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領書額度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本院典藏品中極為重要的名蹟,也是文人畫的代表作。這幅名畫對山水自然的掌握與筆墨的多元寫意變化,具體呈現元代文人畫的精神,並影響明清兩代水墨繪畫發展甚為深遠。
〈富春山居圖〉自黃公望於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完成後,即被視為名品中的名品,在畫史上具有顯赫名聲,除藝術史價值外,也因清順治年間,不幸遭遇火厄,殘損的前一紙通稱〈剩山圖〉,與後六紙分離。在這三百六十餘年間,〈剩山圖〉與〈富春山居圖〉各自流傳,傳奇故事甚多,並引發後世諸多討論。
本書首章介紹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緊接述及黃公望書畫珍蹟、〈富春山居圖〉臨仿本,再述黃公望的師承與交遊,最後以明清時期黃公望的影響及黃公望傳稱作品作為總結,精彩內容帶領喜愛黃公望的讀者,對其畫作及影響有一全面性的了解與認識。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電子書: NT$
398
文學與繪畫雖為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南宋時期的扇面、冊頁等小幅作品,卻有為數不少蘊含「詩情畫意」。這些小尺寸的畫作描繪細緻,富含詩意,展覽以「小品繪畫」泛稱。詩畫創作源自北宋蘇軾(1037-1101)等人認為畫是「無聲詩」,詩是「無形畫」或是「有聲畫」帶動的藝術風潮,加上北宋末徽宗(1082-1135...
電子書: NT$
180
為「書畫菁華特展」的圖錄,內容為書畫史中具時代性與藝術價值之名作,為本專輯收錄,由本院書畫處同仁,執筆解題說明,或綜理前賢研究成果,或出自個人新意,總以文字能適宜一般人士閱讀,配合精美圖版,作原件之化身,而得隨時神遊之樂。
電子書: NT$
398
「國寶」這個名詞,雖然在每個人心目中,都會有一把主觀評量的尺。但故宮所典藏的文物多為藝術精品,因此也經常都被通稱為國寶。若依據〈文化資產保護法〉的定義,國寶則是指經過文化部審議通過,正式核定公告的古物。以故宮為例,截至二○二一年六月底為止,故宮文物依照上述審議程序而被核定的書畫類國寶為二五二件,無論...
電子書: NT$
180
為慶祝建國百年,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一系列呈現民族特性的中國歷代玉器特展並出版本導覽介紹專書,以饗讀者。讓讀者可從各類古器物具體的形制、紋飾、色澤,以及刻畫之符號、鑄造之文字等,瞭解中華歷史文化發展之梗概,甚至探索其隱含深奧且不易為人知的精神文化內涵。「以器載道」正是中華文化重要的特質,在各種能以形而...
4
電子書: NT$
298
集合故宮菁英心力,大手筆、不計成本重新編印的「故宮勝概新編」出版了。內容豐富翔實,巨細靡遺的介紹故宮典藏及歷史沿革;其活潑精湛的編印手法,將國寶瑰麗璀璨的光華,更完美的呈現在讀者面前,展卷如睹真蹟,令人心脾俱暢。全書厚達255頁,平價供應,物超所值。
5
電子書: NT$
180
本圖錄完整呈現原件作品及前後題跋,堪稱集本院晉唐書法名蹟之大全。並附有各件藏品的研究短文和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淺出地導引讀者進入中國書法藝術祕境。
電子書: NT$
398
「職貢」是王朝時代的中國對外交往的體制,意指朝貢國向宗主國修職納貢,並接受朝覲、冊封與賞賜,以示臣服。東亞職貢體系的建立,起源於先秦時期。西周訂立甸服、侯服、賓服、要服及荒服等朝貢服制,規範周天子跟諸侯、邊疆民族的關係。深植於西周朝貢體系的「非平等關係」與「華夏中心思想」,持續影響歷代涉外事務的運作...
電子書: NT$
180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題為宋明清人所繪〈清明上河圖〉共有八卷,其中以清院本〈清明上河圖〉卷最為知名,並選為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台灣館的展示主題之一。
4
電子書: NT$
298
本書是本院近10年首次編輯出版的故宮簡介導覽書,也是第一本同時導讀南、北院區精華文物、景觀與歷史的導覽書,全部內容由本院研究同仁等撰述與編輯。書名《故宮概覽》,是希冀讓新觀眾、熟客觀眾,都能藉由這本設計精巧、容易攜帶的小書,一次縱覽故宮的歷史、典藏展覽精華、友善親近觀眾的服務與參觀資訊。本書分為四個...
