繪畫、圖書文獻共八十組件,集結成套,作為八十周年之慶紀盛。本套書內含〔器物篇〕、〔書畫‧圖書文獻篇〕二巨冊,內容均為國之重寶,舉世無雙,圖錄編印尤為精美,典藏餽贈兩相宜。

  • 電子書: NT$ 298

    自元代確立了「匠戶」制度以後,雕刻工藝遂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藝術,在政府與民間的支持與贊助下,雕刻技藝日精月益,最終得到「仙工」的讚譽。本院典藏的明清雕刻品大多承自清宮,其巧心匠運的精工藝品,往往令觀者驚佩嘆服。本院藉推出明清雕刻展之際,特將「竹木果核」與「象牙犀角」分成兩大類精印出版,為本院數十年來首...

  • 電子書: NT$ 180

    本系列《月刊叢書續編》集結長年為《故宮文物月刊》撰稿同仁的文章,由作者自行擷採精作,分目編類,以個人專輯方式出版。本書篩選二十一篇與陶瓷研究相關文章集結出版,為作者廖寶秀於故宮的研究點滴

  • 詳細資訊

    文物在存世過程中可能因自然及人為的因素而產生不同的劣化症狀,一部分文物受限於當時製作時的材料或技術等因素,造成先天保存的問題,無論是先天或後天的因素,經由前人付出心力才可能保留至今。不同的文物材質、類型各有其保存維護的重點,正如人體的醫療保健一樣,「預防勝於治療」才能使文物保存長長久久。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