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視角 × 跨國史觀 × 國族認同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姊妹作──
跳脫日本本位史觀,從亞洲脈絡重新認識日本的入門經典
▍為何說日本史始於中國?
▍為何明治維新背後,其實有東亞的影子?
▍為何今日的日本,仍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四百餘年的大英帝國為何自世界霸權的位置墜落, 而讓二十世紀成為美國的世紀? 如果歷史能夠重來,曾經的「日不落國」能否免於走向黃昏的命運? ★☆★本書榮獲第六屆山本七平賞、第五十一屆每日出版文化賞★☆★
★ 亞洲史研究巔峰.集英社創社95週年紀念鉅獻 ★ 人物如星,交織燦爛歷史星空 構築出籠罩全亞洲的歷史全景 帝國競逐走向盛世、統御廣土眾民、東西文化交流新頁
羅馬版《國家為什麼會失敗》 跨越1500年的比較歷史研究 條條「死」路通羅馬? 本書將告訴你歐美世界的原型設定 就是西方國家之所以失敗的根源!
—東京大學教授、知名社會學者吉見俊哉— 從「敗者」視角出發,看見江戶/東京的另一種面向 勝者與敗者的身分交錯,如何造就今日東京? 王志弘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呂紹理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黃舒楣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 藍適齊 國立政...
本書主要涵蓋的時間範圍包括了古代近東兩河文明、古代埃及、波斯、以色列,以及希臘、羅馬。全書基本上以年代順序介紹這些不同的古代文明,除了政治和社會的基本架構之外,本書也設法多談一些文學、藝術、宗教、思想等主題,希望能對這些古文明提供多角度的了解,以及其歷史發展和文明的特色,並且不時提出一些有關其興衰關...
從諸神相殺不止的海盜王國,到推崇平等與社會福利的民主國度 這中間的千年空白,就由本書來填補! 享譽國際的北歐社會學家,穿越斯堪地那維亞的神話與歷史 ※臺灣第一本北歐通史※
戰爭是癮?和平不好嗎?我們為何擺脫不了戰爭? 對於這項困擾全人類的大哉問,當今世界究竟有哪些答案? 全球戰爭史權威、《二戰》作者 李察‧奧弗里 寫下人類歷史的診斷證明
從信心到絕望,1931年債務、危機與希特勒的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個新生的德國正在艱難地重建。 這是一個關於希望與失落、改革與倒退、民主與極權之間拉鋸的故事, 更是一部揭示金融如何影響政治的深刻歷史敘事。
★榮獲2020年沃爾夫森歷史獎(Wolfson History Prize) ★ 占地球70%面積的海洋,如何塑造了人類文明? 從最早航海冒險家到現代巨型貨櫃船, 商人、探險者、海盜、製圖師和旅人的歷史奇航
蒙兀兒帝國的衰落,恰逢印度與歐洲人緊張局勢加劇, 最終引發一場血腥叛亂。 對達爾林普來說,這只是一場「起義」。 透過聚焦於札法爾國王這個人物, 講述了這場動盪而複雜的政治、文化與宗教衝突的故事。 ▏榮獲達夫庫柏歷史與傳記獎(Duff Cooper Memorial Pr...
世界歷史繞不開的山頭,非軍事迷也需要的知識座標 對史上最重要戰爭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上個世紀! 二戰研究第一把交椅、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沃夫森歷史獎得主 李察.奧弗里 Richard Overy 匯聚40年的封頂之作 活動時間:即日起~2024/8/27 活動辦法:於活動截止日前,領取《二戰(讀墨試...
錢,是一種虛構的東西,是人們的共同想像。 如果大家相信那是錢,那就是錢! ★《出版人週刊》商業與經濟類十大推薦書單★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熱門播客節目《金錢星球》主持人傾力之作★ ★理解動盪時代的絕佳貨幣史入門讀物★ ▋錢,是怎麼誕生的?又經歷過哪些演變? ◆ 金融的本質...
「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 要理解現代中醫的樣貌, 就不能忽略這個時代發生的故事。 中醫界在面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廢醫」挑戰, 和受戰爭環境限制的時代中, 反而創造出充滿活力的一段歷史, 它是我們所不能遺忘的一段科技史、醫療史。
「認同這件事,就跟信仰和愛情一樣, 都是越過懸崖的一跳。」 --劉仲敬-- 「中國」、「中華民族」是怎麼發明的? 臺灣到底需要怎樣的認同?
