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什麼集
0 篇書評

味什麼集

3 人評分
  • 出版日期: 2017/01/13
  • 語言:繁體中文
  • 檔案大小:1.5MB
  • 商品格式:流動版面 EPUB
  • ISBN: 9789865813871
  • 字數: 63,663
紙本書定價:NT$ 300
電子書售價:NT$ 210
本書為流動版面 EPUB,適合用 mooInk、手機、平板及電腦閱讀。

購買領書額度

最擅長在哲思與典故間抽絲剝繭的楊子葆,這次以五味劃分章節:酸、甘、苦、辛、鹹,串起一則又一則的故事,串成璀璨細緻的食物小百科。他說:「只要文化還在,食物永遠能夠美味。」

喜歡這本的人,也看了...

  • 特價 電子書: NT$ 433

    奧運金牌選手跨界首作 入圍義大利最具代表性的文學大獎──2025年斯特雷加獎決選作品 獻給每個渴望成長、追尋自我與勇氣的靈魂 有時,成年人會忘記自己是誰、忘記自己走的路。 一個人不可能沒有恐懼就勇敢,因為恐懼使我們變得更好!

  • 特價 電子書: NT$ 383

    《黑白大廚》圈粉無數 料理詩人~愛德華.李三部曲 第一彈 「一道菜從來不是終點,而是線索。」 那些我們愛吃的、不吃的食物, 無意間,定義了我們是誰。 ★★★繁中版限定★★★ 愛德華寫給讀者的親筆信

  • 電子書: NT$ 435

    品讀《老派生活有約吃飯之必要》, 你會認識阿寬,這個人,跟他成為老友、飯友、酒友, 一起老派的相約,一起探索吃飯有愛的原鄉。

  • 電子書: NT$ 315

    本書通關密語:很好看•很餓•不要晚上看 好(ㄏㄠˋ)吃的胃口,好(ㄏㄠˇ)吃的心法,一次蒐羅 做菜這件事,可以信手拈來,可以當成學問,可以兢兢業業,可以華麗鋪排。自封饞人的馬世芳,從疫情期間煮一碗麵開始,疊著過往豐厚的美食的經驗與記憶,揉成他的廚房道理。廚房裡,他像個好奇孩子,興致勃勃尋找著好吃、...

  • 電子書: NT$ 252

    橫跨70年的台、滬、越、黔、川流浪紀行+ 11則真情溫暖食譜故事 紀錄片導演瞿筱葳坐在雲門流浪者計畫的面試會議室裡, 她想要去走一趟奶奶生前逃難的路線, 林懷民老師對她說:「如果妳去,妳就放空,什麼都不要想。」 但她心想真荒謬,「一個充滿思念的人,如何什麼都不想?」 但她明白這個叮囑雖然矛盾卻是...

  • 特價 電子書: NT$ 320

    這是一場多元台味的飲食探索, 從世界各地傳入的各種風味,落地生成那些有點相似、 卻又不太一樣的舌尖印象……

  • 特價 電子書: NT$ 320

    這是一席台灣風土的飲食對話, 從土地長出的傳統風味,在你我的味覺習慣中, 爬梳出彼此共有的文化記憶……

  • 電子書: NT$ 280

    飲食,串連著日常,也緊密連結著人生。 以文字書寫飲食,不只是記錄味蕾的記憶,更是對生活與回憶的溫柔描摹。 ◆特別邀請《歡樂宋》、《大清盛世忙什麼》作者李純瑀老師,以更新鮮、更深刻的視角,探究飲食書寫的多層次內涵。食物帶來的滿足,表層是口腹之欲,裡層則是歲月在生命中留下的餘味。

  • 電子書: NT$ 261

    離開瑜伽墊之後,真正的練習才正要開始! 從未有標準的姿勢,你就是最恰當的存在!   

  • 出版日期:2025-05-28
    特價 電子書: NT$ 320

    陳淑華【島嶼飲食首部曲】 15周年初味如新版 ◆36道家常料理散文:以家庭餐桌為田野,透過「尋常的口味」、 「歲時的滋味」、「時代的氣味」三個向度,細緻爬梳本土飲食文化。 ◆25則私房菜譜:記錄母親的手路,訣竅提點,經驗傳遞。 ◆22篇餐桌筆記:旁徵博引古今史料,探尋家常食物的文化路徑...