電子書: NT$
298
本系列《月刊叢書》集結長年為《故宮文物月刊》撰稿同仁的文章,由作者自行擷採精作,分目編類,以個人專輯方式出版。本書透過精彩文字及獨道觀點介紹書畫趣味盎然之處,作者更鼓勵讀者親身體會藝術之美。本書豐富的資料佐以流暢的文筆,讓讀者有機會享受細細欣賞古畫的樂趣。
電子書: NT$
180
本書將焦點集中於毛公鼎、宗周鐘兩件帶有長篇銘文的青銅器上,從銅器和禮樂的生發交會,認識銅器的品類與造型,再分述毛公鼎、宗周鐘背後的許多精采故事,其中配以多幅精心拍攝的局部特寫照片,讓讀者不只能遠觀「器型」的雄偉英姿,也能貼近地細玩「紋飾」的繁麗與素樸的不同風華。
電子書: NT$
398
明代重要的史家與文學家王世貞(1526-1590),著作等身。熱愛藝文活動,幾乎涉及當時所有的文化領域。更特別的是,他觀察並記錄下十六世紀的大明繁華。本展覽將透過展現王世貞精彩的一生與他的志業,一窺晚明的文化盛況,認識當時充滿創意與多元競爭的文化生活。以及透過王世貞的史家之眼,透視繁華下的文化底蘊。...
電子書: NT$
180
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乾隆朝琺瑯彩系瓷器多達五百件以上,居世界之冠。清宮琺瑯彩瓷分兩類,一為磁胎畫琺瑯,一為磁胎洋彩,兩者均是盛清宮廷工藝的曠世傑作,深受清高宗寶愛。本特展圖錄以磁胎洋彩為主,同時選錄磁胎畫琺瑯,以供觀眾比對。本書華麗精美,展讀如對真品,令人愛不釋手。
電子書: NT$
398
《紅樓夢》是在追憶,追憶著盛清時期的貴族世家,富貴繁榮的似水年華。小說裡瀰漫著,作者曹雪芹對於往事的痴迷與回望,以及一聲一聲對於盛極而衰、家族敗落的嘆息。展覽以《紅樓夢》為題,以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及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品為材,以「物」來讀小說,將帶領我們看見那段消逝的年華,看見《紅樓夢》的絕...
5
電子書: NT$
398
古今講究生活質感與情調的人,總會為平淡無奇的日常,製造一些起伏和趣味。今天仍然有人雅好的插花、焚香、掛畫和喝茶,長久以來就有人樂為此道,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前的時光。從傳世的文獻、器物與書畫,可以看出十一世紀的宋代人插花時,分外講究花器與花材的搭配。品香的同時,還要講究個人專屬的味道。而且,掛畫除了...
電子書: NT$
398
溥心畬學習書畫,是從家中豐富的古書畫收藏自行揣摩,師法對象,楷書以唐裴休(791-864)〈圭峰禪師碑〉為基礎,繪畫則由南宋馬遠(活動於1190-1224)、夏珪(活動於1195-1224)及明代浙派名家入手,並能融會諸家特色,發展出秀逸淡雅、溫潤清麗的風格。無論書法的行、草、篆、隸各體,繪畫的山水...
4.3
電子書: NT$
398
文物在存世過程中可能因自然及人為的因素而產生不同的劣化症狀,一部分文物受限於當時製作時的材料或技術等因素,造成先天保存的問題,無論是先天或後天的因素,經由前人付出心力才可能保留至今。不同的文物材質、類型各有其保存維護的重點,正如人體的醫療保健一樣,「預防勝於治療」才能使文物保存長長久久。
電子書: NT$
298
本書收錄的範疇自是與歷代繪畫作品相關的文章,其下再依性質區隔為「美的修復」與「名畫論壇」兩項單元。納入第一單元的四篇文章,是配合「書畫裝池之美特展」和「重生記—鄭成功畫像修復成果展」而撰寫。第二單元的八篇文章,則是筆者在「宋代書畫冊頁名品特展」、「嬰戲圖特展」、「大汗的世紀特展」、「大觀—北宋書畫特...
電子書: NT$
180
本書為「金成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特展」出版之圖錄,策展人由琺瑯彩瓷製造技術與紋樣兩個面向,呈現雍正琺瑯彩瓷的轉變與發展,並試圖詮釋清世宗的「帝王品味」、「內廷恭造式樣」、「詩書畫印」及「詩語畫梁」。本書附有多幀不同角度文物放大照片,以饗讀者對於繽紛琺瑯彩瓷之熱愛。
讀墨調整
電子書: NT$
298
以李成為首郭熙為繼的李郭山水畫系,於北宋神宗時達到最高峰。其運筆佈墨,「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與董源、巨然同為山水畫最具影響力的兩大派別。本書於李郭畫派的堀起、萎絕有精闢分析,旁及宋、元、明、清繪畫源流,充實豐富。
電子書: NT$
298
國立故宮博物院為慶祝建院八十周年,特精選院藏名品器物、法書繪畫、圖書文獻共八十組件,集結成套,作為八十周年之慶紀盛。本套書內含〔器物篇〕、〔書畫‧圖書文獻篇〕二巨冊,內容均為國之重寶,舉世無雙,圖錄編印尤為精美,典藏餽贈兩相宜。
5
電子書: NT$
298
對於宋代人而言,茶是日常生活裡不可或缺的美好事物。用來盛裝茶湯、與唇相觸的茶碗,也就是宋代人口中的「茶盞」,成為人們相當熟悉的器皿。有人可能會問,什麼是「盞」呢?它並沒有限定的造形,大抵呈上寬下窄的姿態,往往會讓人想到漏斗或倒置的斗笠。本書收錄的黑釉作品,儘管形制不一,但宋代人習慣以「盞」來稱呼,偶...