戰火越是靠近,日本反抗越是堅定 美國只想盡快結束戰爭,不管用的是什麼手段 原子彈兩聲巨轟,敲醒日本投降的覺悟 人類釋放出地獄之火,成為史上最慘烈的結局 帝國的一起一落,就在那瞬息之間
戰爭結束過後,凡事都要回歸日常, 有誰真正在乎原子彈落下後,廣島的真實景況? 在人們開始談論「新新聞主義」之前,一九四六年出版的《廣島》就證明這種寫作手法的力量—— 跳脫科學角度的報導,從人道主義的立場展開新聞調查! 來自六位廣島原爆倖存者的現場記憶,一位記者於二戰後轟動全球的逆風報導! ★★★...
★Yes24 9.7星 讀者高分好評 ★TikTok行銷總監Sora Lee推薦 「如同照鏡子一樣,希望這本書能映照出你目前的工作狀態。」 ──高奉植(大成Celtic Enersys代表理事) 蘋果同事間最常開的玩笑是:「在蘋果一年等於在一般公司待六年。」 每天要回覆的...
二○二○年代是美國與中國爭奪世界霸權的關鍵十年 美中貿易戰持續擴大,臺海戰爭可能一觸即發,臺灣必須如何應對? 本書是敲響所有美國人的一記警鐘 也是寫給太平洋另一岸的盟友――臺灣的備忘錄 美國退役陸軍中將、前白宮國安顧問H.R. McMaster專文介紹 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沸騰的護城河》編者...
精神充沛 ╳ 思緒清晰 ╳ 夜夜好眠 腦科權威的8週治療計畫,全面拯救你的疲勞大腦 循序漸進養成微習慣,打破忙碌大腦的惡性循環
不是每次警報響起都代表經濟即將崩潰, BCG經濟學家帶你穿透雜音,識別風險的真實走向。 烏克蘭戰爭帶來地緣政治隱憂;川普關稅大刀亂揮,全球經濟衰退焦慮再起; 假新聞亂竄,加深社會信任危機;昨天被利空拖垮的股市,今天卻又突然暴量上漲……不可捉摸的現代經濟, 明天會朝哪個方向發展?我們是否徹底失去預測...
此書原以《茶、糖、樟腦業與晚清臺灣》為名,於1978年出版,獲教育部青年學術著作獎,廣受臺灣史研究者重視;並在1986年6月《史聯雜誌》發表的臺灣史著作被徵引次數統計中,名列第二;美日學者亦表推崇,認為相對其他中文著作,較能平衡論述中外經濟關係。此次增訂出版,作者更參酌近人研究成果,加以補充修正。全...
日本第45屆「三得利學藝獎」得獎作品 新近研究集成 寫給新世代的韓半島簡明通史 ◆ 透過東亞國際關係一線學者的宏大視角 深入黨派鬥爭與地緣政治的暗流湧動 揭開近代韓國歷史背後的角力真相
入圍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榮獲水石科普類選書 《紐約時報》編輯精選、《泰晤士報》年度好書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圖書、亞馬遜編輯最佳非文學選書 全球熱銷25萬冊 挑戰人類壽命的生物極限,一本最具科幻感的科普書! 生老病死…偏偏大自然中有些動植物並不遵循這樣的定律 從基因編輯到抗老化藥物,...
──俄烏戰爭開打至今已過三年,尚未終結── 8萬刻骨銘心文字、40多張全彩照片 台灣志願兵潘文揚的真實戰場紀錄 今年3月,中國記者柴靜專訪為烏國作戰的潘文揚等人,破130萬觀看人數 4月,端傳媒專訪潘文揚,「為什麼你們要打一場不屬於自己的戰爭?」 25歲的他,為何要三度赴烏克蘭參戰? 25歲的他,為...
「不平等」、「文化衝突」、「生態破壞」等世界紛亂來源, 一切都來自六百年前開始的「全球化」積累效應…… 趣味與學術兼備的世界史,帶給你意想不到的啟發!
提到戰爭,往往聯想到士兵、將帥和國家領導人。 被迫捲入動盪的平民百姓,卻是影響最深的那群人。 本書還原二戰到美軍占領時期,日本社會大眾生活的軌跡, 追尋他們在戰火中求生的身影,銘記戰爭的殘酷與悲傷。 本書特色 1.從社會大眾的角度,了解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2.訪問超過四十位經歷二戰...