  • 電子書: NT$ 293

    *本書恕不參與2023線上國際書展3本75折優惠 12年前,她在廚房料理台找到人類學的廣袤田野, 從此甘心樂意「土著化」,做廚房裡快樂踏實的人類學家。 這本書,不只記錄了她的學廚初心和餐飲見聞, 更以知識與實務結合的新型態寫作, 開啟一代華人飲食書寫的新風潮。 53篇學廚筆記...

  • 特價 電子書: NT$ 270

    ☆ 食好料,看所在,寫出心頭的愛 ☆ ☆ 濃烈又隨意的台派真情,含藏風土與語言魅力的飲食書寫 ☆ ☆ 金漫大獎得主阮光民友情跨刀繪圖 ☆

  • 電子書: NT$ 169

    人生的滋味,尋常味道的不尋常 平凡人有其平凡樂趣,自有其甘酵的真味 這一份記憶,永遠在舌尖上…… 念人情,談滋味,千錘百鍊人間真味 散文名家徐國能飲食與記憶的經典散文之作 出版10週年經典珍藏版 各高中職推薦書單、必讀書單 收入〈毒〉、〈食髓〉、〈第九味〉、〈刀工〉、〈興亡錄〉等名作

  • 出版日期:2005-09-23
    電子書: NT$ 161

    全書共五十二篇,從鮮啖、煮炒、蒸熬、燜烤、挑嘴、外食等方面詳述各味美食、各色食材的身家故事、料理方式與作者自己的私房心得;而蔡珠兒不僅以音樂佐伴、以氣氛增味、以文字追索美味,她更不忘料理文字,料理生活心之所繫,在她的字裡行間,文學故事裡的主角化身為一道道的美饌佳餚。

  • 電子書: NT$ 284

    每張瑜伽墊上,都有一段「求生」的故事 在墊上呼吸、伸展,重新找到心的位置 * 渴愛的人也是求生的人 他們選擇瑜伽,也透過練習,選擇活下去 * 九篇以「瑜伽」為主題的故事集 九則你我皆在尋覓解答的生命課題  

  • 電子書: NT$ 280

    進食不僅是生命的經驗,它維持我們的身體,也培育、淬煉我們的靈魂。 暢銷書《理想的簡單生活》續作! 擁有英、美、韓、 日、歐洲數十國譯本, 掀起歐洲「簡單生活」運動狂潮的先驅經典著作, 影響無數人的極簡主義飲食隨筆。 ※附數十道蘊含侘寂之美的極簡料理食譜

  • 電子書: NT$ 231

    以文字療癒日常的困頓 以煮食完成真實的創作

  • 電子書: NT$ 294

    英國一家從札幌吃到沖繩,深度探訪日本100天, 透過飲食體驗日本文化,感受大和民族的極致追求! 好友阿利丟來一本日本料理書,意外開啟麥克的日本之旅。 他帶著妻子,還有兩個挑食的孩童,浩浩蕩蕩飛越半個地球, 預計從北海道往南到東京、京都、福岡、廣島、沖繩等地。 不只壽司與拉麵,還要一嚐炸...

  • 電子書: NT$ 196

    【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   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   本書蒐羅了作者對故都北平的懷念之作,除了清宮建築、宮廷生活、宮廷飲食介紹外,對平民生活的詳盡描述,也引人入勝。收錄了作者對蛇、火腿、肴肉等山珍,以及蟹類、臺灣海鮮等海味的介紹,除了令人垂涎的美味,還有豐富的常識與掌故。更暢...

  • 出版日期:2019-08-13
    電子書: NT$ 255

    逯耀東教授可說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開拓者,將開門七件事--油、鹽、柴、米、醬、醋、茶等瑣事提升到文化的層次。透過歷史的考察、文學的筆觸,與社會文化變遷相銜接,烹調出一篇篇飄香的美文。

  • 電子書: NT$ 350

      一群隔代教養的八年級生,一份想留住即將失傳的手路菜與長輩生命故事的初心,   以「吃頓飯」開啟青、銀兩世代的溝通橋梁,   歷時三年,完成這本臺灣首部集結百齡智慧,獻給時代記憶的食譜,   五十篇人生故事,五十道家傳料理,   尋訪全臺各縣市及澎湖、金門、馬祖、綠島、小琉球、蘭嶼,  ...