電子書: NT$
398
貨郎是古代賣雜貨的小販,他們挑著貨擔或推著獨輪車,走村串巷,手搖撥浪小鼓,並且以悠揚宛轉的吟唱,介紹商品樣式和用法,賣力推銷,藉以吸引婦女、孩童為主的顧客上門。「畫琳瑯-貨郎圖特展」除了陳列古代形形色色的貨郎圖,貨郎擔上琳瑯滿目的貨品,與舊時台灣流動商販吆喝「話玲瓏賣雜細」的鄉村文化,也有異曲同工之...
5
電子書: NT$
398
以「皇帝的多寶格」為題,精選十五組多寶格,總件數達六百一十九件文物,通過時下流行的「開箱」一探究竟的展示手法,將展覽分成「收納古玩」、「開箱趣味」和「藏物格架」三個子題,展出多寶格內裝物件,讓觀眾瞭解皇帝多寶格所集裝的琳瑯滿目、兼容並包的古董與時興製品,乃至於東洋與西洋舶來品。另外,收納箱盒也是此次...
電子書: NT$
370
李宗焜(甲骨文研究家、書法家)
戴忠仁(人間衛視《國寶檔案》主持人)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郭曉娜(作家、前上海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組委會特約撰稿人)
聯合推介!
電子書: NT$
180
花鳥畫與山水畫、人物畫並立為中國繪畫的主要畫料。花卉之美,不但啟發文學家豐富的創作靈感,也是歷代畫家喜愛的題材。本院於100年1月至5月,舉辦「滿庭芳-歷代花卉名品特展」。展覽分為「一年好景」、「境由心造」、「丹青面目」、「祥瑞吉兆」四個單元。「一年好景」選擇應景花卉,或異時同候花木,顯現花卉與季節...
電子書: NT$
298
「千字文」全文四字一句,字字相異,內容多元而豐富,歷代書法家多致力於以篆、隸、草、行、楷各種書體寫千字文,俱可作為後學的臨習範本。本院於九十八年曾舉辦千字文書法專題展,廣受觀眾喜愛,特精選宋、元、明三代書家名蹟出版圖錄,以宣揚書藝,並廣流傳。
電子書: NT$
266
世界各地的民族服飾,47款民族服飾女子嬌俏身姿躍然紙上!
藉由日本人氣插畫繪師双森文的可愛插畫,認識世界服裝文化史。
詳細資訊
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本院典藏品中極為重要的名蹟,也是文人畫的代表作。這幅名畫對山水自然的掌握與筆墨的多元寫意變化,具體呈現元代文人畫的精神,並影響明清兩代水墨繪畫發展甚為深遠。
〈富春山居圖〉自黃公望於元代至正十年(1350年)完成後,即被視為名品中的名品,在畫史上具有顯赫名聲,除藝術史價值外,也因清順治年間,不幸遭遇火厄,殘損的前一紙通稱〈剩山圖〉,與後六紙分離。在這三百六十餘年間,〈剩山圖〉與〈富春山居圖〉各自流傳,傳奇故事甚多,並引發後世諸多討論。
本書首章介紹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緊接述及黃公望書畫珍蹟、〈富春山居圖〉臨仿本,再述黃公望的師承與交遊,最後以明清時期黃公望的影響及黃公望傳稱作品作為總結,精彩內容帶領喜愛黃公望的讀者,對其畫作及影響有一全面性的了解與認識。
目錄列表
山水合璧──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 封面
- 序
- 目次
- 展覽總說明
- 導論
- 1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 1-1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 1-2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
- 1-3 明 唐寅 高士圖
- 2 黃公望書畫珍蹟
- 2-1 元 黃公望 九珠峰翠圖
- 2-2 元 黃公望 溪山雨意圖
- 2-3 元 黃公望 富春大嶺圖
- 2-4 元 黃公望 剡溪訪戴
- 2-5 元 黃公望 跋趙孟頫楷書臨黃庭經
- 2-6 元 黃公望 跋趙孟頫行書千字文
- 2-7 元 黃公望 題倪瓚六君子圖
- 2-8 元 黃公望 題錢選浮玉山居圖
- 2-9 元 黃公望 題曹知白群峰雪霽
- 2-10 元 黃公望 山水
- 3 〈富春山居圖〉臨仿本