英國當代管理大師人生終章的深刻反思 在動盪的世界裡,找回富足與踏實的人生指引 ** 「韓第不僅是管理大師,更是傳統思維的解放者,追求人類和諧相處的人道主義者。」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榮譽教授 高希均 **
獨特視角 × 跨國史觀 × 國族認同
──《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姊妹作──
跳脫日本本位史觀,從亞洲脈絡重新認識日本的入門經典
▍為何說日本史始於中國?
▍為何明治維新背後,其實有東亞的影子?
▍為何今日的日本,仍在尋找自己的位置?
我們所熟知的「日本史」,真的是歷史的全貌嗎?
「日本」從什麼時候開始是「日本」?天皇制度如何建立?
武士又是怎麼變成政權主體?明治維新的真實面貌是什麼?
本書不是傳統的日本通史,而是由專業歷史學者以問題導向的方式,帶領讀者用新的眼光重新認識日本。從中國文化圈的深遠影響,到近現代在世界秩序中的定位,作者跳脫單一民族敘事,以跨國史觀與亞洲視角,釐清那些被簡化、被選擇、甚至被神話的歷史片段。
日本歷史從來不是孤立發展,而是一段從模仿中國、抵抗亞洲,到重新定位自身角色的歷史旅程。本書不僅回溯中國對日本制度與思想的深遠影響,更深入探討日本如何在歷史轉折中,逐步建構出自身的政治架構與國族意識。
你將讀到:
・從「倭國」走向「日本」的名稱政治
・從遣唐使到鎖國的外交變奏
・從文化模仿到帝國擴張的政體轉變
・從亞洲學徒蛻變為殖民霸權的歷史選擇
──而這一切,都與中國、朝鮮、琉球的歷史密不可分。
全書圍繞六大主題:歷史與歷史學的差異、「日本」概念的形成、天皇制度的起源、武士政權的建立、近代化的矛盾,以及帝國崩潰後的身分焦慮。透過深入淺出的文字,作者不僅解構歷史如何被建構,更引導讀者反思歷史如何影響我們對國族、身分與世界的理解。
透過八大章節,作者引導讀者從漢字文明的邊陲,走向帝國擴張與身分認同崩解的近代日本。
‧早期日本如何全盤仿效中國制度?
‧何以明治維新後反成亞洲霸主?
‧為何日本至今仍難以擺脫「中與西」的雙重歷史糾纏?
想要真正理解今日的日本,你需要重新閱讀這段被忽略的亞洲史。
這不只是日本人該讀的歷史,更是讓我們看清亞洲、理解當代世界的必讀之書。
【本書特色】
★從模仿到對抗:深描日本如何從「中國中心秩序」的邊陲,轉化為「脫亞入歐」的推動者。
→ 唐朝的影響有多深?日本又是如何一步步「去中國化」?
★政治X思想X制度的三重辯證:從律令、國風文化到明治憲政與殖民治理,讀懂權力與思想如何交織演變。
→ 不只是歷史事件,更是制度選擇與思想變革的紀錄。
★跳脫「本國史」書寫框架:以亞洲視角與國際關係為軸,重構日本的歷史定位與對外姿態。
→ 不再只看日本內部,而是讓中國、朝鮮與世界都走進日本史的敘述現場。
【作者簡介】
岡本隆司
1965年生於京都市,現任早稻田大學教授。曾就讀於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東洋史學博士後期課程,未取得學位退學。擁有文學博士學位。歷任宮崎大學副教授,後轉任現職。專攻領域為東洋史與近代亞洲史。著有《歷史學家寫給所有人的中國史》、《朝鮮的困境:在日清之間追求獨立自主的歷史》、《中國的形成》、《中國為何反日?:中日對立五百年的深層結構》等書。
【譯者簡介】
許郁文
輔仁大學影像傳播學系畢業。因對日文有興趣,於東吳日語教育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曾擔任日商多媒體編輯、雜誌日文採訪記者,現為專職譯者。
好評推薦(依來函順序排列)
藍弘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李文成|一歷百憂解.作家
工頭堅|Youtuber工頭堅。旅行長
根據台灣現行法規,數位內容( 如電子書、音樂、影片、遊戲、App )形式之商品,不受「網購服務需提供七日鑑賞期」的限制。為維護您的權益,建議您先使用「試讀」功能後再付款購買。