  • 電子書: NT$ 300

    「我餐桌上每一道菜的構成, 是對家庭味道的復刻,對世界的了解, 也是見識的集合。」——詹宏志 《旅行與讀書》之後,暌違七年,詹宏志全新散文集 38道關於家庭的、回憶的、異鄉的、實驗的味覺饗宴,美味上桌

  • 出版日期:2023-09-01
    電子書: NT$ 315

    第一本以「台灣豬」為主題的美食書 也是最重要小吃文化的指南   ★從北到南,道地台式小吃 ★隱身巷弄的排隊美食 ★內行推爆好吃的隱藏部位  

  • 電子書: NT$ 385

    玩京都,不懂歷史就太可惜! 最會說故事的旅行長,一趟穿越時空的京都之旅就此出發! ──為所有京都旅人而寫的走讀指南── 文化的京都,日本的京都;旅人的京都,世界的京都。 在京都,總有一段段時光,隨時等待你造訪。

  • 出版日期:2015-04-30
    特價 電子書: NT$ 220

    回到自己的書桌與寫書的人共處, 讓一個最真實也最無邊的書中世界日日包圍著我。 我知道一本本書會不斷地滋養我, 把我修正成一個較為合情合理,與更為自重的中年人。 ──蔡穎卿 定睛此時此刻,以閱讀為生命吸收養分 把書中的溫柔化為包容,把聰明轉為智慧,把勇氣變成信念

  • 電子書: NT$ 350

    老醋灑下去,麵團揉起來;這是人生,這是風土。 滋味這種撲朔迷離的事,畢竟不是幾公克鹽巴與麵粉就可以揣摩的。

  • 詳細資訊

    什麼味道都應該留有空間,留有餘地,留一些念想,或者留一些想像的可能,所以王爾德才會說:「沒有烏托邦的世界地圖,甚至不值得一瞥。」

    閱讀楊子葆的飲食書寫,焦桐說:「總是透露生命的況味。苦後回甘,這樣的苦帶著戲劇性,和啟發性。」

    最擅長在哲思與典故間抽絲剝繭的楊子葆,這次以五味劃分章節:酸、甘、苦、辛、鹹,串起一則又一則的故事,串成璀璨細緻的食物小百科。他說:「只要文化還在,食物永遠能夠美味。」

    ★本書特別收錄五篇「楊子葆X焦桐:後中年男子的五味對話」——

    如何味「酸」?
    英國傳奇塗鴉藝術家班克斯(Banksy)名言:「藝術應該撫慰那些受創的,同時去擾動那些舒適的人們。」欣賞飲食中的酸,是「學習而來的品味」,當然也一定跟年齡與生命經驗有關,更直截了當地說,像是欣賞藝術。

    如何味「甘」?
    甘可以讓人回味,往往與其他味道並存,混,雜,然而真實人生中哪有純粹的東西?甜,過甜,只有甜,則讓人厭膩。

    如何味「苦」?
    美好的苦應該就是這樣,如苦苣,如苦瓜,是一種內斂包容的自苦,點滴在心,毋庸解釋,更不必訴苦。
    碰到了,無妨再嚐;碰不到,也沒有遺憾。苦,是一種無可逃避卻也無須追索的生命經驗。

    如何味「辛」?
    吃了辣菜,好辣,好痛,趕緊喝酒沖淡治療;不痛了,再吃,再痛,回頭討冰敷安撫;好一點了,再吃,再痛,舉杯喝酒尋求慰藉;再痛,再好,再痛,淋漓盡致地痛……。這是重複犯錯的自虐?還是飛蛾撲火的悲壯?或者,恍惚之間我突然覺得,不就是真實人生的某個切面?

    如何味「鹹」?
    鹽的用量,宜少不宜多,它的功能甚至不是調味,而是提味──把應有美味從雲深不知處給提起來,浮出來。就像槓桿作用以小搏大,阿基米德不是曾這麼說?「給我立足之地,我就可以推動地球。」鹽也一樣。Less is more,少即是多,而且,不妨徐志摩一點:「黯淡是夢裡的光輝。」 

    作者介紹

    楊子葆

    1963年生於花蓮,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法國國立橋樑與道路學院(ENPC)交通工程博士,曾任巴黎公共運輸局(RATP)研發工程師。返臺後歷任新竹市副市長、中華民國駐法國代表、外交部政務次長、輔仁大學客座教授、中華航空副總經理等職,現任文化部政務次長。著有《可移動的文化饗宴》、《看不見的巴黎》、《街道家具與城市美學》、《葡萄酒文化密碼》、《葡萄酒文化想像》、《微醺之後,味蕾之間》、《味無味集》、《城市的36種表情》、《喫東西集》等書。

    目錄列表

    購買說明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

    劃線註記

    購買後可以劃線與撰寫書評
    劃線列表(18
    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