- 3-1 明 沈周 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 3-2 明 張宏 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 3-3 傳 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子明卷)
- 3-4 民國 金城 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 4 黃公望的師承與交遊
- 4-1 傳 五代南唐 董源 龍宿郊民圖
- 4-2 五代南唐 巨然 蕭翼賺蘭亭圖
- 4-3 元 趙孟頫 鵲華秋色
- 4-4 元 張雨 書聽泉亭絕句
- 4-5 元 張雨 題倪瓚像
- 4-6 元人 春山圖
- 4-7 元 楊維禎 致理齋明府相公尺牘
- 4-8 元 倪瓚 松林亭子圖
- 4-9 元 倪瓚 容膝齋圖
- 4-10 元 王逢 書五言古詩
- 4-11 元 陶宗儀 書詩經五章
- 5 明清時期黃公望的影響
- 5-1 明 沈周 畫山水
- 5-2 明 史端木 仿黃公望山水
- 5-3 明 董其昌 紀遊畫冊 重巒疊翠(第二開右幅)
- 5-4 明 董其昌 倣黃公望山水
- 5-5 明 董其昌 倣黃公望石徑秋嵐
- 5-6 明 卞文瑜 倣子久筆法
- 5-7 明 藍瑛 仿黃公望晴嵐暖翠
- 5-8 明 藍瑛 泉壑山居
- 5-9 明 藍瑛 仿黃公望富春山圖
- 5-10 明 藍瑛 法黃公望山水
- 5-11 清 王時敏 倣黃公望陡壑密林(原題董其昌倣宋元人縮本畫及跋冊第八開)
- 5-12 清 王時敏 倣黃公望臨董源夏山圖(原題董其昌倣宋元人縮本畫及跋冊第九開)
- 5-13 清 王時敏 倣黃公望山水(原題董其昌倣宋元人縮本畫及跋冊第十二開)
- 5-14 清 王時敏 臨黃公望擬董源夏山圖(原題董其昌倣宋元人縮本畫及跋冊第十六開)
- 5-15 清 王時敏 倣黃公望浮巒暖翠圖
- 5-16 清 王時敏 倣黃公望山水
- 5-17 清 王時敏 浮嵐暖翠
- 5-18 清 王鑑 倣黃公望山水
- 5-19 清 王鑑 倣黃公望煙浮遠岫圖
- 5-20 清 惲向 倣黃公望山水
- 5-21 清 項聖謨 層巖峭峙
- 5-22 清 程正揆 泉石林巒
- 5-23 清 盛丹 山水
- 5-24 清 七處 疏林古寺
- 5-25 清 七處 疏林遠岫
- 5-26 清 王翬 倣黃公望秋山暮靄
- 5-27 清 王翬 仿癡翁浮嵐暖翠
- 5-28 清 王翬 倣黃公望富春大嶺圖意
- 5-29 清 王翬 大癡道人倣北苑夏山圖
- 5-30 清 惲壽平 高樹村居
- 5-31 清 惲壽平 倣黃公望天池石壁
- 5-32 清 王原祁 仿富春山居圖
- 5-33 清 王原祁 倣黃公望山水
- 5-34 清 王原祁 秋山圖
- 5-35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筆意
- 5-36 清 王原祁 倣黃公望秋山圖
- 5-37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秋山
- 5-38 清 王原祁 仿黃公望山水
- 5-39 清 奚岡 仿黃公望富春筆意圖
- 6 黃公望傳稱作品
- 6-1 傳 元 黃公望 天池石壁圖
- 6-2 傳 元 黃公望 清溪停舟
- 6-3 傳 元 黃公望 屋下清泉
- 6-4 傳 元 黃公望 貪住青山
- 6-5 傳 元 黃公望 溪岸山居
- 6-6 傳 元 黃公望 巖壑幽居圖
- 6-7 傳 元 黃公望 層岩曲澗
- 6-8 傳 元 黃公望 山水
- 6-9 傳 元 黃公望 洞庭奇峰圖
- 6-10 傳 元 黃公望 鐵崖圖
- 6-11 傳 元 黃公望 溪山草閣
- 6-12 傳 元 黃公望 谿亭山色
- 6-13 傳 元 黃公望 雨巖仙觀
- 6-14 傳 元 黃公望 野彴吟節
- 6-15 傳 元 黃公望 小年菴圖
- 6-16 傳 元 黃公望 磻溪漁隱
- 作品解說
- 版權頁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